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再见,2017;你好,2018!

作者:互联网产品小王

全文共 5196 字,阅读需要 12 分钟


———— / BEGIN / ————


今天,2018年第一天。


201411工作以来,每逢年底我都会例行做一次个人年终小结,算是一年到头给自己一个交代。


年年如此,很有仪式感!


虽不敢说不负大好时光,最起码清楚自己曾经漂泊到哪里、见过什么人、碰到什么事。


其实,内心不免泛起阵阵酸楚,因为我深知这样的机会满打满算一生就40-50次,写一次少一次,且思且珍惜。


2017年,用一个字表达:沉!


试着将自己置于更低的位置,再一次验证既有的理念,一度单纯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没有丝毫的防备。


思维下沉,看一看自我认知深浅;知识下沉,测一测知识技能短板;内心下沉,探一探世事人情冷暖。


如果不试着奋力下潜,当潮水退去之后,你就会看到,到底谁才是在裸泳。


01


说是反思,说着说着免不了会抱怨几句,但绝不是不痛不痒得发牢骚。我尝试将更多的心思聚焦于2017这一年遇到的人、碰到的事、以至周遭环境变数;


而对产品经理而言,所做产品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那些有关产品的故事更值得回味,因而我自己有了一番思考和碰撞。


1年,365天,8760小时,525600秒,正是这些鲜活的分分秒秒构成了生命独一无二的一年,一旦过去将不再。


这一过程,我想概括四个节点:


  • 201703,一份新工作

  • 201710,一道证明题

  • 201712,一个新观点


02

一份新工作/ A NEW JOB


201703,工作以来的第一次跳槽,我的第二份工作。


与第一份工作不同的是,这一次完全是基于自我独立思考和判断,面临多个OFFER,最终做出的选择。


想必大家都一样怀揣一份期待进入新公司,内心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干。


我确实这么做了,并且一直持续到现在,激情、专注、快乐,如此而言,真的算得上是一份不那么糟糕的结果。


一切都显得理所当然,以熟悉的流程做着不熟悉的需求,渐渐变得明晰。


学习、吸收电子商务领域的新知识、技能,接触到的都是过去不曾看到的,着实涨了很多见识。


事实上,产品过程中的人际协调的复杂程度远比产品特性复杂地多,尤其是身处相当规模的公司。


负责越多所需支撑资源越多,需要调动人员自然也少不了,而这个时候产品过程的重点将逐渐不自觉得从产品向沟通转移。


这些问题不是产品过程的阻碍,而是跨团队的协作沟通障碍,就是所谓的产品边缘问题。


产品经理的日常点滴大多围绕需求展开的,而这些日常琐碎将产品经理置于一种打杂的既视感。


当然,这话讲得有点重而这恰是我遭遇的现实,我相信很多产品人和我一样,一直以一种想要挣脱夹缝寻求属于自己的广阔空间。


细数起来第二份工作差不多快一年了,不能完全是没有任何缺憾,却是基于尊重自己的选择的结果,收获了很多意想不到。


值得思考的事情很多,有两点认识影响深刻、非同一般,甚至可以认为是对既有认知的一种刷新,大有裨益。


经历了一番折磨,这份思考夹杂着一丝压迫,是一种倒逼式思考,终于还是扰乱思绪、内心五味杂陈。


2.1 产品经理的决策权力/POWER


很清楚记得与技术同学的一个对话场景:


“你能做决定吗?'问道


“不能,还需要与需求方/领导沟通下。”我答道


“那就是你说话没用,那我和你说啥呢!”技术同学不屑道。


作为产品经理,需求的直接负责人,我做不了需求的主。


我想,这辈子我都不会忘记那一幕,也不该忘记。


产品经理是直接制定规则的人,而我觉得间接的成分更重些。大多数产品经理起到充当的是一个执行者的角色,将业务部门/领导/BOSS的臆想可视化出来,感觉就是一个传话筒。


产品经理可以将需求梳理清楚,将抽象的表达变得具体,将停留在言语上的可能化为有价值的解决方案。


以前,觉得能够描述产品做什么?(WHAT)什么时间做?(WHEN)如何实现?(HOW)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可是你能将你的所想投产吗?能看到想看到的是一种能力,能做到想到的是一种境界,而这需要产品决策权力的加成。


必须声明:我本人并不赞同职场的尔虞我诈,产品经理在意利于产品成长的一切。


问自己一句:如果说都做不了产品的主,那你又怎么敢说自己是产品经理呢?


2.2 产品经理的上下协作/Teambition


17年年底的2个月,临时接到小程序产品重构任务,不管需求怎么巨大,我都如期完成了产品阶段的输出/交付。


正如上面刚提到的:产品经理天生是一个靠影响力驱动TA人协同完成一件事的工作。


换句话说:一件事情是要依靠他人的,单打独斗是不科学的、不太现实的。


产品经理是一个很务实的,插科打诨是没法混下去的。关注的重点总是集中在产品或自身,那压根势必会忽略其他人(领导/同事)的情绪,如此以来难免会变得逐渐边缘,有时忽略TA人的性格特征,变得很突兀、不待见。


记得,老人曾今这样描述懂事的年轻人:会来事。


以前不懂这话到底啥意思,如今亲自经历一些是是非非,愚钝的脑袋似乎有些开窍,看得透彻了。


如果你和我一样,并不是一个会来事的产品经理,那么请依旧坚持自己、把事做好;而那些所谓的上行下效的细节,当你足够优秀/强大的时候,也就不再那么重要或者没有必要兢兢战战得活着呢。


人情世故是一门学问,需要学习,但没有必要那么刻意。


将精神放在那些更值得投入的地方,我相信:不作死,就不会死。


有错误,就改正。


有时候,做事就是做人,而不是为了做人而做人。


问自己一句: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把事情做好,你怕啥?


201506-201712,前后两份工作,起初我关注自身,将全部注意力都灌注在学习成长之上。而这一切,似乎需要一点改变,腾出一点空间留给外面的世界,否则,路走起来会艰难点,而我确实遭遇到了这份不自然。


谈到工作这件事情上,选择一份工作不止是获得一份薪水那么简单——产品经理不止是专注于手头的一亩三分地,一个选择是一个物我两“相思”的价值判断,这一判断将定格后续一段你与时间的故事。


再问自己一句:关注自我的成长,而我想往里面再加了一点料,因为我不想后悔!


03

一道证明题/ Proof


工作上有些小波澜,内心不免泛起阵阵波澜。除了工作,这2年我始终坚持一件事:写作,每月2-3篇更新,且已坚持了2.5年。


坦白讲,我一直将这看作一道证明题:看看自己选择的一件事情,坚持下去会是一个什么样子?


得益于坚持输出产品经理方面的思考,结识了不少产品圈能人异士,即使有些朋友至今尚未谋面,但依旧是相谈甚欢,满满正能量。


自我做产品以来,坚信:思考能力(Thinking)居众能力之首,将自己的所思所想有以文字形式与人分享更是一件弥足快乐的事情,很享受、很开心。


3.1 以文会友/Make friends


不知道为什么,我有一个执念:愿意花自己的时间读完一个陌生人写的文字,这得需要怎样的态度,才会做到呢?那些愿意阅读你文字,试图了解你的观点/思考的人,又能不堪到哪里呢?


因识字缘分,我们于茫茫人海相识,交流产品,碰撞观点,思考未来,分享生活趋势,甚至彼此鼓励,砥砺前行。


感谢你们,我不寂寞!


3.2 自我表达/Expressions


以未来视角看待今天,往往会有一种气定神闲的感觉。不是什么幻觉,而是将过往的所思所想记录下来,将自己置于未来细数走过的足迹,眼界会被打开。


看起来记录是一件不怎么起眼的小事,做起来一点都不轻松,问题在于这费时间更需要一份额外信仰加持。


试想:10年、20年、30年,你还能知道自己现在的想法是不是一件很酷的事?


未来自己,会感谢我!


给自己留一份念想,不负这一世时光——这是我写作/输出的初衷,如今我更是坚定不疑。回忆起来,忍不住想笑:刚接触产品经理的时候,到处找资料学习,看了不少产品经理输出,觉得蛮DIAO的。


于是,我就想是不是我也可以试着写一写,就这样一写就是3年。


人非圣贤,关注粉丝数想必是每一个写作人必定都关注过的问题,毫无例外,起初我是比较在意的,可是即使每日关注,也就那么几个人。


多次反复之后,终究还是放弃,因为人真得太少了,再纠结于此已没啥意思了。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当我将写作当作一个习惯,输出1篇/周,到后来提升输出质量,输出缩减到2篇/月,一切都在一天天渐变,截止20171229,简书粉丝数已达到5K+。


很自豪,没有任何官方背书、渠道宣传的情况下,一切都是基于自然增长的结果,感谢那些关注的读者朋友,正是你们的支持,我将会坚持下去。


这一道证明题已经被解出一个解(X=5000),而这不是最终的最优解,相信我最终将解开:


  • 阶段一:0-100,0.5年

  • 阶段二:100-1000,2年

  • 阶段三:1000-5000,3个月

  • 阶段四:1W+,2018

  • 阶段N:……


很容易让人想到:量变引起质变?


很显然,不是!


量不够,待积累;质渐变,待契机。


无论这个量是多少,且不论质会不会变,2017年收获的小确幸:


我真蛮DIAO的!


一件事情坚持下去真的很了不起!请相信,那个曾经坚持的自己!而我也会一直坚持写下去,并且心里已经埋下了一个小愿望(请谅解,暂时还不能说...)。


04

一个新观点/ A NEW IDEA


过去与现在是一组相对的关键词,彼此相互依存。现在是即将的过去,过去是逝去的现在。


为什么要说提这一组概念呢?


说老实话,我特别不愿意去回忆过去,尤其是不堪的往事,而我是一个对自己很严苛的人,自始自终克制自己尽可能的过好每一分每一秒。


做产品的过程,更是以一种近乎苛刻的原则要求自己,不允许有丝毫的瑕疵。


2017以来,我开始关注自己内心的变化,不想陷于过往、抱以感伤,而我明白:这世间唯一一件无法弥补的事情——时间不可能重头再来,可那又怎样呢?


工作日渐占据我的时间,甚至比上学还无聊,相比而言多了几分无奈。校园生活可谓无所顾忌想干啥就干啥,没有什么好顾及的,而工作禁锢太多,那种自由的感觉随之湮灭。


我的内心也有不安的情绪在躁动,而这股情绪却成了很多事情的始作俑者,甚至直接成为了你自己。


4.1 FIRST: INNER


不满足于现状,寻求刺激,乐于改变,需要更多的体验,因而想要迅速逃离现场,切换至新的体验场景。


想必大家都有这样的感受,不并非我的独家的经历:匆匆忙忙,未能考虑做事情的本意,遇见的必定是再一次不满意。一旦被这一怪圈缠上,将循环往复、无穷无尽,俨然就是一个黑洞——这是一种典型的内心焦躁,渴望未知的世界。


这便是第一次换工作时候的内心写照!


4.2 SECOND: OUTER


外面的世界总是在躁动,即便你满足现状,努力向前,想着做得更好;总还会有小麻烦找上你。很多事情都能扰乱我们的内心,比如公司不稳定、职场尔虞我诈、产品技术撕B... 


面对这样的事情,我们无力改变,或许适应时一个不错的选择。


《庄子》书中提到过一个观点:外化,而内部化!


因而待人接物务必牢记:即使无用于事,也要有用于己。


这便是第二份正工作时候的内心变化!


内心的自我纠结,外部世界的侵蚀,结果都是一样的——伤害自己,因为你的时间被错过了,无法弥补。你经历的都是你应该经历的,不多不少,不可或缺。


将自己置于一生的历程,经历了什么又有什么重要的呢?而你究竟从中看到了什么?获得了什么?


完全没有必要纠结于过往,即使内心笃定此番道理,但我不得不承认依旧心有余悸。


问自己一句:没有必要拿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即使自己犯错也没有必要耿耿于怀。


05


进入一家新公司,选择一个新的行业,接触到了一个新的产品,了解了一个新的商业逻辑,对陌生领域的知识修复自然就是这一年(2017)的最大收获。


想到这里,我按捺自己内心的浮萍,想要静一静,不想再继续往下写太多(已经写了不少字了...),而是想以清单的形式再次Check一遍即将过去的2017年。


这一年的收成如何?


读书、学习、锻炼、工作...


“一无所获!”


(有点浮夸了,这篇文章便是一个收获!)


面对这个结果,我自己很感到震惊!尽然说不出一件让自己满意的清单,或者说我所做的那些都微不足道、不值一提。


即便如此,我还是想给自己预设了两份2018年度清单:


2018愿望清单


  • 读12本书/年

  • <转型>产品经理

  • 减重20斤/年

  • 跑步600公里/年


2018思考清单


  • 重塑产品经理标签

  • 再思考产品的核心

  • 再定位自我价值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我想,我愿意用现在这百般辛苦和不浪漫的生活,换取自己一个不怨不悔的人生。


再见,2017;你好,2018!


———— / END / ————


作者:互联网产品小王,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微信公众号:IPMstory。目前从事电商内容产品,关注大数据、人工智能、商业产品,擅长产品管理、数据分析、商业模式。我是一个会生活的产品经理,喜欢收纳整理、厨艺家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成为了不起的自己?
转型产品经理100天,我的16点收获
郑州棉花棉纱通 思考能力
如何让自己的生活简约而不简单?
人是否应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待办事项清单:让你知道从何开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