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德经》精解第十八章,相反相成,多难兴邦

【原文叙述】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翻译】人们如果不强调“道”这个根本,他就不得不倡导一些“仁”“义”之类的说教。只要人们的智慧偏离正道,就不免出现弄虚作假的现象。

只要乡里及亲属之间的关系不和,势必提倡慈爱和孝道。

只要国家社会昏聩动乱,势必催生一批贤将良臣。

【精解】本章与下一章相呼应。下一章讲“绝圣弃智”,不玩弄计谋性的智巧心术,则利国利民。老子认为,倡导仁义、孝慈,呼唤明君贤臣,都是由于人道废弛、人们的灵魂溃败之故。

这一章是说任何事物都有其反面,事物的正反两面相互催生,反映了老子的辩证思维,并从相互对立的角度全面地看待事物。

他认为,社会倡导仁义同大道有所废弛分不开;社会上有假、冒、伪、劣的事物,同人们的道德败坏、心术不正相关;倡导孝慈,同人们的亲情破裂、世风败坏有关;家国失序、社会治理混乱,则催生丞相官吏的忠贞。

老子把“道”看作是宇宙之根本,有道才能有德,因而是天人合一,并认为儒家所倡导的仁义忠孝之德,都不过是围绕着道而摘出来的治标不治本的名堂。

毫无疑问,老子的道学具有明显地超越儒学的自信。道学把“道看作是绝对的万能,也不认为人的作为能够超越其所处的外在世界。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论说,强调的是人对天的顺应符合,并非认为人的因素具有超越物质的能动作用。

似乎相反,老子《道德经》说了“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智慧出,有大伪”“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人们从《道德经》里找不到器重教育、科学、文化这类智能开发的思想表示,因而认为老子反智,主张愚民。

这种指责未免片面。老子《道德经》讲的是太极哲学,而太极哲学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其反面,事物的正反两面相互催生,即所谓的“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智慧出,有大伪”乃至“多难兴邦”,说的是太极哲学,老子没讲到能开发及其正面意义,但这不等于他主张愚昧,不应该给他扣上反智、愚民的大帽子。

《左传.昭公四年》说:“邻国之难,不可虞也。或多难以固其国,启其疆土;或无难以丧其国,失其守宇。”

其中的“”未必是指自然界的“灾难”,也可以是那种指出于危机意识而对邦国治理的社会性的“责难”“非难”

由此可见,“多难”是指普遍的责难,深刻的责难,故而能促进了邦国的兴旺。这种解读同《道德经》第七十一章说的“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同第六十三章说的“难之,故终无难矣”讲的都是“相反相成”的哲学。

本章与第六十三章说的“难之,故终无难矣”、第五十八章说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遥相呼应,特别是本篇经文最后的“邦家昏乱,案有贞臣”的告诫,催人深思:对政府的批评揭短,对治理不善的指责非难,会催生一些卓越的贤臣良将力挽狂澜。这就是太极之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子的哲学智慧:老子与《道德经》
浅谈“道”的来历——《道德经》中的“道”
赵妙果连载:道是宇宙发展进化的一种规则
【老子道德经】俗薄18
刘晓林:解老子《道德经》(17,18)
《道德经》第十八章原文及翻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