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化自信与儒学的未来听课摘要

陈来教授:

  • 冲击与挑战

20世纪中国儒学的发展经历四次挑战:

第一次:清末到民初的政教改革。

第二次:从1915年开始,到1919年,新文化运动兴起。有人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第三次:重大的冲击,革命与“文革”

第四次:改革开放前20年,儒家被当作现代化的一个对立面。市场经济带来的功利主义盛行,对整个儒家的传统,和整个中国文化的传统形成有力的冲击。

  • 回应和建构

儒学百年的历程分为四个冲击和一个机遇。百年历程可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康有为的“孔教论”是儒家文化对儒学困境的“宗教的回应”。

第二个阶段:梁漱溟1920年初期写了《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儒家文化对儒学困境的“文化的回应”,文化哲学的回应。

第三个阶段:“九·一八”事件爆发到抗战结束,出现了一组“哲学的回应”。其中有熊十力、马一浮、冯友兰、贺麟。

第四个阶段:就是革命和“文革”阶段。如何和时代的主体相结合,儒家思想的文化价值。

  • 潜隐和在场

学术儒学、文化儒学、民间儒学。

  • 儒学现代复兴

重构民族精神、确立道德价值、奠定伦理秩序、形成教育理念、打造共同的价值观、形成民族国家的凝聚力、提升精神文明、儒学自觉参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时代使命相结合、和社会文化的需要相结合。

郭齐勇教授:

港台新儒家:

1949年之后港台新儒家,办刊物、办书院、四处讲学,宣传儒家文化。如: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成中英、杜维明、陈鼓应等。

唐君毅:始从西学入手,然后反观中国文化,入其堂奥,探其精微,进而谋求中西文化、哲学的融会贯通。然其终极目的,仍在于掘显中华文化之内在精神价值,重整趋于衰颓的中华人文世界和人文理想。

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美国著名汉学家狄百瑞主编的《新儒学的开展》一书,开卷即以整页标示“献给唐君毅教授”表示对他的崇高敬意。

牟宗三:学术思想受熊十力影响,其致力于谋求儒家哲学与康德哲学的融通,并力图重建儒家的“道德的形而上学”。

徐复观:经史文艺具有涉猎,其一以贯之的主线,即通过对中国文化作“现代的疏释”,阐扬蕴含其中的中国人文精神。

成中英:深入西方哲学的核心,弘扬中国哲学的精华,推动融合中国哲学的世界哲学的创立。

杜维明:把自己“看作一个五四精神的继承者”将儒家文化置于世界思潮的背景中来进行研究,直接关切如何使传统文化与中国的现代化问题接轨。勾画当代新儒学理论的基本架构。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提出:“轴心时代”,儒学文明至今仍然具有作为全球轴心文明的精神力量。

汤一介:在中国文化思想界是开风气之先的人物。改革开放初期,他最早出国,并把海外学者及其学术引进国内。认为中国哲学以“天人合一”为基础,因此无论是儒家、道家还是中国化的佛教宗派都是以“内在超越”为特征的哲学体系,这个西方哲学(包括基督教哲学)以“外在超越”为特征很不相同。“内在超越”可以说是中国哲学的宇宙人生论。

以及王船山、张岱年、李泽厚、陈来、李景林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在遥远的地方,一切虔诚终当相遇”
童毅影 李念:安乐哲:为何不可用中哲方法论探讨西哲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与人生-徐小跃
浅论中华儒释道三教发展与融合的过程
传统妨碍了近代化吗?
【学案】现代新儒学的问题意识与思想贡献 | 刘乐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