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腹泻(泄泻)--病因篇
病因篇
一,感受外邪
寒湿暑热均能引起腹泻,尤以湿常见。脾喜燥恶湿,故湿邪最易侵犯脾胃,导致运化失常,引起泄泻。寒暑也能直接损伤脾胃,使其功能障碍,以致清浊不分,升降失常,引起泄泻。但是泄泻均与湿邪有关,故有所谓“无湿不成泻,是泻虽有风寒热湿之不同,未有不源于湿者”的说法。
《素问*举痛论》:“寒气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
《明医杂谈著》:“夏秋之间,湿热大行,暴注水泻”。
《灵枢*师传》:“胃中寒则腹胀,肠中寒则肠鸣飧泄,胃中寒,肠中热,则胀而且泄”。
二,饮食不慎
如饱食过量,宿食停滞不能运化,恣食生冷,多饮寒凉者。嗜食腥脍及误食不洁之物,皆能损伤脾胃,使其运化功能发生障碍,而成泄泻。
《时病论*食泻》:“食泻者,即胃泻也,缘于脾为湿困,不能健运,阳明胃腑,失其消化,是以食积太仓,遂成便泻”。
《景岳全书》:“饮食不洁,起居不时以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化,致合污下降,而泻痢作矣”。
《丹溪心法》:“伤食泻因饮食过多,有伤脾气,遂成泄泻。”
三,脾胃虚寒
脾胃是腐蚀水谷,运化精微的脏器,而脾的运化动能全赖于阳气的充足,如果劳倦内伤或泄或泄泻反复发作,导致脾阳不足,不能腐蚀水谷,运化精微,使水谷停滞,清浊不分,水液糟粕混杂而下,因而发生泄泻。
泄泻的总病机为:脾虚湿盛,外因与湿邪关系最大,内因与脾虚关系最为密切,故有“泄泻
之本,无不由于脾胃”的说法。
所以不论外感,,饮食,情志,肾虚引起的泄泻,其根本离不开脾胃。
《景岳全书*泄泻》:“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盖胃为水谷之海,而脾主运化,使脾健胃和,则水谷腐熟而化气生血,以行营卫。若饮食失节,起居不时,以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化,乃致合污下降而泻痢作矣。”
四,情志失调 肝木乘脾
恼努伤肝,忧思伤脾,肝气横逆,脾胃失制,运化失常,固而发生泄泻。
张三锡在《医学准绳》中说:“忿努伤肝,木邪克土,皆令泄泻。”
张景岳说:“凡遇怒气便作泄泻,必先以怒时挟食,致伤脾胃,故但有所犯,即随触而发,此肝脾二脏之病也,盖以肝木克土,脾气受伤而然。”
《素问*举痛论》:“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
五,肾阳不足,命门火衰
久病或泄泻早日久不愈,又能损伤肾阳,肾阳又称“元阳”“真阳”,与全身阳气有密切的
关系。肾阳不足,脾阳亦微,就能引起泄泻。故《景岳全书》说:“肾为胃之关,开窍于二阴。所以二便之开合皆肾脏所主之,今肾中阳气不足则命门火衰,而阴寒极盛之时,则令人洞泄不止也。”
《临证指南医案》:“晨泄渍在肾。”总而言之,肾阳升发不足,肾气虚弱,是导致气机紊乱、
“胃关”大开的根源。所以我们可以形象地说,此时的腹泻(肾泄),着实是在“泄肾气”。
《灯证治裁*论肾泄》:“肾中真阳虚而泄泻者,每于五更时,或于天将明,即洞泄数次,此
由丹田不暖,所以尾闾不固,或先肠鸣,或脐下痛,或暂愈复作,此为肾泄。盖肾为胃关,二
便开闭皆肾脏所主。今肾阳衰,则阴寒盛,故于五更后,阳气未复,即洞泄难忍。
泄证,有湿泄、濡泄、风泄、寒泄、暑泄、火泄、热泄、虚泄、滑泄、飧泄、酒泄、痰泄、食泄、积泄、脾泄、肾泄、晨泄、暴泄、久泄、洞泄。(《医学入门》)
按∶泄泻二字,取义有轻重,非一证而无分别也。据书有云泄者,有云泻者,有云泄泻者。愚
谓∶粪出少而势缓者为泄,漏泄之谓也;粪大出而势直下不阻者为泻,倾泻之谓也。(《医旨绪余》)
泄者,大便溏薄;泻者,大便直下,略分轻重,总属脾虚。(《证治汇补》)
暴注下迫,食不及化,是无水也;溏泄日久,止发无恒,是无火也。(王太仆)
泻黄腹痛者,湿也;泻白腹痛者,寒也;痛一阵泻一阵,泻后涩滞者,火也;痛一阵泻一阵,
泻后痛减者,食也;腹中胀痛,泻不减者,肝气也;腹中绞痛,暴泻烦渴者,霍乱也;腹中绞
痛,下无休时,去如蟹渤者,气食交并也;腹中隐痛,下如稠饮者,痰也。
○冷泻,譬之盐,见火则凝,冷则复消;热泻,譬之水,寒则凝结成冰,热则复化为水。(戴复庵)
暴泄,肛门迸迫,属火化;暴泄,肛门不禁,属阴寒;久泄,肛门不禁,属阳虚。(张路玉)
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是如何认识溃疡性结肠炎病因病机的?
张景岳“从肾论治脾胃病”之四:“泄泻”从肾论治
湿寒病
《内经》泄泻之探析及演绎.pdf
泄泻之五脏论治
秋季养生面面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