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欲与贪》

欲与贪,这本来就是一个很严肃的人性话题。关于这样的话题,道家的老子早就谈过,法家的韩非也对老子的观点进行过一一的解读。


老子对此有三方面的观点。第一,老子认为“祸莫大于可欲”,意思是,祸患没有比可以引起人的欲望更大的了;换言之,即老子认为,欲望是人类一切祸患的总根源。对此韩非解读道,人一旦有了欲望,则就会算计;算计一多则必会心烦意乱,而心烦意乱则更加重了人欲望的产生。欲望加重了,则必生邪恶;邪恶缠心,则为人处事必会没有原则;为人处事一旦失了原则,自然而然地就有灾祸在前面等候您了。这样看来,世间一切祸难的根源在于邪心,而邪心又可诱发和催生人的欲望。催生人欲望的东西,轻则可教良民为奸,重则可令善人有祸。而当朝堂奸邪泛滥之时,则大臣势必欺君罔上、欺上瞒下;而当国家灾祸临头之际,那么最遭殃的则就是黎民百姓了。所以才说“夫上侵弱君而下伤人民者,大罪也”;所以《老子》才说“祸莫大于可欲”。末了韩非还说,因此圣人不受五色的引诱,不沉溺于声乐;明君也轻视珍贵的玩物,经常抛弃过分华丽的东西。


第二,老子认为,“祸莫大于不知足”;这个很好理解,即“不知足”就是最大的祸根!其实,这里的“不知足”与第一项里的“可欲”意义相近。韩非对此的解读是:没有毛羽,人不穿衣就不能战胜寒冷;上不接天而下不着地,人不吃饭则就不能生存。所以自古圣人,他们穿衣足够胜寒,吃饭足够充饥,如此便就衣食无忧了。而普通人却不这样,大到做了诸侯,小到积存干金资财,贪得的忧愁仍不能解除;现在一些不知足者的忧愁,也真真正正地就是终身不能解脱。所以《老子》才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啊!


第三,老子认为“咎莫惨于欲利”,翻译过来意思是说,罪责没有比贪利更惨痛的了!韩非对此的解读是,贪利甚于忧愁,忧愁过甚则生疾病;躯体有病则智慧必衰;智慧衰则人往往失于精准度量;失于精准度量则人必会轻举妄动;而人一旦轻举妄动了,那则祸害立至!所以《老子》才说“咎莫惨于欲利”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祸莫大于不知足
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老子
中國歷史上貪污者的下場
《道德经》:抗拒诱惑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不要去接近它
《道德经》四十六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