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潘玉良:出身贫寒雏妓,却终成一代画魂
潘玉良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她是获得法国金像奖、比利时金质奖和银盾奖、罗马国际艺术展览会金奖等20多个奖项的女画家;她被誉为“中国西洋画家中第一流人物”;她是一心向上,以自己的努力超越了自身局限,让生命闪光的女人。


潘玉良的传奇身世


潘玉良原名张玉良,出生在古城扬州一个贫民家里。1岁时丧父,8岁时相依为命的母亲也不幸离开了人世,孤苦伶仃的她被舅舅收养。14岁时的潘玉良一副鸭蛋形脸庞,五官匀称,高高的鼻梁,水汪汪的眼睛.且身段儿苗条,显得亭亭玉立,丽质天资,是个天生的小美人儿。她舅舅看着这些,不由忘却了同胞姐姐的手足之情,财迷心窍,偷偷地将她卖给了芜湖县城的怡春院。

因为年龄小,虽然身在妓院,但做的主要只是些打杂跑腿的活儿。在看透了妓院的奢靡生活后,她不甘心于此,想抓住任何可以逃跑的机会。潘玉良曾试图逃跑十次,但都失败了。逃跑没用,她便选择毁容上吊,以为将自己毁容,以后便可以不用接客,没想到最后还是被抓住。被抓住后的结果就是一顿又一顿的毒打!

17岁那年,她因姿容清秀,气质脱俗,渐已芳名远播,成了芜湖地界令人瞩目的一株名花。幸好,命运无常却也最有情。那年的一次宴会上,和往常一样,她认真整理了发髻,唱了一首平常拿手的小曲:“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左潘玉良,右潘赞化

似乎是唱进了人心一样,那时候身为芜湖海关监督的潘赞化也被打动了。他想知道是谁把这样凄楚的曲子唱得这么撩动人心,后来发现是一名青楼的小小雏妓。不过,这个人和他见过的别的青楼女子不一样,软软糯糯,她的眼神里却全是一种刚毅和不屈服。

果然,这次相会让两人互生情愫。潘赞化最后竟然冒着会损害一个男人名誉的风险把她硬是给赎了出来。潘赞化没有把她只当作一个烟花女子,彼此心生爱慕,后来娶作二房,张玉良改姓为潘玉良。潘赞化安排玉良居住在上海,并为她请了教师,潘玉良开始了新生活,她如饥似渴地学习,后来又跟随画家洪野先生学画。

艺术之路


潘玉良爱画画,爱到什么程度?她并不满足于跟着画师学画,在1918年,潘玉良以素描第一名、色彩高分的成绩考进上海图画美术院(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 成为刘海粟的学生。那时候,开始学人体素描课,她完全陶醉在人体这精妙的艺术构造中,为了画好裸体, 她便跑到女生浴室去画,这种行为当然被所有女生唾弃,很多人视她为洪水猛兽。无奈,她只能对着镜子画自己。

即将毕业时,潘玉良与在欧洲游历的母校校长刘海粟不期而遇。异国重逢,她无比激动,一把抱住老校长,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眼眶里只是泪花。当下,刘校长给她写下了聘书,回国后,聘任她任上海美专绘画研究室主任兼导师。

九年异国他乡的漂泊,历尽艰辛,带着圆满和喜悦,她回国了,与潘赞化久别又重逢,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两个月后,潘玉良在上海举办的“中国第一个女画家画展”,展品两百多件,震动了中国画坛。

1932年,潘玉良举办第二次个人画展,游欧回国的刘校长亲临画展,校长在那张《浮山古刹》前停住了,他指着画对身旁围观的人说:“你们看,好一座别致有趣的古刹,可谓是淋漓逼真,惟妙惟肖,它说明了作者画画功底坚实,也表现了技巧的纯熟,意境不错。”在场观者无不赞同,可老校长话锋一转:“可是,我不喜欢也不主张这种素描,我主张借鉴西方的艺术,用以丰富和发展我国的绘画艺术......”

潘玉良受到了震动,她认真思量,自己作品缺乏个性,之后,为了充实和丰富自己的艺术营养,她走遍黄山、庐山、浮山、扬子江等地,在峰巅、峡谷、画室、课堂、河畔、林荫奋战。两年后她展出了别开生面的新作,受到了人们的赞誉。1950年,潘玉良去瑞士、意大利、希腊、比利时4国巡回画展,历时9个多月,获得了一枚比利时皇家艺术学院的艺术圣诞奖章。

春之歌大展


《春之歌》可谓潘玉良最出众的主题之一,她在其中营造了一个美丽桃源:远处薄雾缠绕的高山,近处无虑无忧的裸女,嬉戏在绽放的粉色桃林和弯弯细柳中,黄金时代世俗的热烈欢畅与东方女子柔媚细腻的躯体交相呼应,惠风和畅,湖柳婆娑,充满潘玉良浓厚的个人色彩。本展即以此为切入点,深度探讨了潘玉良自1937年至法国后四十年的创作。

《三人头像》,1940年,布本油彩,安徽博物院。

潘玉良回到巴黎后定居在蒙帕纳斯区,一个国际化的现代艺术中心。她的居所邻近著名的大茅屋画室,一所提供廉价开放工作室(ateliers libres)作为人体写生的私人艺术学院。开放工作室强烈地挑战了高等美术学院的传统艺术教育。潘玉良经常在大茅屋画室素描及绘画, 《三人头像》《友谊头像》等这些描绘各国艺术家和学生的群像很可能就是在那儿创作。群像多样的人物、姿 态、表情和构图反映潘玉良细腻的观察力以及捕捉动态人体的纯熟技巧。

潘玉良《酣梦》,布本油彩,1940年,安徽博物院藏。

《少女与红玫瑰》与《酣梦》两幅女性裸体油画是潘玉良二度赴法后,于20世纪40年代开始脱离学院派柔和用色及细腻笔触的早期实验作品。画作明显受亨利·马蒂斯(1869~1954) 20世纪20年代的宫娥作品影响,同样描绘了在华丽闺阁中双手或单手高举、侧躺在花哨坐垫上的女人。然而潘玉良的绘画依然有学院派影子,身体塑造较平滑工 整,应在休息的人物姿态稍微僵硬刻板。潘玉良要待到20世纪50年代才发展出对女性体态的自然描绘。

艺术的涅槃


潘玉良实际对很多艺术门类都有精深造诣:她在法国学过油画,又到意大利学过雕塑,回到中国又学水墨画,一生都在不停地学习。这些带着浓烈中国意味的符号,是艺术语言返璞归真的探索,也映照着一颗想念故土的心。她的画总让人感到某种毫不掩饰的情绪,她的豪放性格和艺术追求在她酣畅泼辣的笔触下和绚烂的色彩里展露无遗。

从1937年至1977年,她旅居法国40余年,始终没有加入法国国籍。期间不与任何画廊、书商签约,维持着清苦的生活和独立的人格。

潘玉良在创作中

“我在卧室画素描,常常一画就到天亮,地板上、墙上,全贴满了我的画,屋子里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有一次,四个月没有收到家信和补贴。我饿着肚子画罗马的斗兽场、画威尼斯宫,我觉 得很快乐,我从来没有那么快乐地找到自己。”她在绘画中找到了自己。而据曾到访潘玉良家的张仃回忆,“那是极旧极旧的楼,木头楼梯,一上去吱吱嘎嘎响。房子很小,拉一根铁丝,挂一块布帘子,里面可能放个马桶什么的,她在里头换衣服。楼上没有自来水,她每天要到楼下提水......”

相比生活上的孤寂凄冷,此时的潘玉良在艺术上却更见成熟。她频繁参加巴黎的沙龙展;于1945年出任留法中国艺术学会会长;1955年更是成为首位巴黎市和巴黎国立现代艺术博物馆分别收藏其作品的中国画家。

【来源:《世界博览》 世界博览杂志社(公号ID:sjblzz)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潘玉良:从雏妓到画魂,一段历经坎坷的艺术人生
画魂潘玉良,临终前,留下遗言:我有两件东西,交给潘赞化的后代
潘玉良:4年雏妓,终生不孕。她是美术上的奇女子,影视剧里的画魂,一生穷困潦倒,客死异乡,死后声名鹊起...
潘玉良:从青楼走向世界的画家,离国40年,去世后留下2件遗物
潘玉良近乎文盲,又矮又胖,为何能如此幸运一生遇4位贵人?
从雏妓到侍妾再到画家,她如何实现三级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