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医案九十三:狐惑病(上热下寒)

络某,女,47岁。2021924初诊。

白塞病2年,曾到多家医院诊治,未见效,于2007924日前来门诊治疗。症见:口腔溃疡、口干舌燥、头痛头晕,眼怕光,胃脘疼以饭后尤甚、嗳气泛酸,阴部溃烂、腰痛、怕冷,以及寐差,乏力等。

西医诊断:白塞病。

中医诊断:狐惑病。

辨证:上热下寒。

治法:清上焦热毒、祛中焦寒浊。

方药:甘草10、干姜10、云苓20、黄连10、细辛3、浙贝母10、黄芩10、五倍子10、淡鱼古15、栀子10、法夏10、白芨107剂。效不显。

10月122诊:因头痛较剧,以天麻钩藤饮加味,亦未见效。细思患者除了有毒邪阻滞上焦所见的口腔溃疡、口干舌燥、头痛头晕、眼怕光,阻滞中焦所见的胃脘疼、嗳气、泛酸等上中二焦症外,尚有阻滞下焦所见的阴部溃烂、腰痛、怕冷。

辨证为:阴阳毒邪阻滞三焦。

治法:温阳、清热、解毒、化痰。

1019第三诊开始,在前方基础上加四逆汤,形成以黄连解毒汤清阳毒、四逆汤散阴毒,法夏、云苓、浙贝母、淡鱼古和胃化痰的治疗格局。

方药:法夏10、救必应15、黄连10、、云苓20、蒲公英10、黄柏10、浙贝母10、熟附子10、栀子10、淡鱼古15、干姜10、桃仁10、甘草6

7剂后,口腔溃疡和阴部溃烂愈,其余诸症亦减轻。随后数月主要治疗头痛、胃脘痛、不寐等症。至20085622诊:患者又出现口腔溃疡(阴部溃疡一直没有复发),再次使用黄连解毒汤合四逆汤加味,所患行瘥。

【按】白塞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细小血管炎为病理基础的慢性进行性多系统损害的疾病,损害的部位广泛,主要表现为复发性口腔溃疡、外阴部溃疡和眼色素膜的三联症。”中医称狐惑病。湿热内蕴,阻滞气机为常见病机。主要表现为咽喉、口腔、眼睛、二阴同时或交替溃疡等症状。治疗则以清热解毒为主。然以此法治疗患者,未见良效。基于患者腰痛、怕冷、阴部溃疡这些下焦症状,考虑到恐有阴毒阻滞下焦的成份,因此改弦易辙,采用大热大寒药相互配伍的方药,针对阴毒、阳毒,进行同时治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头痛一症最常见,在20诊中出现,仅5诊未现。但用疏散外风之方药,如天麻勾藤饮以及白芷、川芎、藁本、蔓荆子等方药并不能取效。而紧扣阴阳毒邪阻滞三焦这一病机,使用黄连解毒汤合四逆汤加味,治疗患者口腔和阴部溃疡时,患者头痛反而能随溃疡的愈合而减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载]对狐惑病的研究与临床运用
白塞氏征(狐惑病)新思考
狐惑病(眼、口、生殖器综合征)
黄煌:我用经方治疗口腔溃疡
黄煌:经方治疗口腔溃疡
《伤寒论》113方——甘草泻心汤,典型医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