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牛津路透《数字新闻报告2017》:聊天应用崛起,算法颇受青睐

基于对欧洲、美洲和亚太地区36个国家的7万名受众的分析,牛津路透新闻研究所6月22日发布了《数字新闻报告2017》(Reuters Institute Digital News Report 2017),勾勒出数字新闻消费的多样化图景。今天我们推出的是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方师师与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博士生周炜乐对该报告的译介。


牛津路透新闻研究所《数字新闻报告2017》探究的焦点在于,新闻机构在未来获取资金的不同方式、人们对新闻付费的意愿如何以及媒体信任度保持低位或下滑的原因是什么。除此之外,媒体和平台之间的关系也是其关注的重点。


1.新闻消费方式:社交媒体增势趋缓,聊天应用快速崛起


尽管脸书(Facebook)和推特(Twitter)等社交媒体成为受众每日获取新闻的重要渠道,但受众也会通过很多不同的信源和平台来获取新闻。例如,美国三分之二的社交媒体用户也会观看电视新闻(67%)、刷主流网站或应用(66%),平均每周仅有2%的用户只用社交媒体获取新闻。


不同年龄的受众获取新闻的方式具有明显差别。在所有受访样本中,较年轻的群体更喜欢将社交媒体和数字媒体作为新闻主要来源,而年龄较长的群体则习惯于通过伴随他们成长的传统媒介,即电视、广播和纸媒来获悉资讯。


但有趣的是,除了美国和英国之外,调查覆盖的大部分国家中,社交媒体作为新闻来源的增长势头已经停滞,在葡萄牙、意大利、澳大利亚和巴西等国还出现了份额缩水的情况。这一现象或许源于市场饱和,或许与脸书在去年调整算法有关,也可能因为人们投入社交媒体的时间减少,使用聊天通信的频率增多。


与此相反,随着更多的新闻发布者在搜索、社交媒体和邮件上提供自己的链接(deep linking),移动端推送的通知也越来越多,新闻应用经过一段停滞期,重新实现了市场的扩张。


作为新闻来源之一的聊天软件近来异军突起,在亚洲和拉美地区尤其受宠,近四分之一的受访者都至少通过一个聊天应用发现、分享或讨论新闻,在亚洲和拉美地区尤其受宠。原因在于它们的私密性更好,价格低廉,不会因为算法而过滤内容。同时,移动端的聚合平台因为提供一站式的内容服务也成为热门之选。然而,从总体看,社交媒体和搜索引擎仍是受众获取网络内容的重要途径。有65%受访的网络用户愿意通过非直接的途径获取新闻,其中有73%都是35岁以下的年轻人。所以,很多新闻媒体的品牌因而被社交媒体平台的名气所掩盖了,只有不到一半的人能记得自己在搜索引擎和社交媒体上获取的新闻来自哪家媒体。


经过前两年自动播放视频和直播浪潮的冲击,视频作为新闻媒介的热度已经稳定在了常规水平,对于视频的偏好不存在巨大的年龄差别,但其变现难度不小。


2.新闻阅读体验:算法颇受青睐,能帮受众拓宽视野


和人们普遍想象的不同,虽然“回音室”和“过滤气泡”是实际存在的,但从总体而言,社交媒体、聚合平台和搜索引擎用户会比其他人获得更为多元的信息,算法其实能让用户接触到自己不常用的新闻来源。超过一半(54%)的受访者更喜欢通过算法来筛选故事,超出选择编辑或记者的比例(44%),这对于智能手机用户和年轻用户来说更是如此。在社交媒体中,接近一半(45%)的受访者会通过添加或移除用户的方式来管理内容,而三分之一的人则会选择隐藏用户内容等方式,避开自己不喜欢的内容,但也可能会错过部分喜欢的内容。


3.新闻信任度:政治立场分化和主流媒体成见是重要诱因


调查发现,在很多国家,根深蒂固的政治立场分化、对于主流媒体的成见是受众丧失对媒体的信任的重要原因之一,这在政治分化严重的美国、意大利、匈牙利等国尤其明显。大部分受众仍消费主流媒体的新闻,而他们对媒体丧失信心的原因也和主流媒体息息相关。


有43%的受访者信任媒体,但也有接近三分之一(29%)的人会有意识地避看新闻,这一比例在美国上升到38%。对于新闻信任度最高的是北欧和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的国家(葡萄牙和巴西也较高),中欧、南欧和东欧以及亚洲国家则较低。避看新闻的人,要么认为新闻会带来“负能量”,影响心情,要么觉得自己不指望新闻会讲真话。


仅有24%和40%的受访者认为社交媒体和新闻媒体可以很好地将事实和虚构的事实有效区分、剥离。在美国、加拿大和英国,人们信任新闻媒体的比例是信任社交媒体的两倍。从受众的政治立场来看,在美国,右翼阵营最不信任媒体,而在英国则变成了左翼。从不同媒体来看,它们所积累的信任度和传播事实的效果存在差异,比如有70%的受众认为英国的BBC是准确、可靠新闻的最佳来源,而仅有21%的受众会将此标签贴在《卫报》的身上。人以群分的现象凸显,人们倾向于浏览与自己认识相符、立场相合的媒体的内容,忽略其他媒体。政治分化较弱的国家,其媒体的政治分化程度也就偏低。


4.新闻机构的经济前景:付费意愿偏低,订阅模式仍有拓展契机


虽然大部分媒体公司的经济前景仍十分艰难,但并非所有的经济指标都在恶化。在美国、英国、芬兰和西班牙这四个国家里,超过八成(84%)的受访者在去年一年未以任何形式为网络新闻付过费。但在特朗普上任之后的美国,为新闻付费的人群比例提高了16%,这一增长主要归功于左翼阵营和年轻受众,他们支持媒体监督总统及其政策的努力。同时,向媒体提供捐赠的人数有所增加,美国和澳大利亚媒体去年媒体捐赠人的数量是前一年的三倍。另一积极的迹象是,屏蔽广告的人数并没有大幅上升。


放眼全球,全球数字新闻的订阅率为13%,而北欧地区的订阅率最高(挪威15%、瑞典12%、丹麦10%、芬兰7%),这很大程度上和该地区浓厚的阅读传统有关。相较而言,中欧和南欧地区(还未建立起订阅文化的基础)、亚洲国家和地区(有其他的盈利模式)的订阅率较低。简言之,没有一种新闻模式可以在不同地区通用,除订阅外,广告、捐赠和聚合内容都是商业模式重要的部分。


愿意付费的受众认为,订阅可以让自己从手机、平板电脑上获取新闻,自己喜欢消费来自于不同信源的新闻,觉得物有所值,等等。而人们不愿付费的部分原因在于,免费内容随处可取,自己喜欢的新闻品牌目前免费,还有少数人认为新闻并不值得付费。调查显示,如果内容有价值、便于消费且与读者自身相关,他们便有可能会在未来付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牛津路透(RISJ)联合调查报告:传统媒体依然很重要
休梅克:社会化媒体时代的“把关”|讲座回顾
新闻媒体的未来不再掌握在自己手中
尾巴鱼的考前小金库被俺搞来了 | 各种案例+各种算法类知识点 | 抢救废物患者了
青记观察丨美国社会极化:电视的作用远超社交媒体
AI系统可以利用自己的算法和技术,在互联网上操纵新闻、社交媒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