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淘宝天猫拆分,本地零售成为最大赢家
userphoto

2023.04.18 湖北

关注

  张勇:很多领域不是阿里已经做好了,而是连碰都没碰。

  淘宝天猫再次拆分

  一年前,戴珊接管阿里中国数字商业板块,淘宝天猫正式融合;

  一年后,淘宝天猫再次调整,“一分为三”。

  在近日的一场管理层会议上,淘宝天猫商业集团决定对国内电商业务进行拆分重组。此次调整着眼于丰富性、品牌和高频,将“大淘宝”划分为三个行业发展部:

  行业发展1部聚焦“丰富性”,主要业务包括淘宝服饰、小金刚行业(潮流玩具、宠物、运动户外、珠宝等)、淘特、1688 等,由原淘特负责人、资深副总裁汪海(花名:七公)负责;

  行业发展2部聚焦“品牌”,主要业务包括天猫服饰、快速消费品、消费电子、手机天猫、天猫国际等,由原天猫国际负责人、B2C零售事业群总裁刘鹏(花名:奥文)负责;

  行业发展3部聚焦“高频”,主要业务包括天猫超市、淘菜菜、淘鲜达、食品生鲜等业务,由原天猫超市负责人、副总裁刘一曼(花名:一漫)负责。

  此番调整过后,三个行业发展部负责人,以及用户中心和平台中心负责人,都将直接向淘宝天猫商业集团CEO戴珊汇报。

  因此确切来说,淘宝天猫仍处于融合状态,只是针对商品定位划分出了三条发展路径。汪海负责的板块注重商品和商家的丰富性,也是淘系“价格力”建设的重要战场;刘鹏负责的板块则会更加注重来自品牌商家的广告收入,尽可能提高利润水平。

  与他们相比,将由刘一曼带队的行业发展3部更加引人注目。

  今年2月,阿里管理层确认了淘宝今年的五大战略:直播、私域、内容化、本地零售和价格力。

  其中,本地零售战略就是要通过本地供给和本地物流履约,立足淘菜菜、淘鲜达等满足用户对于高频日用品的即时需求。

  当时张勇表示,过去阿里的主体业务是 “空中一张网,销售无边界”。而随着疫情激发出即时零售需求,阿里深刻意识到了互联网没有边界,但骑手和电动车(配送距离)有边界:“我们要抓住这些动态的东西,很多领域不是阿里已经做好了,而是连碰都没碰”。

  基于这一点,阿里本地零售的提速已经势在必行。

  如今天猫超市、淘菜菜、淘鲜达等业务被并入行业发展3部统一管理,意味着本地零售的地位出现了质的飞跃。

  本地零售跃升“三巨头”之一

  在阿里,本地零售业务的整合其实已经进行了很久。

  2020年4月,天猫超市事业群升级为同城零售事业群,包含天猫超市、淘鲜达、饿了么新零售等业务。当时有阿里人士透露,同城零售是张勇重点关注的项目之一。

  一年后,同城零售事业群被拆分,天猫超市归入“B2C零售事业群”,由刘鹏负责;剩下的淘鲜达和饿了么新零售,再加上饿了么、口碑等本地生活业务,共同组成了新的同城零售事业群。

  不过这一局面也没有维持太久,饿了么、口碑(现与高德合并)后来又回到了阿里本地生活集团,由俞永福负责。随着阿里“1+6+N”大规模重组,本地生活板块的业务基本已经固定,并具备独立上市的可能。

  剩下的天猫超市、淘菜菜和淘鲜达,作为“大淘宝”的一部分参与了本次重组。最新的本地零售业务板块,也成为了与“天猫”“淘宝”并列的存在。

  那么,此次重组的意义究竟如何?

  从业务模式来看,三者虽然同属本地零售范畴,但也有很大的差别。

  天猫超市早在2011年就已诞生,定位是“线上商超”,以自营为主。通过布局全国的中心仓,天猫超市可以做到半日达或次日达;

  淘鲜达于2017年上线,其业务模式更加接近“即时零售”范畴。用户可以在平台内下单附近商超的商品,并享受一小时送货上门的服务;

  淘菜菜上线最晚,是在“社区团购”火热的2021年才开始运营。平台内商品定价较低,用户下单后,次日可在自提点取货。

  仅从“线上商超”“即时零售”“社区团购”的定义就能看出,三者之间无论是供应链还是履约方式等,都存在明显差异。而此次重组的意义,也在于它们之间的“求同存异”。

  首先是采销能力。天猫超市、淘菜菜、淘鲜达的主营品类其实非常相似,比如粮油、果蔬、肉蛋等等,都有着一定的重合。

  由于平台定位不同,这些商品的供给来源也有所不同。但如果能统一部分相似品类的供应商,对于整体的供给效率、议价能力等都会有很大帮助。

  其次是履约能力。这三者履约方式的不同,造就了履约效率的不同,但对于“快”的追求都是一样的。

  比如天猫超市在刘一曼接管后就开始了提速的尝试。去年刘一曼表示,从次日达向半日达以及小时达的服务的迭代,是猫超接下来最重要的变革点,未来天猫超市将进一步拓展城市仓网,和大润发线下400多个城市门店配合,实现当日达甚至小时达的服务。

  而就在几天前,提速已经初见成效。据了解,到今年年底,天猫超市半日达将覆盖全国20座城市。80%以上的半日达本地订单,准点率都超过96%。同时,天猫超市还在尝试通过技术突破实现小时达。

  不过在本地零售重组以后,无论是本地商超资源,还是末端配送团队,都有着整合共享的可能。如此一来,整体的履约效率也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最后是用户定位。三个平台的目标客群虽然有一定的差别,但很大程度上被品类的重叠所掩盖。整合以后的好处就在于,三者之间可以进行更加高效的协同,构建出各自更加鲜明化的特征。

  只有让自身的品牌形象通过差异化更加深入人心,本地零售业务才能真正从竞争走向合作。

  内部握手言和,外部战火纷飞

  此次整合完成后,本地零售业务的地位被抬高到了和淘宝天猫一样的水平。内部也由曾经的竞争关系,变为合作关系。

  但是在阿里本地零售的前方,还有三场硬仗要打。

  天猫超市、淘鲜达、淘菜菜业务模式的不同,意味着其要面临的对手也会更多——线上商超、即时零售、社区团购,有三个战场在等待着刚刚重组完成的阿里本地零售。

  线上商超方面,京东超市和抖音超市正在虎视眈眈。它们和天猫超市一样,都在探索着履约效率的提高。抖音超市才刚刚上线不久,就已经在部分城市实现了半日达和小时达,正在用极快的速度追赶着天猫超市;

  即时零售方面,京东到家和美团闪购都是强有力的对手。在商家资源方面,它们不落下风。末端配送能力上,达达和美团骑手都是强有力的竞争武器。淘鲜达想要冲出重围,还需要进一步扩大末端配送团队;

  社区团购方面,多多买菜和美团优选一直占据着最高的市场份额。前者有价格优势,后者有品质优势,淘菜菜目前仍需明确自身定位——是用丰富性应对美团,还是跟拼多多死磕价格力?

  强敌环伺之下,被内部寄予厚望的阿里本地零售能否成功突围,也让我们拭目以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淘宝搜索重大调整,上线“小时达”服务
美团买菜持续扩张,生鲜电商行业加速洗牌
阿里瘦身,淘天再生?
天猫超市不甘心
跑通“20公里立体生活圈”,“猫超”成阿里新零售的新引擎
天猫超市的新拐点,阿里新零售的新宽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