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基于五运六气理论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几点思考(三)

专家介绍

杜武勋教授

1961年生,籍贯山东。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主任。从事气化理论、五运六气理论研究十余年,在五运六气理论基础上,提出“五脏生克制化辨证模式”,根据患者出生、发病、就诊时五运六气影响下脏腑发病规律,并结合传统辨证论治方法,明确患者体质,分析疾病病因病机,指导临床选方用药,主编《五运六气体质辨识及选方用药指导》,分析六十甲子年出生人群体质特点,明确不同体质下患者的易病脏腑及易感病性,为病因病机的分析提供参考,以便更好的指导临床选方用药。深入研究《黄帝内经》,主编《黄帝内经运气篇天元纪·五运行·六微旨大论集注》、《黄帝内经运气篇五常政·气交变大论集注》、《黄帝内经运气篇六元正纪大论集注》、《黄帝内经运气篇至真要大论集注》、《黄帝内运气篇经遗篇集注》,对“运气九篇”进行深入探究,对于阐释五运六气的理论基础及核心内涵,推动五运六气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策略 

  
上期公众号已跟大家介绍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因病机,即“风温疫毒外袭内侵,肝强脾弱气机失利。”临床症状表现为上火风燥,中湿。基于这样的病机认识,小编和亲爱的导师(对,就是上面介绍的那枚帅哥)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策略提出了几点思考。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分期诊疗策略

本次瘟疫属于“木疫”,其特点是致病疫毒邪气性偏风热,发病后病位偏于肝(木)脾(土),在外感实邪的基础上多见肝热内动、脾失健运之症。由上文知其主要病机为“风温疫毒外袭内侵,肝强脾弱气机失利”,故其治则当为清热解毒,泻肝实脾。关于木疫的治法,《刺法论》中记载:“当刺脾之俞,次三日,可刺肝之所出也。……又或地下甲子丁酉失守其位,……其刺法一如木疫之法。”《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载“必折其郁气,资其化源,赞其运气,无使邪胜。”即木疫发作,当泻偏盛的肝气,并注意实脾。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表现及基本病机,可将其分为四期:初期、中期、危重期和缓解期。

一、初期诊疗策略

临床表现病情轻浅,仅有四肢肌肉酸痛、腹泻、乏力、干咳等表现,有或没有发热。

证型:邪客肺卫,木盛土虚证

治法:解表宣肺,疏肝健脾

用药:宜用辛凉之剂桑菊饮、银翘散、加减葳蕤汤,轻清宣透,开泄肺气。肌肉痛甚者,当予柴葛解肌汤或桂枝汤类微汗祛邪解肌;并苓术汤、白术厚朴汤、柴胡疏肝散等调和肝脾。

二、中期诊疗策略

临床表现病情加重,风温疫毒入里,肝木偏盛,肝木化火肺金被灼,出现咳嗽、咳痰、气喘、胸闷憋气、目赤、头痛、呕吐、发热等木火刑金、内热炽盛的表现。

证型气分实热,肝木化火,肝火上炎证

治法清肺泻肝

用药宜用麻杏石甘汤、清金化痰汤,泻肺胃、化痰止咳;龙胆泻肝汤、化肝煎清火解毒、清泻肝胆。若出现呕恶、腹满、脘痞、腹泻、四肢困重等脾虚湿阻见证,当以二陈汤、苓桂术甘汤、霍朴夏苓汤等健脾祛湿,芳香化浊,醒脾运湿,以堵截生痰之源。

三、危重期诊疗策略

临床表现病情危重,疫毒深入,肝热上扰,心火炽盛,出现神昏谵语、瘀点瘀斑、四肢抽搐等热闭神昏、热迫血行、热盛动风的表现,如治疗不当甚或危及生命。

证型热入营血,肝风内动证

治法镇肝熄风,清营养阴

用药宜用镇肝息风汤、羚角钩藤汤、犀角地黄汤、大定风珠、三甲复脉汤等清营凉血,滋阴熄风。

四、缓解期诊疗策略

临床表现病情趋于稳定,邪气几去,正气待复,可见气短乏力、食少懒言、口干,呕恶痞满,大便无力,便溏不爽等表现。

证型气阴两虚证

治法益气养阴

用药宜用了沙参麦门冬汤、竹叶石膏汤、四君子汤、四逆散、加味逍遥丸等益气养阴,疏肝健脾,扶助正气。若出现阳虚见证,可予理中丸、补中益气丸等适当温补中焦,因处在热病后期,当注意温阳不可助热伤津,温阳药物与滋阴药物合理搭配。

特别注意泄肝与健脾

       这点对于此次疫情的控制尤为重要

       

根据目前对患者临床症状的报道可知,与以往瘟疫有别,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热与呼吸系统症状并不突出,反而出现明显的脾湿症状,如轻度纳差、乏力、精神差、恶心呕吐、腹泻、轻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等,以及头痛、心慌、胸闷、结膜炎等肝火上炎的症状。从中医角度分析,这是“木疫”为患所致。

“假令壬午,刚柔失守,……三年大疫,……”“……又或地下甲子,丁酉失守其位,……后三年化疠,名曰木疠,其状如风疫,……”(《素问·本病论》)

指出壬年、丁年两个木运之年,若运气失常引发疫病,分别名曰“木疫”与“木疠”。虽然原文未描述其具体症状,不过根据其他条文可知其主病特点不外该疫的脏腑定位和六气定性两端。木疫(疠)应为与肝木及其所胜之脾土相关的疫病,病变脏腑在肝脾,病性以风与湿为主。病发时间为运气失常年之后的第二年或第三年,由此可知,所言“三年化疫”只是约数而巳,并非固定的预测之数。至于疫病的流行程度,还需根据天地之气失守的程度和北斗七星所指的方向来推算,即“疫至大小善恶,推疫至之年天数及太一。”(《素问·本病论》)

反观此次疫情,其症状与木疫症状基本符合,以肝木偏盛、脾虚湿盛为主要见证。而咳喘、发热等肺系疾病乃木火刑金所致,肌肉酸痛、腹泻、舌苔腻等脾胃症状乃木胜乘土,脾虚湿盛所致。所以临床在对瘟疫解表、清热、解毒、凉血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还应注重清肝泻热、健脾祛湿。还应注意:肝性条达,泄肝勿使肝郁;瘟疫性本热,祛湿勿助热。总之本病风热疫毒侵袭,肝胜脾弱,木胜乘土,木火刑金,病机特征表现为,上火风燥,中湿,纯清热解毒,清热燥湿,有伤脾胃;纯温燥湿,芳香化湿,又助热,唯二者相合,在外去风热疫毒,以解表祛邪,在内,上以清热解毒、化痰止咳,开宣肺气;在内中以化湿运湿,顾护脾胃,以防痰热瘀毒闭肺,造成内闭外脱重症乃为上策。

日常调护注意

《刺法论》有载:

“刺毕,静神七日,勿大醉歌乐,其气复散,又勿饱食,勿食生物,欲令脾实,气无滞饱,无久坐,食无太酸,无食一切生物,宜甘宜淡。”

即木性条达,泄肝不要太过。应保持良好的情志及作息,维持人体气机的正常运行。节饮食,防过饱饮食,不食用生冷及酸性食物,不久坐,适当运动,甘淡补脾,保持脾气机顺畅。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明天将继续跟大家一起分享从“五运六气角度预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展趋势”。今天分享的篇幅有些长哦,辛苦各位同道的认可与支持。希望这些诊疗建议能实实在在帮助到当前疫情的防控,在这里也向忙碌在抗疫最前线的医务人员表示深深的敬意!

口罩佩戴方法科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病机十九条
乳腺癌经验分享
李培生.《伤寒论》方治杂病论
中医各家学说复**重点
孟庆云:病机十九条解读和治要
《黄帝内经》病机十九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