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D9:戈姑站烧开水,倮姑站睡工屋|【滇越铁路徒步记】

“下段均属瘴地,水土恶劣,炎热异常。。。华工数人或十人为一起,于路侧搭一窝棚,斜立三叉木系,上复以草,席地而卧。潮湿尤重,秽臭熏蒸,加以不耐烟瘴,则无几日,病之相继。甚至每棚能行动者十无一二。外人见而恶之,不间已死未死,火焚其棚,随复以土;或病坐路旁,奄奄一息,外人过者,以足踢之深渊。得其埋葬,甚为幸事。。。监工意人,待苦力尤酷虐,稍有停歇,鞭棒随之,休息则按时间扣资。种种交涉,不胜其烦。。。。呜呼,此路实吾国人血肉所造成也!”

                    ——(清)贺宗章《幻影谈》

完全靠人力的艰苦修路

戈姑、倮姑,今天路过的两个偏僻小站。

”字生僻,查字典才知道音同“裸”(luǒ)少数民族地区,名字都能看出来。

第九天  K312—K344  芷村——倮姑  32公里   

昨晚宿芷村站,站外就是热闹的小街,有宾馆50元一晚,条件不错。其实一路上沿线车站外都有乡镇街市,宾馆不缺,且价格都在30元—60元,有热水澡、干净床,还有一次性牙具、小袋装洗发液沐浴液、wifi,比起尼泊尔那些徒步线路上的住宿条件要好很多。

早上出宾馆回车站,不足百米的小镇街道如同集市,大多是当地农民卖自家果蔬副食,很多都穿少数民族服装。这个地区苗族壮族多。

穿过水泄不通的集市,买了四个包子边吃边走,回到车站铁道边,最后再深深看一眼芷村站。一路上每次总想把经过的车站记在脑海里。

回望芷村街市

今天从K312里程往下走。昨晚看手机导航,发现今天的铁路大弯多,有的甚至是U型。有别人游记抄小路截弯取直颇省了一些脚力。故今天上路除了低头看路,也抬头望远,留心铁轨的走向。

果然几公里后,前方路轨一个大弯折回,能看到对面转回来的铁轨。

正琢磨着如何抄近道,迎面走来一位背背篓着少数民族老妇,赶紧问道。她说出了前面一个山洞就有一条小路下到坡底,可以直接上到对面的铁轨。

隧道出来果真有条小路


小路还是水泥的!

从水泥小道七拐八弯下到坡底再往上走一段,便是一条更宽的汽车道,几乎和对面的铁轨平行。又问了路上的农民,果然有路口回到铁路。

上午如此这般截弯取直两回,少走了几公里铁轨,也算是第一次从远处看到了昆河线铁轨在山腰上闪闪发光的样子。

正午1点多到达戈姑站。


死寂一般的小站,也有一间法式小黄楼。

晴日秋阳下,行走半日,早就汗湿后背,早上带的矿泉水已经喝掉两瓶。站上有自来水龙头,遂拿出气罐锅具烧水,不知从哪冒出一个巡道工叫我别烧了,要喝水到他们宿舍用大锅烧。

巡道工宿舍是一幢小二楼,一路过来都差不多,很多房间都空着,堆放些玉米杂物。这些房子多为新中国成立后昆河线全盛时期建的,如今客运停开,货运萎缩,用工减少,自然房子空得多。巡道工的小二楼其实就是他们的伙房,那位巡道工接了一锅水放在电磁炉上:

“你自己弄吧,要吃什么也可以自己搞。”说完就走了。

喝了两大碗开水,又把水壶灌满,下楼找到那位巡道工道过谢,继续上路。还剩11公里到今天的目的地倮姑站。

巡道工养的火鸡  

巡道工是辛苦又孤独的工作,都会找些乐子打发寂寞。一路上见过提着鸟笼在路边草丛找蚂蚱喂鸟的,拿着渔网准备下到路基旁的南盘江逮鱼的,还有坐在房间里开着电视低头玩手机游戏的。

半天看不见一个人,只能对影自拍

今天一路上更加有荒野感。两山夹持,山腰上的铁路和山谷底的南溪河姐妹般蜿蜒相伴。

南溪河陪伴左右,时而湍急咆哮,时而温顺。

蛮荒山野,山高林密,时而有鸟儿惊起。史料上有很多当年中国民夫修此路的描述,其艰难不设身处地无法想象。虽然碧色寨以下到河口之177公里在1940年为防止日军沿滇越铁路进犯中国而由国民政府下令拆毁,但最难完成的凿壁铺路挖洞造桥已在法国人时代完成,后来1957年重新铺设钢轨当难度小多了。

山洞连山洞,短短几百米过了四个

戈姑站与倮姑站之间,一个荒无人迹的小站,左边是被木屋遮住的法式黄房。

一路上虽看不到人烟,但山坡上都是一方一方的玉米地,有时忽闻附近似有人声,循声望去,才发现有人影在高高的山上劳作。如此高的田地,徒手上去都辛苦,遑论要把玉米一背篓一背篓地背下来。山区农民之辛苦可见一斑。

今天计划走到倮姑站住下。想到戈姑站周围不见人家,生怕倮姑站也一样,则住宿就麻烦了。


下午4:45走到倮姑站,看着好像还有一些房子,但打听下来都说没住的,最后还是经人指点找到站上一个管事的朱姓小伙子,说了半天好话,还掏了记者证,才被安排进巡道工宿舍旁一间有五张床的大通间。

估计这间是铁路上安排内部人员过路住的。小朱师傅用手机拍照我的身份证,又在小本本上写了个“生死状”,大意是不收钱,没有经济关系,纯属照顾,若有人身意外或财物损失概不负责。让我签字按手印。我连声道谢,能让我住就感激不尽了。

手续办完,小伙子指给我伙房位置,说:“你想吃什么自己烧,鸡蛋什么的都有。”顿时意外+感动。到厨房一看,应有尽有,冰箱有肉,有各种蔬菜,地上有米面油,灶台上锅碗瓢勺电磁炉俱全。如此艰苦的山野小站,铁路的福利保障还是很不错的。

用冰箱里的剩饭炒了个蛋炒饭,吃得心满意足。就是实在不好意思再问人家洗澡在哪了。想想明天又是风尘仆仆汗流浃背,不洗也罢。

今天路过了第100个山洞。

K340+118(昆明到此的里程)第100个山洞

今日步数

滇越铁路徒步记:

D8:300公里脚下过,芷村空余“芳华”景


D6(下):法国人的碧色寨VS冯小刚的碧色寨

D6(上):火车拉来的城市——开远

D5:半日雨、半日晴,70里路到开远

D4:意外坐上了米轨小火车

D3:日行70里,过山洞16,在宜良吃了只小麻鸭

D2:走完了东向段,明天一路南下

D1:循着支离破碎的米轨走出昆明城

顺“米轨”行走465公里·自序|【滇越铁路徒步记】

关注本公号

长按  扫码 


大麦个人微信

长按扫码加好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实拍铁路巡道工的日常工作,工作枯燥意义重大
百年铁路上的人和事
丈量铁路
意外坐上了米轨小火车
【网络媒体走转改】三把道尺传承“铁”精神
人物 | 回忆像铁轨一样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