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紫砂壶经典器型解读010:传炉壶

 

                                       俞国良传炉壶

 

 

传炉者,以“炉”为名,炉,为火所居也,贮火之器,作冶炼、烹饪、取暖、熏具等所用。茶经记“风炉形如古鼎”,又记陆羽以鼎煮茗,铁铸风炉,也有诗云:“诗礼家声远,传炉世泽长”。传炉之名究竟何来?据考,名称来历可能性有二 

首先,其形制可能取自古代道家炼丹之丹炉。葛洪是东晋时期著名的道教领袖,游尽天下名山,与丹术、医道颇有心得。至麻姑神功泉(江西抚州南城)觉得泉水清冽脱俗,于是传炉炼丹,留恋泉石之间。至今,葛洪仙井遗迹犹在。麻姑泉酿酒又称寿酒,洪祖以其水炼丹求寿成仙,而人寿之极致又称茶寿。今以阳羡砂壶,仿传炉之型,饮茶延年,切合时人之情、之意

其次,其名称可能与明清时期“金殿传胪(炉)”一说有关。古有“金殿传胪”之记,为朝廷行盛典,帝召新科进士陈名、排次,谓“传胪”。上传告下为胪,即唱名之意,故又称“胪唱”。“传胪”之制始于北宋,盛于明清,于殿试后两天进行,皇帝召见新科进士。是日,王公重臣集金銮殿,新科进士身着公服,头戴三枝九叶冠,分左右两班,立文武百官之后,听候传呼。皇帝乘兴而驾,群臣礼毕,礼部官员捧出钦定之金榜,由传胪官按榜依次唱名。每唱一名,由多个侍卫高声重复着自殿内传向殿外,其中一甲三名的状元、榜眼、探花,均连唱三遍,示与众不同。新科进士听到传唱,即走到正中的御道上站定,向皇帝叩拜谢恩。唱名毕,乐声起奏显平之章,进士们与三品以上向皇帝行三跪九叩头大礼,感谢圣恩浩荡,这就是“金殿传胪”。传胪典礼盛大、庄严、隆重,显示了帝王对新科进士的器重。进士们无不喜上眉梢,踌躇满志,自谓“天子门生”。古时,紫砂壶为士大夫阶层的雅玩,取名为“传炉”,有取其谐音自勉之意

 

                                     吴云根传炉壶

 

《传炉》壶,形制来自于青铜器,式度端庄,风格雅致,隐隐然有古风韵,堪称佳品。《传炉》壶流传已久,究竟为谁首创,已难以查考。《传炉》壶透着青铜器固有的威严与稳重,它古朴典雅,曲线强劲有力,浑厚端正,是方中有圆,圆中寓方的典范。自古以来宜兴众多制壶艺人均有制作,要做得比例恰当、珠圆玉润,骨肉廷均实属不易,是公认的最为难做壶形之一

 

                                     王寅春传炉壶

 

上海博物馆藏有清朝紫砂巨匠陈鸣远的“四足方壶”,此器敦厚朴实,寓圆于方,为鸣远光素器的代表力作。此器的壶腹外鼓,底有四足呈圆柱状,在神态上与四方传炉壶十分类似。另有一种“四方炉壶”,其上半身结构与四方传炉壶几无二致,只是在下半身并未收敛,而是直落至底,形成四个假足,这可说是“四脚猪”的近亲

 

                                   施小马传炉壶

 

《传炉》壶至清末曾改为“四方传炉”,现存最有名的《传炉》壶当属许四海收藏的、1937年俞国良制作的大红袍泥料《传炉》壶,此壶方圆相济,挺匀有力,色泽红艳,光彩照人,是《传炉》壶式的经典之作。香港茶具文物馆收藏的,由清末两江总督端方在宜兴定制的《传炉》壶,据手法来看也应为俞国良所作,但此壶已在传统的基础上改为桥扭

 

                               许四海与俞国良传炉壶

 

    紫砂史上,《四方传炉》壶出现最频繁的时期当在清末民初,其后渐渐减少。由于民国初年,紫砂陶器盛行以陶刻装饰,传世的民初传炉壶几乎有七成以上,器身都饰有书画铭刻。常见的手法是一侧刻人物、花鸟、山水等,另一侧则刻行书、草书、隶书等诗词、短句,或刻以钟鼎石刻拓本、博古图录等古趣盎然的图样,执刀者多为如东溪、跛陶、岩如、石生、缶硕等民初紫砂陶刻名手。还有一种善用泥料色相变化的装饰手法,先以紫泥或红泥制坯,外层再裹以一层蓝绿泥,使壶身内外有了两种泥色,特别是经刻刀刻划后,露出裹层胎色,色系对比非常醒目,但不显突兀,不但达到融书画于砂壶的艺术效果,更藉由以泥饰泥,充分体现紫砂的纯朴本色 

 

                                     冯桂林传炉壶

 

 

《四方传炉》壶属于紫砂光素器的范畴,器身形状以方器为基本形,但方中寓圆,比一般方器多了圆润之美。陶手一般多以镶身筒技法作成粗坯,再将上下左右逐一拍圆,从内部四侧一般都可看出四条泥片相接的突起接线。壶嘴造型难度较高,方中带园,圆里寓方,加之多为三弯流,在处理上难度较大,所以传炉壶的壶嘴最能看出陶手的技艺修为与美学涵养,亦往往是鉴赏陶手制器真伪的重要参考

 

                              “愙斋”、俞国良四方传炉

 

 

   图为“愙斋”订制、俞国良制器的四方传炉壶,不仅壶身两侧饰有书画铭刻,而且别出心裁把底足涂上彩釉。紫砂壶的彩釉装饰在清朝曾盛行一时,到晚清渐走下坡,至民国初年更见式微。“愙斋”即为紫砂名人吴大澂,生于清道光年间,为江苏吴县人氏。初名大淳,字清卿,号恒轩。历官广东、湖南巡抚,不仅擅于金石书画,更热衷收藏书画、碑版、泉币、钟鼎等古董,因偶得一件古铜愙蹲,欣喜之余便自号“愙斋”。吴大澂也是紫砂陶器爱好者,常至宜兴延聘高手订制砂壶,用以馈赠友朋。其所订制的砂壶底部多钤有一枚阳文篆印“愙斋”,其篆法十分精妙,为凡印所不及。受聘的制壶者则落款于壶盖内侧,一般多为作者名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四方传炉,方中寓圆
鉴赏紫砂壶的“六字诀”是指什么?
历史上的紫砂名壶 ,开眼了!
紫砂壶型 中
64种经典紫砂壶型,总有一款适合你!
61种紫砂壶器型自助百科查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