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50/杨炯·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从军行是乐府旧题,多述军旅苦辛之词。东汉末王粲随曹操征张鲁和孙权,曾作《从军行》五首以美其事,但并未具体展示战斗生活。杨炯这首五律,仅仅四十个字,不仅充分渲染了战争的环境气氛,而且深入抒写了书生投笔从戎的思想感情和边塞的战斗生活。在《从军行》这一旧题乐府诗中,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首联交代从军的背景和动机。“烽火”是古代边防报警的信号,“西京”指长安。诗人用“烽火”这一战争特有的形象化景物,渲染了边境战争的气氛。“烽火”光照长安,具体地展示了军情的紧急。首句五个字,显得形象鲜明生动。在这样的背景下,有着爱国热情的书生,心中当然不能平静。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书生决心投笔从戎,参加战斗。一个“自”字充分表现了人物的爱国激情,深刻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反映了保卫边疆的战争必然受到人民响应的情景。

颔联写出征。牙璋,犹虎符,兵符,是皇帝调兵的符信,用玉琢成牙齿形的凹凸两块,分别由皇帝和主将掌管,需要调兵时,两块相合无误方可发兵。此处乃修辞借代用法,代指皇家军队。凤阙是皇宫的代称。上句不直接说军队离开京城,而说“牙璋辞凤阙”,不仅形象地展示了出征的场面的庄严隆重,而且还表明这是皇帝派出的军队,负着崇高的使命。下句写出征将士神速地到达前线,并把敌人要塞重重包围。称唐军为“铁骑”,形象地表示这是一支所向披靡、无敌不摧的钢铁军队。“龙城”则是汉代匈奴的名城,后泛指敌人要塞。一个“绕”字形象地写出了唐军包围敌人要塞的军事态势。这里,诗人省略了许多笔墨,试想,将士们出征,必然有许多内容可写,如告别亲人的场面,路上行军的场面等等,但诗人都没有描写,而是只选择出京和包围敌塞两个最有代表性的典型场景作集中而形象的描写,这种跳跃式的结构,收到了言简意赅的极好艺术效果,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余地。

颈联写激烈战斗。诗人并没有正面描写作战双方的厮杀,而是通过景物描写来烘托战争的氛围。上句“雪暗凋旗画”,从视觉形象描写漫天大雪使旗帜上的彩画暗淡失色,下句“风多杂鼓声”,从听觉形象描写呼啸狂风与进军的鼓声交杂发响,两句诗既写得有声有色,又巧妙地用军队特有的“旗”和“鼓”的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战士们在军旗指挥和鼓声激励下,冒着大风雪同敌人博斗的景象,这与直接描绘厮杀场面相比,显得非常含蓄,也要深刻得多。

尾联直接抒发报效祖国的思想感情。百夫长,统率百人的卒长,泛指低级军官。书生认为宁愿作一个低级军官,驰骋沙场,保卫边疆,也比做一个在书斋里吟诗作赋书生强。反映了初唐知识分子要求为国立功的战斗精神。

本诗是唐代最早的著名边塞征战诗。杨炯在《王勃集序》中对当时“骨气都尽,刚健不闻”的“绮碎”诗风很不满,对王勃改革淫靡诗风的创作实践评价很高。本诗是杨炯的代表作,写得气势轩昂慷概,风格雄浑刚健,这正是杨炯有意识地改革当时诗风的创作实践。全诗格律严整,除首联外,有三联对仗,颔联还有句中对:“牙璋”对“凤阙”,“铁骑”对“龙城”。严整的平仄和对仗,并未束缚全诗一往无前的气势,却增强了完美的节奏感。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卷四云:“盈川近体,虽神俊输王,而整肃浑雄。究其体裁,实为正始。”对本诗来说,其评价是完全正确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他自认比王勃有才,写下初唐最出名的边塞诗,读来热而血沸腾
醉读诗词之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最美唐诗:《从军行》
杨炯一首《从军行》,爱国豪情照古今,连李白也要略输一筹!
杨炯●从军行 - 诗词理论 - 国学论坛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