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财政部明确发文:不得使用劳务派遣!这种恶心制度真的会退出历史舞台吗?

在中国,劳务派遣作为一种灵活用工方式,已经在各行各业广泛使用。无论是在外企、国企还是政府部门,都可以看到大量的派遣工人的身影
按照劳务派遣的定义,派遣公司是劳务派遣工人的正式雇主,但派遣工人在使用企业工作。这种三方劳动关系表面上可以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的灵活配置,但在实际操作中,劳务派遣存在着诸多问题:

  1. 权益保障不足
派遣工与正式员工从事几乎相同的工作,但在工资福利等方面常常处于不平等地位。根据统计,派遣工的平均工资只有正式工的60%左右,也无法享受企业提供的绩效奖金、年终奖等福利待遇。此外,派遣工也面临更高的被裁员风险。

  1. 社会保险缴纳不规范
有些派遣公司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在为派遣工缴纳社会保险方面存在偷逃漏缴的问题。据调查,全国派遣工享受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的比例均不到30%。

  1. 安全生产意识淡薄
派遣公司和接受派遣的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的责任划分不明确,导致对派遣工的安全培训和保护不够。

  1. 难以实现职业发展
派遣工流动性大,较难通过内部晋升实现职业发展。长期从事派遣工作也使他们积累的工作经验难以转化为高级技能。
据相关调查,超过80%的劳务派遣工人希望转为正式员工。可见,劳务派遣确实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财政部发文禁止政府采购中使用劳务派遣
面对劳务派遣问题的凸显,财政部于2022年底发布了一份明确的规定:政府采购中不得使用劳务派遣。
《关于推进2023年政府购买服务改革的重点工作》中明确指出,政府购买服务不得以变相用工的方式招聘人员或使用劳务派遣这一规定出台后,各地财政部门也纷纷配合贯彻执行。
这一规定的背景在于,长期以来,劳务派遣在政府系统中被大量滥用。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名义,实际上变相开展招聘,并通过劳务派遣的方式使用这些“购买岗位”人员。这既增加了政府的人事管理风险,也没有增加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
因此,财政部发文明确禁止了这一变相用工的做法,体现了规范政府采购、解决政府系统变相用工问题的决心。

劳务派遣还能存在多久?
财政部的举措表明,政府已经明确态度,不再支持政府系统使用劳务派遣的做法。那么,这一规定是否预示着劳务派遣作为一种用工方式,其日子不长久了呢?

专家观点一:劳务派遣已走到尽头,会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1. 政策红线已划清,政府系统不再需要大量派遣工
财政部的文件标志着政府部门在用工方式上的重大转变。可以预见,未来政府系统将不再需要大量的派遣工人,劳务派遣在这一重要用工领域的市场会急速收缩。
  1. 企业也面临使用派遣工的压力
在政府明确态度后,社会各界对劳务派遣问题的关注也会提升。企业为维护形象,也会面临减少使用派遣工的压力。劳务派遣企业的生存空间将被进一步压缩。
  1. 劳动者将更倾向于正式就业
在获取平等权益的要求强烈的今天,劳务派遣的种种不合理之处将使更多劳动者产生反感,转而选择正式就业。这也将从劳动供给方面打击派遣行业。

专家观点二:劳务派遣仍将在企业中发挥作用
  1. 企业仍需一定程度的人力资源灵活配置
劳务派遣可以为企业提供裁员成本低、人力调配灵活的用工方式。在业务波动较大的企业,仍然需要适量的派遣工人。若彻底禁止,可能会增加企业运营成本。可以尝试通过众包平台将一些业务外包给自由职业者。
  1. 完善法规更重要,而非简单禁止
针对派遣工权益保障不足等问题,仅靠简单禁止派遣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更重要的是建立健全法规,明确派遣公司和使用企业的责任,严格监管,切实保障派遣工合法权益。
  1. 为弱势群体提供就业机会
如残疾人、低学历劳动者等就业困难群体,劳务派遣为他们提供了较为便捷的就业机会。适度保留灵活用工对社会包容性也有一定帮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劳务派遣制度
你是劳务派遣吗 你工作了多少年 你待遇和同工相差多少
轩讲:“临时工”们,也愿你们节日快乐!
看意外伤害险如何榨干劳务工的血汗
浅谈劳务派遣、劳务外包现象,你中招了吗?
近日,财政部发文,禁止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使用劳务派遣人员 国有企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