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厦门记忆:将军祠的前世今生

图1:明信片上的将军祠牌坊群(陈亚元提供)


旧时将军祠有两座祠堂。一座叫“施公祠”,奉祀靖海将军、靖海侯施琅;一座叫“吴公祠”,奉祀威略将军吴英。

清乾隆时代本土诗人张锡麟有诗《施侯祠》:

功成南纪静,遗庙江之滨。薄暮西风起,犹思百战尘。

又有诗《吴将军祠》:

威略不出世,闽海赖安澜?过客重回首,阳台夕照寒。

将军祠背靠崎岭。当年厦门城往内陆,须从北门出,取道溪岸,过崎岭,再经塔厝、文灶、梧村(吴村),到达双涵。双涵之后,分道高崎或五通渡海。不管是由高崎而往省城,或是由五通而达府城,崎岭、将军祠是必经之地。选择此等要道盖建祠堂,自然更能彰功显德、夺人眼球。


       

图: 2施琅画像

施琅是晋江南浔乡人,一生成败荣辱却与厦门紧密相关。顺治7年(1650年),郑成功起兵海上,一干人马只能寄泊于鼓浪屿弹丸之地。郑成功采纳左先锋施琅之计,以赠送千石军粮为名,骗取并袭杀郑联,再逼走郑彩,将厦门一岛收入囊中。顺治8年(1651年)三月,郑成功移师广东,清总兵马得功乘机偷袭五通,继而夺取厦门城。休假在外的施琅闻讯,率数十名兵弁由厦门港登岸,掩杀清军。战后论功,施获赏花纹银二百两,加官二级。年轻的施琅可谓智勇兼全、春风得意,也有了骄矜之色。时隔二月,竟与主帅反目成仇。郑成功调集全岛兵员围堵追杀,施琅仓皇出走。孤身藏匿在曾厝垵后山玉泉洞中。饥困五日后,施琅冒险潜行至五通渡口,买通旧部,得以渡海脱险。可怜施琅之父施大宣被郑斩于市,弟施显被斩于曾厝垵。逃出生天的施琅从此投靠清廷,重新一拳一脚打拼天下。

顺治13年(1656年),在新降清廷的海澄公黄梧等人举荐下,施琅被起用。始为同安副将,领兵一千;随即又擢升同安总兵。此时清廷开始推行禁海“迁界”,施琅操演兵丁、修筑城防,十分殷勤。如今集美后溪的城内城,便是当年修建的一处城寨。康熙2年(1663年),郑成功新亡,郑经嗣位,集团内部权力之争加剧。清廷为了却这一心头大患,早作好准备。一面招抚劝降,一面加强海防实力。早此一年,清廷在福建专设水师提督,熟悉风潮水汛和郑军内情的施琅成了承担重任的最佳人选。首任提督施琅带兵四千驻海澄县,左、右路总兵官各带兵三千驻同安县。此时的施琅也早为复仇之日做足了功课,又是造舰修船,又是调集兵马,还暗中策反郑军的高崎守将陈升以为内应。十月,靖南王耿继茂、福建总督李率泰、陆路提督马得功发兵泉州,海澄公黄梧与施琅发兵海澄,分兵合围厦门。郑军弃岛而逃,又遭遇施琅会同荷兰国兵船截击,斩首千余级,浯屿、金门二岛俱失。清兵在厦门堕城焚屋、抢掠财宝、斩割树木、驱逐民众,厦门一岛顿成焦土。

此后数年,厦门岛上仅有施琅水师驻扎,督查沿海隘口,防止郑军登岸筹粮。仇恨满满的施琅,不满足消极地防守。夺得厦门后的二三年间,施琅以厦门为基地,两度发兵征台。但都因风涛阻挡败回厦门,清廷攻台之策也从此被搁置。此后,福建水师被裁,水师提督被撤,厦岛空虚,沦为寇盗窟宅。施琅被召入京,美其名做了内大臣,但却最为潦倒,“宦囊素薄”,拮据到靠夫人变卖首饰、做女红维持。

康熙20年(1681年)清廷恢复福建水师建置,重启征台战局。雪藏十三年的施琅,又盼到出头天。再次出任水师提督后,他便夜以继日地在厦门做征战准备:操演舟师、制造军械、搜集人才、侦察情报。康熙22年6月13日,施琅率师从东山出发,经过数日血战,清军以阵亡329人,受伤1800余人的代价,全歼郑军守军,夺得澎湖三十六岛。事后,施琅之子施世纶有诗道:

独承恩运出征东,扬藉天威远建功。

带甲横波摧窟宅,悬兵渡海列艨艟。

烟消烽火千帆月,浪卷旌旗万里风。

坐夺湖山三十六,将军仍是旧英雄。

台湾大门自此敞开。7月27日,郑克塽放弃抵抗,向清廷正式投降。消息传到紫禁城,恰是中秋,康熙大喜,赋诗道:

万里扶桑早挂弓,水犀军指岛门空。

来庭岂为修文德,柔远初非黩武功。

牙帐受降秋色外,羽林奏捷月明中。 

海隅久念苍生困,耕凿从今九壤同。

颁诏赐施琅“靖海将军”、“靖海侯”等封号。11月22日,留吴英守台湾,施琅率大军班师回大陆。五天后抵达厦门。登陆的码头因此留名“得胜路头”,又号“提督路头”。康熙24年,施琅爽性将提督衙门从漳州搬到了厦门,并长驻此间,直至生命终了。


图3:钦定平定台湾凯旋图

战后厦门,一片废墟,施琅自然有得忙碌。首先是恢复和扩建被毁的厦门城墙,连同在城中的制高点上建造提督署和“来同别墅”。接着又在厦门港修建南普陀,在提督署旁修建朝天宫,既是酬神还愿,也让岛上军民多个念想。施琅又向朝廷作“开洋”之请,请求照山东等地例,准福建海上贸易、捕鱼,并请设海关于厦门。海上贸易的开通,让“田多斥卤,地瘠民稠,不敷所食”的闽南诸郡民众,多了一条活路,使得“富者挟资贩海,或得捆载而归;贫者为佣,亦博升斗自给”(《道光厦门志》)。康熙28年(1689年),施琅奏请朝廷,将厦门附城环海福山、怀德、和风、附寨等四里,以及厦门港的房地丈量后,按类分级征税。开初百姓以为病害,后因持有了房屋土地执照,百姓能安守其业,不再担心豪强的兼并,便称之为利民之举。

经过十几年的休养生息,饱经战乱的厦门岛开始恢复元气。《鹭江志》说道:

施靖海继莅斯邦,十年生聚,十年教诲,市井乡都,诗书振响,少习长成,甲科辈出,而武职戎功又指不胜屈焉。盖气运流转,品汇咸亨,如花之着地,逢春得雨,甲坼勾萌,无不各畅其生机矣。若夫天不爱道,地不爱宝,田园日辟也,市肆日闹也,货贿财物日增而日益也,宾客商旅日集而繁也,四夷八蛮,道里所通,舟车所济,则又日往而日来。

康熙35年(1696年)2月,施琅出行城郊,偶感风寒,遂“染痰壅气喘之症”。终因病重不治,于3月21日辰时逝于官署,享年76。

康熙皇帝闻讯,“嗟悼久之,诏赠太子少傅,谥襄壮”,“给全葬,加谕祭三次”。福州、泉州、台湾各地为施琅设立专祠。厦门的施琅将军祠应该就是在这时建立的。“有庙在厦门,祷者辄应,其英灵不泯也”。在将军祠与祠庙配套的还有牌坊,牌坊正面题曰“功高大树”,背面题曰“爱永甘棠”。“甘棠”者,喻指循吏所遗留下的美政。不过该坊旌表还有施琅的儿子、同是水师提督的施世骠


 图4:施琅祖祠供像(着红衣者为施琅)


图5:民国三年福建银行发行的银圆券,正面图景是厦门将军祠

施琅共有八子,施世骠排行其六,却最肖其父。施世骠在施琅身边长大,自小就习得其父武功阵法。施世骠年16时,随施琅出征澎湖,现场接受历练。因能“冲冒烟火,血斗不休”(《福建通志》),战后授左都督。入仕后历任济南参将、临清副将、定海总兵。康熙南巡浙江,闻世骠治军有方,且倡儒学,兴教化于海隅,特赐御匾“彰信敦礼”。再提擢广东提督。康熙51年(1712年)福建水师提督吴英病逝。施世骠闻讯,说“此先将军树勋故地也。上以我名将子,必将用我!”令家人严装以待,果然任命下。施世骠到任后,即约束家人亲丁不得侵扰地方。又整编军队,挑选精良,汰去羸弱;添置武器,增设炮台;亲自带领五营兵船出洋操演。厦门和台澎战船,编定字号,使队伍不杂,号令严明。在厦门海滨要地,增筑炮台、建造营房。

施世骠在福建水师提督任上,仅凭两件事就足以使他名垂史册。

一是绘制《东洋南洋海道图》。这幅纵5.4尺、横4.2尺的彩色纸本地图,所绘制的南海海域国土面积达300万平方公里。精确地标有南海诸岛各岛群的方位、名称,标明我国沿海各口岸通往日本、越南、老挝、印尼、柬埔寨、文莱、菲律宾等国的航线、针录和所需时间,用文字说明各国的当地物产资源。为乾隆20年(1755年)的《皇清各直省分图》和嘉庆22年(1817年)的《大清一统天下图》提供版图依据。


图6:施世骠的《东洋南洋海道图》

二是平定台湾朱一贵之乱。朱一贵民变的发端,蔡东藩在《清史演义》这样写道:

台湾乱首,乃是一个贩鸭营生的小百姓,名叫一贵,他的姓恰与大明太祖皇帝相同。尝见人家婚丧事,排列仪仗,每借同姓的头衔,书入头行牌,以示烜赫。一贵虽是贩鸭,然与明祖同姓,亦自足夸。自施琅收服台湾后,台民虽稍有蠢动,事发即平,至康熙晚年,用了一个贪淫暴虐的王珍,实授台湾知府,没有税的要加税,没有粮的要征粮,百姓不服,就要拿来打屁股,或枷号几个月,还有一切诉讼事件,有钱即赢,无钱即输,因此台民怨愤异常。

朱一贵,福建长泰移民,生性好行侠仗义。“所往来多故国遗民、草泽壮士,以至奇僧剑客;留宿其家,宰鸭煮酒,痛谭亡国事,每至悲歔不已。(连横《台湾通史》)”康熙60年(1721年)4月19日,朱一贵被黄殿、李勇等拜把子兄弟拥戴为王,一时间队伍集合数千人,随后又迅速扩大到三十万。起义军攻城略地,所向披靡。台湾的将弁官吏昨日还飞扬跋扈,一时间便纷纷作鸟兽散。于是朱一贵自封“中兴王”(民间称之“鸭母王”)年号称“永和”。又大封群臣,国师、太师、公、侯、都督、将军、尚书、总兵以下以千计。民谣唱道:“头戴明朝帽,身穿清朝衣;五月称永和,六月还康熙。”意谓难以长远。


图7:朱一贵画像

眼见数百艘难民船驰入大陆,厦门岛顿时一片惊慌。单是米价一项就令人担忧。厦门岛地狭人众,吃米基本依靠外运。一旦大军集结,必致米价腾贵。倘若战火蔓延过岸,厦岛或将不保。闽南一带不法之徒,也趁机蠢蠢欲动,有揭竿啸聚之谋。一时间,城里居民携家带口逃往深山,乡下民众则扶老携幼躲进城市。施世骠见状紧急召集诸将,嘱咐各口谨巡防,严守御,尤其关注难民潮中有无奸徒混迹,提防有人乘虚鼓噪,加剧局势恶化。又考虑澎湖为台湾门户,须先作扼守。于是竭尽家产悬赏勇士;并广招兵丁,“凡无赖敢死者、善没水者、能攀岸缘壁为窃者,皆厚赀钩致之”。布置已定,施世骠到施琅祠庙拜祈,信誓旦旦:“台湾,公所定。天子命儿继世为帅,今不速平,生负国恩,死无以见先人于地下,亏忠与孝,陨其家声。惟公英灵,尚默相之!”

就在施世骠领兵东征的同时,闽浙总督觉罗满保正疾驰赴厦。一面交代福建巡抚吕犹龙坐镇省城,负责粮饷军需各种事务。一面命令浙江、广东两省筹粮运米来厦。更调集南澳总兵官蓝廷珍等各路人马,火速赴厦门,援助施世骠水师。数日之内,浙广船米抵厦,在市面平价出粜,人心始定。而那些鸡鸣狗盗之徒,也早已被施世骠纳入军中,隐患消除。来厦各路人马,皆被限留舟中,每日每船只许一人登岸采买物资。因此即使大军云集,艨艟满港,但市井安然,街巷依旧。以后的战局,蔡东藩继续写道:

水师提督施世骠,自厦门至澎湖,南澳总兵蓝廷珍,奉闽督檄令,亦至澎湖来会。于是命守备林亮、千总董芳为先锋,率领舰队八千人,直捣鹿耳门。适朱一贵与杜君英争长,自相残杀。确是强盗行为。乡民愤一贵暴掠,又各结民团,保护村落。清兵闻一贵内乱,百姓不附,顿时勇气百倍。到了鹿耳门,岸上大炮迭发,林亮、董芳,冒死直进,遥望岸上炮台,火药累积,林亮饬水兵用炮还击,注射火药,炮声过处,火药上冲,震得海水陡立,天地为昏。那时岸上的守兵,统弹得不知去向。林亮、董芳即舍舟登岸,率兵直入。施世骠、蓝廷珍亦带领大军随进,节节进攻,随剿随抚。看官,你想这等朱一贵、杜君英的混帐东西,那是敌得住几员虎将?连战连败,连败连走,清兵乘势追杀,直薄台湾城下。东西南北,布满兵队,大炮的声音,镇日不息。朱一贵束手无策,只躲在伪宫内,对了一班王妃王妾,哭泣不止。此时究竟是贩鸭好,是做皇帝好?还是外面的军师黄殿,想了一个劫营的计策,于夜间潜开城门,突击清营。谁知早被蓝廷珍料着,摆了一个空营计。待李勇、吴外等杀人,伏兵一齐掩击,像砍瓜切菜一般。林亮斩了李勇,董芳刺死吴外,只剩了后队的黄殿,急忙逃回,转身一望,城门已闭,城上立着一员大将,不是别人,乃是清游击刘得紫。……黄殿进退无路,投濠自尽。施世骠下令,降者免死,于是叛众尽降。刘得紫开城迎入,把前情叙说一遍,世骠即令导入伪宫,擒出朱一贵,审问属实,推人囚笼。室内的伪妃伪嫔,统教民间自认,令他带去。做了数日妃嫔,滋味如何?统计清兵攻入鹿耳门,进复台湾府城,也是七日。世骠复分兵搜剿南北两路,擒到杜君英等,与朱一贵槛送北京,一概凌迟处死。千刀万剐之言验了,一贵自思,甘心不甘心?复将弃台逃走的道府厅县,尽行治罪。只王珍已惧罪自尽,命即剖棺枭示。王珍是个首恶,可惜不把他凌迟。施世骠等各邀奖叙,也不必细说了。

蓝廷珍的族弟蓝鼎元随同出征,他的《平台纪略》写的却是朱一贵被俘后的另一番情景:“尚自尊大,欲与提军(施世骠)抗礼,昂然而立。廷珍至,叱之跪,一贵犹妄称孤家,词甚不逊。廷珍怒,命捶其足。于是一贵及其党皆跪,伏罪请死。乃槛送厦门,听总督觉罗满保解京正法”。好些年后,乾隆皇帝读蓝鼎元书,见此细节,甚感兴趣。此时正是台湾林爽文民变初平,于是乾隆很八卦地颁诏福安康,问曰“将逆首林爽文生擒,当缚至军前之时,其语言动作如何情状?曾否跪伏乞死?及其党伙一同请罪,抑尚不知畏罪惧刑、肆无忌惮?如朱一贵情形”,要求福康安“详细覆奏”(《清实录》)。


图8:台湾朱一贵塑像

朱一贵乱刚平,八月十三日台湾突遇极端天气,“怪风暴雨,屋瓦齐飞。风雨中流火条条,竟夜烛天。海水骤涨,所泊台港大小船,击碎殆尽,或飘而上之平陆。拔大树,倾墙垣,万姓哀号,无容身地。施世骠、蓝廷珍各终夜露立风雨中。军士蜂拥相携持,不敢动,稍举足则风扬颠仆,或裂肤破面流血。翼日霁静,郡无完宅,压溺死者数千人,浮尸蔽江,瓦桷充路”(蓝鼎元《平台纪略》)。自此施世骠患下疾病,头痛不能忍。九月,卒于军中。朝廷追赠太子少保,谥号“勇果”。

施世骠与其父并祀在厦门将军祠。直到咸丰三年(1853年)闽南小刀会起事,起义军从筼筜港登陆,一路扫荡,施氏宗祠与牌坊俱毁于兵火。其后若干年吴英祠堂及坊表亦遭战火破坏。堂堂将军祠如今只余空名,引人遐想。


图9:明信片上的将军祠牌坊群(陈亚元提供)


图10:表彰施琅的同安“绩光铜柱”坊(旧照)

文中引语未注明出处的均引自施德馨《襄壮公传》、陈万策《施襄壮公家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个明朝将军,为给家族复仇投降清朝,30年后促成中国统一
历史上真实的姚启圣:收复台湾居功至伟,最终却抑郁病死
史上福建水师提督里的闽南郎
厦门国际贸易古地图:《东洋南洋海道图》
靖海侯施琅
康熙帝谕葬靖海侯施琅将军祭文再现福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