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橡树 | 七夕闲话:真实的苦难和传说的甜蜜


二战史上,被战斗民族修理的“战斗民族”:苏芬战争全镜解读

一代国士孔祥熙

近代史上极为尴尬的翻页:八里桥之战

诺门坎会战全景回望:苏军和日军到底谁更厉害?

日军与苏军的战争外交:张鼓峰会战综述

中央军官学校教导总队殉国记之前传:突击群战术与胡迪尔

少为人知的朝鲜战争:由松骨峰战斗看长清之战  

少为人知的朝鲜战争:万岁军浴血白马

日苏博弈阴影下的九·一八事变

印度专题:

从第三次印巴战争,看东巴、锡金、藏南和克什米尔

中印1962年边境战事:详解克节朗河谷之战

最新:新四军往事:在皖南事变之前的叶挺军长和项英副军长。

从七七事变到偷袭珍珠港:漫谈日本民粹往事

悬系中国命运的武汉大撤退

广岛原子弹事件75年:由李梅火攻到原子弹爆炸

最新:告别八十年代:我们的排球女将

         告别八十年代:追忆1979年流行歌曲与影视的点滴

         告别八十年代:黄植诚起义

上期:日本投降,从8月15日到9月3日

八一三纪念日:向上海的那段史诗般的战史鞠躬

忘却他们,于心何忍:从《八佰》谈起淞沪会战

详说电影《八佰》之外的四行仓库之战

淞沪会战:川军出川,赴国难,打国仗

题记:每日都在说抗战,今天七夕,且以相对轻松的文字,遥祝网络彼端的诸君、诸友,七夕,顺心。

八月,深夜,在西安、河南等商周、秦汉的古中国地区,仰望天象,即可发现织女星向西滑落,而牛郎星则渐渐升上天顶……

这般美轮美奂的天文景象,就是传说千年的牵牛星追逐织女星的牛郎织女故事的天文素材之一。

牛郎织女故事,可以说是几乎每个华人的童年记忆。

那时,几乎每家每户,总有一个慈祥而多事的老人或长辈,摇着蒲扇,为哄孩子睡觉,而语重心长地讲述了着一个故事。

从前,一个牧牛的男人爱上一个在河里洗澡的女人,而后,两人过上男耕女织、生儿育女的田园生活。

可惜,好景不长,他们被强大恶势力妒恨、逼压,织女为天帝派神将掠走。

而后,就是反抗。

爱牛瞬间神化,一番感天动地的表白,动员了本来懦弱的男人手起刀落,杀死爱牛,剥下牛皮,披在身上,顿时两肋生风,跃跃欲飞……

于是,他不慌不忙挑起两个竹筐,装上两个孩子。

在满地牛血的地上一顿脚,飞天……

说到这里,如在户外,那位慈祥而多事的老人或长辈总会举起蒲扇,遥指天宇,谆谆教导:

看吧,那一道银光闪闪的河,就是银河。

每年的七夕,总有成千上万的喜鹊飞去为他们搭桥,让他们一年一会。

老人或长辈说完,总会若有所思着一声叹息,全然也不会想到听者年幼,会将故事听得入迷,深信不疑。

实不知诸君童年如何相信,反正我在童年,听故事、看电影都是全神贯注,无不是深信不疑成年人的一言一语。

何况,牛郎织女真的还有电影《天仙配》的影像、唱词佐证。

记得最初看到电影里的牛郎织女又唱又跳地炫着黑白分明的恩爱的时候,我确认牛郎织女故事和《小兵张嘎》、《闪闪的红星》故事一样,眼见为实,不得不信。

非信不可。

当年,这些故事听得多了,谁要给我科学说明牛郎织女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把自由恋爱的典型,就像说小兵张嘎打的不是鬼子,说李双江的小小竹排江中游唱得难听一样……

这显然都是很难让那年仅有六、七、八、九、十岁的我难以相信的事情。

当然,后来认认真真地过了这个岁数,再读上几年书,跑了几趟江湖,偶尔独处冥想回望这段往事,每每环顾四周,背心居然嗖嗖发凉。

童年确实纯真。

原来,那些年我亲眼目睹,并且为此感动得一塌糊涂的很多真实的故事,居然都是假的。

牛郎织女的传说,就是一个典型。

南北朝以降至唐宋以后,各代文人骚客开了美颜,为牛郎织女讴歌的诗词文章不算,真正最早的牛郎织女传说,可能几分戏谑,几分苦涩。

牛郎、织女,一眼可见,这是职业称呼而非人名。

远古祭祀典礼,养牛和牵牛上祭祀台的壮丁,便是牛郎。

而每日枯坐绣房服役劳作的职业性织绣的女子,即机杼女工,则是织女。

纵算历代秀才腐儒们在传说里,将织女升格为天帝的或女儿、或孙女、或侄女等等,实际上历史最真实的牛郎、织女,确属社会最底层的半奴半工的职业。

古代中国在先秦至秦汉之间,有着七月流火,八月未央,九月授衣一说。

七月流火和九月授衣都好理解,唯有未央,是古人基于神鬼信仰,而对无灾无祸,平安喜乐,长寿平安的人生、事业的一种永恒憧憬。

未央,是理想,亦是幻像。

八月,为了未央,也为九月授衣,机杼女工飞针走线,为家人、人生、婚嫁乞运,同时,在《礼记·月令》记载的八月,更是到了循行牺牲的时节。

所谓,牺牲,即古代祭祀用的“牛羊全体者也”。

专供祭祀用的牛羊需要选择纯色,完整的个体,所谓纯色,为牺,所谓完整,为牲。

祭祀大殿所需要的牺牲的指标要求非常严格。

牺牲从饲养到选拔,所选牛羊不能有杂色,不能有伤痕。否则,后果相当沉重。

在古中国祭祀文化里面,牵牛一词,既可为牵牛壮丁,也可为祭祀所用的牛与壮丁。

如果祭祀典礼上的牺牲稍微出格,为不至于耽误吉时,牵牛壮丁必须为此负责、受罚。

在血淋淋的祭祀台上,很多牛郎在祭祀之时稍微不慎,就很有可能陪同牺牲而牺牲了。

——后来牛郎织女传说流传各地的很多版本,都有牛郎杀牛取皮这一血腥桥段,这大致就是祭祀牺牲的往事在传说里留下的痕迹。

无疑,从他们的工作强度和性质来看,作为社会最底层的半奴半工的群体,牛郎们与织女们的这一生,辛苦劳作,压力极大,可谓如履薄冰,生不如死。

要让他们无怨无悔地在苦难中温驯地工作下去,生活下去,这是古代的王与巫师们最为本分的职业内核。

他们当然知道怎么驯化、熏陶他们。

于是,不动声色间,牛郎织女飞天成神的传说开始四面扩散……

——鉴于牛郎织女传说有着明显的东皇太一的天帝的角色,可以说牛郎织女的传说大致在战国至两汉期间,长江流域的楚文化渐入中原的时代,逐渐成型。

在牛郎织女故事里,他们作为社会底层之所以能够飞天成神,对应了天上星宿,这既是中国古代农耕文化背景下,古人的星辰崇拜,将星宿神格化与人格化的结果;也侧射了现实生活里因为牛郎和织女从业者众,为王与巫师们对这个群体的稳定的非常重视的结果。

王与巫师稍微示意,腐儒文人穷极无聊自然心领神会。

于是,他们将文字排列为匍匐的姿态,在底层半奴半工的苦难人群里找出牛郎与织女,扯出柔情似水的场面,一番梳妆打扮,在古典传说里蛇形走位。

就此眼花缭乱爬出一段岁月静好的传说,对文人而言,当然不难。

爬着,爬着,历朝历代更有层出不穷的腐儒文人添油加醋。

天长日久,牛郎织女彻底转入岁月静好的甜蜜视角,光环炫目,爱情美丽,遮挡本来苦难深重的岁月,编成一篇后人无限憧憬的敦煌盛景:

蜜影舞动,星光璀璨,月影婀娜,桂香窗扉。

原来都是幻像。

不过,传统文化千年以降,确实非常潜移默化、循循善诱地帮助了几乎每一个底层民众都养成了一个尤其需要美好传说的生活习惯。美丽传说不可或缺。

大致,牛郎织女就应该是这样的一个美丽的传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织女牵牛会佳期
牛郎织女长得丑 l 汪金友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芝士 | 牛郎和织女之间到底发生了些什么?
七夕节的传说
打倒牛郎内个流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