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武昌起义后仅丢失一座城,仍掌握70万军队的清朝为什么愿意退位

#头条创作挑战赛#严格来说,武昌起义之后,清朝朝廷是不情不愿地被迫退位,盖章时候甚至都没有盖上具备官方效力的玉玺,而是只盖了隆裕太后的私人印章,颇有不甘心之意。

隆裕太后的私章,岂可与朝廷的玉玺等同效果?

清王朝之所以听从劝告“愿意退位”,能做到“从善如流”,从表面上看,有以下几个重要原因:

袁世凯态度的急剧转变:

袁世凯从坚持南北谈判,到突然转变了风向,改为对清朝朝廷的软性逼迫,这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的态度,虽然借口说革命党很强大、他实在没办法对付等等。其实理由很勉强,站不住脚。

当然了,他自己其实也是想在两方之间渔利,隆裕太后自己也清楚袁世凯心里打的小九九,但是也拿他没办法。

袁世凯刚开始也不愿意当这个“吃完饭后就砸锅”的恶人,他毕竟还想着再稳定一下。但当时的局势变动之大之快,已经出乎他的意料和控制了!这才是他心理的真实动向。

袁世凯

形势变化,各省响应之快,已经给他一种压不下去的感觉,简直是“按下葫芦浮起瓢”。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南北和谈的僵局,都使他认为已不合适再这样拖下去了。

而此时南方革命党又给他增加筹码了,带给他风声:能逼迫清廷下台者,就可以把临时大总统让给此人,并能成为正式总统。这话看似是宣告天下,其实就是对他一个人说的。

这就是透露了一个信号:革命党们愿意向他服软!因此时机已经成熟,于是袁世凯也不必再装下去了,直接可以对隆裕那样的软弱妇人摊牌了。

整体形势的快速变化超过了自己的想象,外加筹码也随之增加,也就是说:逼宫的好处远大于坏处了!

这就如同一个隐藏很深的渣男,终于对软弱无能的妇人露出了真面目。

其实袁本人的选择,也有点无奈,再硬撑下去对清廷而言,自然是可以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但是要按住南方的革命怒火,那就必须动用袁本人的北洋军力量,一定会消耗北洋军自己大量的兵力,伤亡很大,这种赔本买卖,精明过人的袁世凯肯定不干。

袁世凯的北洋新军,战斗力很强

这就是“为他人作嫁衣裳”,自己的精锐嫡系,还要留着干大事呢,可不能就在这里无谓地损耗了。

清王朝自身虚弱不堪

财政空虚:大清的内务府已拿不出白银可以支持军队了,多余的钱都用来养袁世凯的北洋军了,甲午赔款刚过十多年,向列强银行的贷款还在还呢,八国联军的庚子赔款也还在赔呢。

国库没钱,赈灾、修路、打仗都无从谈起,清末时候的变法革新,有一条就是重建新军,原本清朝廷打算建设三十六个镇的新军,一个镇,差不多就是等同于一个师,然而直到辛亥革命爆发,也没能完全满额。

没钱就没法办事,何况这还不是被卡壳的一道关卡,有了资金还需要组织转换成软实力,以便输出成战斗力。而清末朝廷那种虚弱的动员组织能力,即便有了钱,也是上下贪污,转换效率极差,根本动员不起来。

组织乏力:不仅财力匮乏,整体上的组织动员能力也已经是有心无力。就拿清廷当成支柱的新军来说,且不说这批新军是否已经接受了新思潮,被革命党高度渗透,即便数量上也没做到满打满算的全额,更何况还要对这帮人的“思想教育”,要他们“忠于朝廷”。

在组织管控上,甚至比不上几十年前曾国藩对湘军的管控。当官的尸位素餐,当兵的浑浑噩噩,有点新思想和见识的人早已看透局势,天下早已离心,大家都在等着大清停止运营的钟声何时响起。

隆裕太后已经掌控不住局势

至于北洋军,早就是袁世凯的掌中宝,清廷根本指挥不动。

此时的清朝朝廷如同一座松散垮塌的旧房子,要不要再踹一脚,都无所谓了。

对外战争接连失败,朝廷威严扫地

两次鸦片战争败了,割地赔款换条约,这些老百姓都看到了。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军沿着大清的海岸线绕了一圈,居然毫无阻挡,大清早已是有海无防,沿岸那些炮台更是不堪一击,英国军舰能从广州一路开到天津口岸。

第二次鸦片战争,几千人的英法联军居然能毫不费力登陆京畿附近,甚至打到了京城郊外,连皇家园林都被攻占。吓得皇帝声称“避暑”直接逃到了承德,都十月十一月了,避哪门子暑?当老百姓傻啊?

太平天国风起云涌,满清的八旗贵族兵只会遛鸟逛街,早就没了战斗力,好容易剩下个曾格林沁能指挥一批骑兵,先被英法联军暴揍,后来又被捻军砍死,八旗骑兵至此再无战斗力。

要不是曾国藩、李鸿章这些汉族地方士绅崛起,太平天国运动,差不多就已经掀翻了清朝。

中法战争,马尾海战明明有优势,一道“不得先开炮、违者虽胜亦斩”的荒唐命令葬送福建水师。陆战更荒唐,明明镇南关打了胜仗,居然还要和对方签合约,堪比澶渊之盟的停战条约,给能征善战的湘军淮军主战派一桶冷水。

打胜了居然按平局算,那打败了怎么办?

很快应验了,甲午战争败得更荒谬,过去两次鸦片战争如果只是挨耳光,那甲午战败几乎就是伤筋动骨,赔款从几百万飙升到两亿白银,地盘丢得更多,更让列国和百姓看出了朝廷的虚弱和无能。

八国联军入侵路线

几年后八国联军一来,太后干脆逃到了西安,十几万精锐清军不战而逃,被缴获的军用仓库里新式枪炮就没拆封,数百门各式火炮,数万把毛瑟枪和来复枪,对付八国联军绰绰有余。真是武器不如人?是体制、士气、人力的全面崩塌。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可以说清朝朝廷的脸面丢尽了,这样一个毫无武力尊严的朝廷,在百姓心里已经跌到了谷底,没有了权威威望,朝廷的命令已无人遵从,东南互保、武昌新军,这些都是迟早的。

清末“时局图”

如果说大秦王朝的覆灭,是因为过度动员导致劳民伤财疲惫不堪,造成的天下离心。那么清朝覆灭,则是因为毫无作为,不敢动员,生怕被动员起来汉族集团趁机把持,宁可在一次次挨打中,慢性自杀。结果被百姓唾弃,成为了扶不起的朝廷。

当时代浪潮已势不可挡,立宪成了上下的呼声时,如果清廷逆势镇压,就是在告诉全国百姓,大清对立宪并无兴趣,还想搞那套封建统治,那后面只会导致一波接一波的革命浪潮,是没法扑灭的,出兵压制一两次根本没用。

在这个位置上,不管换成谁,即便硬着头皮准备动武,但是袁的部队皇族们也指挥不动。而清廷又拿不出钱来另外组织一支新军去对付革命党,当然,可以发动满洲贵族自掏腰包用私房钱挣扎一下,看看那些老爷们谁又愿意出钱?明朝末年文官集团门不愿出钱,清末皇族们也是一样!

顶多也就能拿出100万——300万之间的白银,临阵磨枪募集出5000——15000人的新军队,但要知道就在五十年前对付太平天国的湘军可是有十多万人。而目前北洋是六七万人,就算拿私房钱再加一两万军队也没有什么胜算,而且袁世凯也很“消极”,这点兵力基本是杯水车薪。

怕失去主动退位的优待条件:

如果退位后皇族们都会被咔嚓了,那就是没退路的背水一战,如同沙皇俄国一样。但是如果有优厚的退路,满族贵族们基本上就是嚷嚷几句不同意,真要让他们玩命去跟革命党干仗,没一个敢去。

清末“保路运动”,间接导致了武昌起义

君主立宪,本质不就是为了让出权力从而保住部分利益吗?清政府之前本身就在搞立宪,只不过既想得到权力又想保住利益,从而迫于压力不甘心弄了个皇族内阁而已,可现在如果再出兵动武,这谎言就戳穿了。

冒着彻底撕破脸的风险去镇压,还不一定能成功,到时候对方只怕就没那么好说话了。

如果认怂,有优厚的退路,这时候谁都知道该怎么选。

但如果垂死挣扎失败,就会失去以下优待:

优待条款

一大清皇帝辞位之后,“尊号仍存不废”。

中华民国以“待各外国君主之礼”相待。

二大清皇帝辞位之后,岁用四百万两,俟改铸新币后,改为四百万元,此款由中华民国拨用。

三大清皇帝辞位之后,“暂居宫禁”,日后移居颐和园,侍卫人等,照常留用。

四大清皇帝辞位之后,其宗庙、陵寝,永远奉祀,由中华民国酌设卫兵,妥慎保护。

五德宗陵寝未完工程,如制妥修,其奉安典礼,仍如旧制。所有实用经费,并由中华民国支出。

六以前宫内所用各项执事人员,可照常留用,惟以后不得再招阉人。

七大清皇帝辞位之后,其“原有之私产,由中华民国特别保护”。

八原有之禁卫军,归中华民国陆军部编制,额数俸饷,仍如其旧。

清皇族待遇之条件:

一“清王公世爵,概仍其旧”。

二清皇族对于中华民国国家之公权及私权,与国民同等。

三“清皇族私产,一体保护”。

四“清皇族免当兵之义务”。

满、蒙、回、藏各族待遇之条件

一与汉人平等。

二“保护其私有财产”。

三“王公世爵,概仍其旧”。

四王公中有生计过艰者,设法代筹生计。

五先筹八旗生计,于未筹定之前,“八旗兵弁俸饷”仍旧支放。

六从前营业居住等限制,一律蠲除,各州县听其自由入籍。

七满、蒙、回、藏原有之宗教,听其自由信仰。

八旗老爷们这个时候就是为了活着好好享受,一个个谁还敢跃马横枪?这些王公世爵没有谁愿意放弃这些优待条件,而冒着风险继续扛下去。

这个协议是压死骆驼的稻草,就是分化瓦解的阳谋,这时候隆裕的处境更加被孤立,即使想反抗也没旁人支持——孤儿寡母,颇为凄凉,只有认账。

深层原因:

而深层次原因,则在于清王朝已经失去了人心。不仅失去了民心,更失去了军心,已经是孤家寡人了。

失去了民心就造成了天下离心,大家都坐看着没人出力,即便清廷手里还有70万大军,也基本上无济于事。

失去人心也就意味着已经失去了对政局的掌控。当初一个看法已经深入人心,那就是:枪杆子里出政权。

政权是要由枪杆子支撑,这固然不错,但问题是,这不意味着袁世凯的集团掌握了北洋新军,就等于控制了清廷。

枪杆子里出政权,但是枪杆子并不就等于政权,人心和组织力以及威望都是必不可少的选项。政治是不同势力之间的竞争、合作、妥协、制衡,军事集团只是诸多势力的一个筹码而已。

有了绝对军事实力也并不意味着控制了政权。比如曹操迎立汉献帝以后,并不能完全掌握住汉廷。

而清廷之所以走向末路,不止是因为失去了军权,而是失去了几乎所有满人集团以外势力的支持。

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宣统三年的皇族内阁。

皇族内阁几乎都由满清贵族组成,看似清一色,实现了思想上、组织上、人员上、政治上的统一,满清贵族的力量空前强大,但是实际,也意味着满清贵族与其他派系之间失去了一起对话、合作的基础,以至于连吸纳其他势力人员进入内阁的自信都没有了。

搞一个皇族内阁,等于自己既当运动员。同时又当裁判,拿金牌还拿银牌都由自己说了算了,这还谈何公道?

局势风雨飘摇之际,上下士绅和百姓都翘首以待,希望朝廷拿出点诚意出来,多少还能挽回不怎么多的人心,谁知道,扯了半天居然弄出个皇族内阁来忽悠大家?

不讲武德到了这种程度,内阁里过半数都是皇族,忽悠到这个份上,那好吧,大清朝自己猜拳慢慢玩吧,仅剩的民心和信用也没有了。

而这样的皇族内阁,实际上也是无法控制清政府庞大的官僚机构的。摄政王载沣以下,其实只是一群孤家寡人而已。

当武昌起义爆发,清廷发现,这个皇族根本管不住事情,实际上等于这个帝国已经瘫痪了,失去了中枢神经。全国各地那些宣布独立的省份,其实不一定真心站在革命党这一边,但肯定也不会站在满清贵族集团这一边。

皇族内阁没别的出路,只有垮台。

皇族内阁垮台之后,袁世凯组阁,随即直接剥夺了摄政王载沣的权力。载沣不再成为摄政王之日起,清廷实际就是以袁世凯为首的外臣说了算的事情。清廷的话事权,已经完全由袁世凯掌控。

袁世凯基本取代了皇族内阁

而内廷的核心,只剩下了孤儿寡妇——6岁的小皇帝溥仪与毫无主见的太后隆裕。

内阁的权力完全置于皇权之上,大清内廷就实际上置于内阁的摆布之下了。这时,可能内廷的太后能说得上话的,只剩下了负责皇室服务而毫无军政大权的内务府了。内务府可能也算是太后的心理安慰与支持。

但内务府的满清大臣似乎也已经放弃了大清,要么称病,要么自请解职,全撂了挑子。

毕竟这时候清帝已经没有希望了,连它的安保工作也都在大清护卫--太保徐世昌的身上。等到内阁提议清室退位的时候,徐世昌第一个支持。这时候清王朝还有什么指望?

当然也有人认为,退位交出政权的从来就不是清政府,而仅仅是清朝廷。而清政府从来没有交出政权,它只是改了个名字,继续以民国政府的名义统治中国,无非是一种双方的无奈妥协。但是匾额既然换了,意味着和倒台没什么区别,只不过辛亥革命不彻底而已。

辛亥革命前夕的清政府内阁,组成情况如下:

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署理外务大臣胡惟德、民政大臣赵秉钧、署理度支大臣绍英、学务大臣唐景崇、陆军大臣王士珍、署理海军大臣谭学衡、司法大臣沈家本、署理农工商大臣熙彦、邮传大臣杨士琦、理藩大臣达寿。

而这些人中,除了几位满人贵族之外,其余几乎都在清帝退位后留在民国政府。后来的民国政府,或者按照通俗说,叫它北洋政府,其实只是清政府改组后引入了部分南方派系成员而已。

只不过皇帝这个称谓已经就此退出了历史舞台,而清王朝,不管情不情愿,也由此寿终正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末新政 变革中的突然死亡
辛亥110年,未完成的革命
辛亥革命中,若没有袁世凯的话,革命党能推翻清朝吗?
【你懂得·辛亥记事】9、颠覆传统宣传的武昌起义始末
良弼:清王朝的最后一匹“良驹”
一言难尽袁世凯:从大清忠臣到民国大总统(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