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帮助孩子克服幼升小恐惧症?这些关键点你要知道!


幼升小是很多家长头疼的问题

培养怎样的习惯能帮助孩子顺利入学?

具备怎样的能力能帮助孩子尽快融入?

……

很多家长做好了心理准备

那么孩子呢?

TA是否能很好的应对遇到的问题?




幼小衔接究竟衔接什么?


进入小学后,学习环境会发生改变,幼儿园以游戏、活动为主,孩子总是处在“动”中;而小学更侧重课堂学习,还得定时定量完成作业,必须“动中有静”。


根据国家教委进行的“幼小衔接”研究表明,由于小学生活与幼儿园生活有着很大的不同,超过60%的孩子入学后会存在学习适应性严重不足的问题:


不适应正规的学校教育

不适应相对紧张的学习环境

不适应跟老师、同学的相互配合、相互合作

不适应学校在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等方面的要求

……


因此,幼小衔接的重点在培养孩子的入学兴趣、学习习惯、学习能力


一、家长必须要纠正的衔接误区


1、幼小衔接是提前学习一年级课程


提起幼小衔接,很多家长首先想到的是帮助孩子系统的学习一年级的知识,认为这样可以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其实这是家长极大的误区。


从短期收效看,前期有知识储备和衔接的孩子似乎能比其他同学更有优势,可是从长远来看,这种做法产生的效果无异于杀鸡取卵。


对于学生而言,浓厚的学习兴趣永远比已经获得的知识重要一万倍。提前学习一年级课程有一个最大的弊端,那就是大大降低了儿童对一年级课堂的兴趣,甚至会错误地认为上学也可以边学边玩,这对学习习惯的培养极其不利。


2、只加强知识类培养,忽视了行为培养


决定孩子进入小学之后是否衔接顺利,其主要的因素是孩子的学习行为、学习兴趣、学习态度、独立生活能力、交往能力、挫折的承受能力等非智力因素。


小学阶段的学习需要儿童较多地进行有意注意,同时要有明确的任务意识、规则意识、自制能力、坚持性、自我服务能力等,很多家长在此阶段都没有对孩子进行此方面的培养,属于盲区。


二、幼小衔接的衔接内容


1、积极态度的培养


激发儿童的学习积极性对于幼儿面对小学的学习任务非常重要,积极的态度主要包括认真态度的培养,积极进取心态的培养;做事情能够善始善终,生活和学习中不怕困难的培养。


2、生活习惯的培养


生活习惯是指儿童作为一个社会人要生存下来必须具备的行为能力,它包括独立性和生活自理能力,比如整理自己的小书包;人际交往能力;比如跟老师和同学交往,实现人际互动,迅速融入集体;比如语言表达能力,能够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意愿、请求或者委屈等。


3、学习习惯的培养


学习习惯指儿童完成学习任务时所必须具备的行为能力,首先是区分游戏与学习,其次还包括注意力、课堂行为中眼耳追老师、作业行为和任务意识、时间企划和管理能力。


培养儿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劳永逸的事情,家长应该把学习习惯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上。


比如:孩子在专注地做一件事情,给到时间限定,但在过程中不要去打扰、打断孩子;如孩子遇到困难,则可以引导他去做,而不是替代;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养成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的习惯;倾听大人说话,不随意插嘴;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的习惯,尽量不要陪在旁边,环境中不要放入与做作业无关的东西; 


4、学习能力的培养


学习能力是素质教育中最核心的部分,是儿童接受外部世界,吸纳外部信息,适应环境的根本能力。


学习能力主要包括注意力、感知能力、运动能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其中,注意力是一切学习行为的前提,因此是学习能力的首要因素。


提高学习能力的前提条件是集中注意力。常见的学习问题都是由注意力引起的:


走神、分心——注意力的集中性不够;

坐不住——注意力的稳定性不够;

粗心大意——注意力的范围不够;

做事拖拉——注意力的转移性不够;

半途而废——注意力的分配性不够。


注意力不集中原因:运动知觉的差异;认知、理解能力弱;家长的教育方式偏差;精神上的管制太多;家长过度溺爱;饮食不均衡。


三、注意力的集中性训练方法


1、排除干扰法


不要打断孩子正在做的事情或从事的活动;不要陪在孩子身边学习,不要在孩子学习的时候指手画脚。


2、大声朗读法


在众人面前表演;可以对着镜子大声朗读;可以录音录下来。


除了以上几点,还有什么能促使孩子有好的学习能力呢?就是思维能力强、有责任心、有上进心的孩子。所以家长还应该关注:


第一,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上进心


只要孩子不失去自信心和上进心,不管他在学习上还是做事情上,都能保持一个好的状态。孩子是否有自信,前提是家长信任与否。你要是整天看着他的缺点,他就不会有自信。


还有孩子一遇到困难,你们就替代他完成,他就不会有自信心。多表扬、多鼓励、多参与、多帮助,他得到了一个结果,我行,我自己就能做好。


第二,责任力的培养


力所能及的事情都要让他去做。孩子是否有责任,前提是家长要放手。能让他做的都让他做,孩子是不怕累的,可孩子是怕被不理解的。


只要被理解,你会发现孩子什么都有兴趣去干,于是呢他的价值感就提高了,责任和价值感是匹配的。


大部分孩子厌学是从一二年级开始的,当他不爱学习的时候,他肯定就不会学习太好了。我们认为是这个社会太急了,整个社会急,我们追求物质的速度超过了追求精神的速度,所以这种急影响了我们的教育,影响了我们的家长,我们的家长也很急。


而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这是叶圣陶先生说的。工业可以缩短过程、可以急一些。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结果。而教育孩子是农业,你把种子种在地下,只能等着,他有一个规律,你只要破坏了这个规律,最后他一定不会成才。


孩子顺利入学必须养成的好习惯


一、注意力集中的的好习惯


小学一年级新生,常常有不注意听讲、时间观念差、依赖性强等毛病。首先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认真听别人说话的好习惯。


比如:有意识跟孩子一起讨论问题;在一小段时间里一起做一件事,从5分钟到10分钟慢慢培养。


二、有正常生活作息习惯


合理安排好每天的作息计划,家长督促孩子严格执行,幼儿可以采取奖励机制来促进养成。


三、读书习惯


一年级注重语文学习能力,培养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非常重要。要多教孩子讲故事、背诵古诗、唱儿歌;带孩子外出时,要多引导观察,回家后多交流。


平时有意识地让孩子去认标牌上的字、包装袋上的字等。培养看书习惯也很重要,有些孩子在入学前没有接触过书本,上学易产生厌学的情绪。


四、课前认真准备的习惯


包括自己理好学习用品,预习功课。课后复习的习惯。


五、与同学相处的习惯


一年级新生还会遇到与同学相处的问题。幼儿园里,大家是玩伴,团团围坐在一起;小学里则是同学,有的是和同桌共享一张课桌,角色会不一样,会发生更多的矛盾。


暑假里,可以带孩子多与同龄孩子一起学习、活动,找找同学感觉。


六、自己的事自己做的习惯


在学前缺乏锻炼,开学后会手忙脚乱。老师可不会一两个孩子没有做好准备,而推迟正常的教学进程的。比如:理书包、准备学习用品。


七、愿意承担劳动的习惯


作为一个一年级新生还要分担班级、学校里的一些劳动任务。所以要学会一些简单的劳动技能。在上学后会很快成为优秀的值日生,成为老师的好助手,班级的好干部。


孩子尽快融入小学生活必须具备的能力


一、注意力


学会分辨老师在教学知识点时和同学在回答问题时尤其要集中思想。


二、听课能力


眼耳追着老师、举手、站立、快速进入上课下课、翻书、课堂笔记。


三、语言能力


(1)利用节假日,鼓励孩子在众人面前“表演”。亲友的赞扬绝对是激发孩子语言能力的好办法。


(2)提问是拓展孩子思路、引导孩子想象的最重要方法。 


(3)“看图说话”是培养幼儿园儿童语言能力的有效方法。


四、思维能力


迅速记忆、数学计算、逻辑推理。 


五、承受能力


幼儿园老师多给鼓励,但到了小学就会受到批评,没有受过挫折教育的孩子易产生抗拒心理。


六、执行任务能力


帮助孩子树立任务意识,家长现在可以每天布置一个任务给孩子,如叠衣服、倒垃圾等(纳入奖励表中)。帮助孩子树立任务意识知道规则的重要性,遵守规则,能听懂理解老师的指令。


七、遵守时间能力


固定作息表,把握时间和利用时间,并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 体会时间的重要性,减少时间的浪费和避 免磨蹭现象的发生。 


八、阅读能力


正确的阅读行为和阅读方法。注意力的集中、控制与分配影响孩子的阅读能力,理解的速度 。


九、作业能力


定量、定时完成。关键家长不要陪伴。家庭作业可视前一天作业完成时间、完成质量来布置。


十、心理适应能力


学习生活环境、人际交往、教师形象的突然变化、各种要求提高使他们感到压力和负担、要建立新的伙伴关系、适应环境变化,所以有的孩子出现压力大,出现厌学、紧张等现象……家长要加以疏导。


家长怎样做好心理衔接


一、别让孩子生活在比较中


备一颗赏识之心;拥有孩童之心,与孩子一起成长,一天写一个优点。


二、家长自己不要着急


家长快,孩子慢;家长慢,孩子快。你想让孩子快吗?自信、上进吗?需要你慢下来。


你只要一快,孩子就达不到你的要求,他就会失去自信和上进。


三、学会跟老师良好沟通


第一步要顺着老师,让所有的老师认为你是配合的,这一点非常重要。


第二步,老师说了什么话,一定要写下来(即使有些让你听得不开心的话语,因为大部分老师的话真的都是为了你的孩子好),那你就知道我们要解决什么问题。


第三步,孩子回来,跟孩子说时,要先说老师说你各方面都好,然后说如果注意力集中会更好。你觉得该怎么办啊?你会发现孩子会说出很多,让孩子有正向的行为。


如何帮助孩子做好心理衔接


一、要帮助孩子做好“心理准备”


1、家长在与孩子的交流中,可传递这样的信息:“宝贝要成为小学生了,做起事情来就是不一样。”让孩子体会到爸爸妈妈为他的成长而高兴。在此,特别注意不要吓唬孩子,如“你再调皮,等上了学,看老师怎么整治你!”学龄初期的儿童心理承受能力较弱,这些话会引发孩子的恐慌和厌恶心理。


2、其次,在开学前,家长可以带孩子先参观一下小学校园,让他熟悉以后的学习、活动场所和如厕的地方,并“诱导”孩子:“这所学校多漂亮呀!这里的老师可有学问啦,在这里读书,你也会像小哥哥、小姐姐一样变得更聪明、能干。”以此来培养孩子对小学生活的向往之情。


3、然后置办学习用品时,家长可以让孩子参与进来,这容易让孩子产生喜悦感。


4、此外,这段时间,家长要帮孩子调好生物钟,让孩子形成与小学作息相对接近的生活规律。


二、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能力的发展有一个关键期,在关键期内,儿童的能力易于养成,过了培养期,过了关键期,儿童能力的培养就显得特别困难。


我们要知道,孩子在幼儿园里,过的是一种集体生活,整天都有老师跟班,生活上遇到困难,如穿衣服、系鞋带等,会及时得到老师的及时帮助。


进入小学后,孩子过的是一种相对独立的学习生活,像系鞋带,上厕所,准备学习用品等问题,都得靠孩子自已,孩子动作慢,能力差,势必会影响他的学习。


三、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


我们发现有这样一些学生,刚入学几天,因好奇心强,上学特别积极,浑身是劲,可是没过多久,热情就冷淡了,特别想念幼儿园,哭着要上幼儿园,不愿意上学。


这就是我们小学教育中常见的 “恋园”现象。“恋园”现象表明这部分孩子不能很好地适应小学生的学习生活,还在怀念幼儿园的生活方式。


此时,做家长的千万不要置之不理,或者把孩子大骂一顿,而应该关心孩子,关注孩子的点滴变化,静心耐心教育、引导孩子,从心理上和思想上与孩子取得沟通,帮助孩子调整心态,调节生活规律。








新贝名师介绍


傅老师是新贝特邀专职教师,拥有25年小学语文教学经验。曾任职于公办学校16年,致力于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研究,尤其熟悉幼小衔接,将习惯养成能力提升自信展示集体合作融入到幼小衔接课程中去以全方面多元素培养孩子的素养为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幼小衔接”你准备好了吗?——给大班家长的一封信
谈幼小衔接主要是能力的培养
为上小学做准备
“幼小衔接”您准备好了吗?
幼小衔接,我们暑假做准备-转--baixuepiao的博客
幼小衔接 | 家长老师一定要做好的9大准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