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名利冲突时》

当然,这个话题只对那些有名有利者来说才有意义;对于淡泊名利者或广大无名无利者来说,这样的话题便就不是什么问题了。


名与利,对同时拥有此二者的人来说,经常容易遇到这样的问题:二者发生冲突时,也就是名利不能双收时究竟该怎么办?孰轻孰重,又择哪个弃哪个呢?具体情况下可能会非常头疼!


关于此头疼问题,韩非在其《说林下》里讲了一则这样的故事:“齐伐鲁,索谗鼎,鲁以其雁往。齐人曰:‘雁也。’鲁人曰:‘真也。’齐曰:‘使乐正子春来,吾将听子。’鲁君请乐正子春,乐正子春曰:‘胡不以其真往也?’君曰:‘我爱之。’答曰:‘臣亦爱臣之信。’”故事经过很简单,说的是当初齐国讨伐鲁国,并向鲁国索要其镇国重器“谗鼎”。给齐国吧,那可是鲁国的镇国重器,鲁君舍不得;不给吧,齐强而鲁弱,鲁国有灭国之灾。反复纠结再三,鲁国国君便派人将一座“谗鼎”的赝品送给了齐国。齐国人一眼就看出是赝品,而鲁人却坚持说那是真品!于是齐国人说:“请把你们国内的名士乐正子春叫来,让他证明,他如果说这是真品,那我们就相信!”于是鲁国国君赶紧招来乐正子春,请他去齐国斡旋此事。不料乐正子春却反问鲁君为什么不把真的送去呢?鲁国国君心疼地说:“寡人非常珍爱谗鼎啊!”听罢,乐正子春亦低低地回复了一句:“禀报大王,我也非常爱惜我的信誉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孔子被尊为儒家学派创始人,其实孔圣人成名前的人生经历更有意思
论语:臧武仲以防求为后于鲁(14-14)
夹谷会盟
柳下季存国
南宫长万为什么说鲁庄公最适合当国君?原因是什么
春秋·莒国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