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抗战胜利后的湖南衡阳,饥民遍地,不过当地有个教会救了不少人

在湖南,1946年4-7月,饥荒遍及全省。饥民们始则挖草根、剥树皮为食,继以“观音土”充饥。截至8月,湖南饥荒祸及400万人,仅衡阳地区就饿死9万余人。本组照片拍摄于1946年5月,真实再现了衡阳地区的灾情。不过,当地的教会和寺庙在这场旱灾中救了不少人。

1946年5月,湖南衡阳。衡阳是二战被日军毁灭的城市,战后又发生旱灾,饥民遍地。这是当地教会在为饥民施粥。

这是衡阳乡村的水稻田,这些地方本来是鱼米之乡,但发生了严重的旱灾,连续九个月滴雨不下,稻田一片荒芜。

这是当地寺庙为饥民儿童提供斋饭的场景。

这是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湖南分署衡阳第四粥厂。

这是已经运抵衡阳粮库的救济面粉和大米。

这是战争中失去父母后的孤儿,他们正在领取政府发放的食品和救济。

这个衡阳女孩因饥荒差一点饿死,她在送往医院六天后获救,这是和修女一起合影,他脸上露出笑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照片:1946年5月衡阳
稗官野记
老照片:回顾1946年代衡阳饥荒
老照片:1946年的湖南饥荒
明万历末年饥荒中的食人惨剧 竟公开摆摊贩卖人肉
1300万人死亡,一场把清朝拉入坟墓的大饥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