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太极拳整体动作中的若干要点_太极东西南北中
太极拳整体动作中的若干要点
一、心静用意
练太极拳最重要的原则是“心静用意”,并贯串在练拳的全过程中。这就是说,在练拳时,思想要集中,用意识不断地指导动作,并且灵活地变换,使任何动作都有一定的指向,不能有顾此失彼的乱动、无根基的漂动、没目标的摆动、随着音乐的舞动。
(一)用意指导动作
练拳时,未动之前,端正姿势,呼吸自然,意想脐下小腹部位,摒除杂念,处于一种无思无虑的状态。一切安排就绪,自觉全身放松,心平气和,然后开始动作。既动之后就要全神贯注,并不断地用意识来指导每一动作的正确性,动作过程中,内部与外形的开合虚实和旋转变换,务求“上下相随,内外合一”,意想劲到,动必合法。
太极拳家把精神锻炼和肉体锻炼看作同样重要,甚至把前者看得更为重要,提出了“用意不用力”的原则,使所有动作,在意识连续贯注下轻轻运动,不使拙力,从而提高锻炼的效果。
“心静用意”就是要把全部精神用在指挥动作上去,做到“意动形随”。意不中断,动作也就不会中断,这就是用意指导动作的练法。这种练法到一定程度后,会使练习者本人感到意趣横生,使观者觉得动作柔和优美,好象“行云流水”,风吹杨柳那样自然、活泼。
初学太极拳时,由于边想边做,动作上往往顾此失彼,精神容易紧张。待动作熟练以后,思想就容易专一,心意自然会静下来,并且越练越宁静。太极拳功夫越深,练得就会越宁静。表演时,纯静专一,气势腾挪,开合有致,能把观众的情绪安定下来,专心欣赏。
(二)练太极拳多年后的内体感觉
如果能够认真做到心静用意,长年坚持练太极拳,则会使有关部位的神经都处于一定程度的兴奋状态,而其它部位的神经则都处于抑制状态,导致气血循环加速,经膜和毛细血管扩张,开始出现热感、发胀或出汗,手指肚比平时饱满。随着动作的伸缩旋转,腹腔内气流咕咕作声,进一步会出现有如蚂蚁爬行般刺痒的内体感觉,手足运动时有如以小棍拨水似地簌簌抖动的内体感觉,运动时手指肚似有无数针尖往外发射的感觉,会阴、涌泉等穴位和小腹部有震动和冲击的感觉,甚至会一度出现周身气流有似蛇行极为快速的感觉。这些畅通气血的生理现象,随着功夫的继续深化,会逐渐消失,但其后练拳的兴致更好,体内融融和和,体会到:有空松圆活的意趣,时常会感到别有一番意味。这样,练拳就成为自觉的要求了。上述种种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太极拳的呼吸练法
太极拳的“心静用意”
练太极拳如何才能心静?
练太极拳如何心静
【精髓】——用意不用力!
练太极拳不用拙力,意在行先,用意识引导动作这就是用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