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养生有道,食疗有方——重新发现中医营养学


  《千金翼方.卷十二.养性.养老食疗第四》:论曰:卫汎称,扁鹊云:安身之本必须于食,救急之道惟在于药。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全生,不明药性者不能以除病。故食能排邪而安脏腑,药能恬神养性,以资四气。故为人子者不可不知此二事。是故君父有疾,期先命食以疗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故孝之须深知食药二性。

养生有道,食疗有方,健康是一种责任,养生是一种态度。今天一起跟许老师来聊聊中医食疗养生。

以下文章内容节选许老师的《重新发现中医营养学》书籍部分内容;

中医营养学,是指咱们中国传统医学吗?

主持人

许老师

       对,是咱们祖国传统医学里面的一部分。那么,中医营养学研究什么呢?研究的是食物里面的性、色、味、归经以及对身体的影响。性色味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四性五色五味,现在四性也都说成是五性了,具体地说就是食物本身所具有的特性:温、凉、平、寒、热;五色就是:绿、红、黄、白、黑;而五味则是:酸、苦、甘、辛、咸。

说到食物搭配,就是更全面的来分析食物,让大家吃得更合理,更健康。

主持

许老师

    没错。刚才我们也说到五味,就是酸苦甘辛咸,现在通常说成酸甜苦辣咸,根据中医学理论,根据我们的祖先几千年的实践、观察、研究发现,五种味道对身体的脏腑有不同的影响。

在不同的季节,对不同味道食物的摄取,有不同的要求,是吗?

主持

许老师

对,比如说酸味入肝,酸味的食物,对肝脏有一个补益的作用,但是过量摄取了,可能会适得其反。春天属木,应肝,所以在春天里肝气会很旺盛,这时候我们应该少吃酸味的食物。肝气很旺盛的时候,反过来会克制脾的功能,因为脾属土,木克土,所以这时候我们要适当多吃点甘、淡味的食物,但又不能吃过甜的食物,因为过甜又伤脾。

这听起来就非常有趣,很辨证的看问题。看来,从中医营养学的角度来研究我们的食物,会有另外的一种收获。我们也会谈到中医学里面的经络、气血,以及从更多方面对我们的身体做全面的了解吗?

主持

许老师

是的,中医经络学里面有人体的十二正经,有奇经八脉,经络是人体中的“气”运行的路线,在活体中存在,人死去以后,经络就消失了。据说古代失传的医书里面还有专门篇章论述人体有七十二经脉,有人在后世的一些医书里看到了一鳞半爪。

哇,太神奇了!这本书的内容可以对这么多的知识能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呢?

主持

许老师

      中医理论有时候听起来比较不容易理解,我们尽量用现代的语言,把这些理论掰开来,揉碎了,一步一步地,循序渐进,结合在具体谈论食物、菜肴等做法当中,让更多人简单明了地了解这些知识。

其实说到营养,我们最初的感觉很简单,就是我们吃这些食物,对我们有些什么好处,比如大豆,它里面有些什么样的营养成份,我们应该怎么吃大豆才能更好地吸收营养,大豆跟什么食物搭配更合理科学,能让我们的身体更健康一些。现在看来还可以更进一步了。

主持

许老师

是的,我们平时一直在推广一个理念,就是每个家庭至少要有一个人成为营养师。为什么呢?你也看到了,现在的饮食确实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包括食品安全的问题啊,大量食品添加剂问题啊,搭配合不合理的问题啊,各种食物的选择是不是符合季节特点啊,适不适合人的体质状况啊,这些问题至少得有个人把关吧,我们不说这个人得有多专业,但至少得初通,略懂吧,那这一家人的健康就会比较有保障了。

我们一家人至少得有一个人懂营养学,这样,你的家庭才会是一个健康幸福的家庭。

主持

许老师

至少要比其他的人更不容易生病。

哇,这个真的可以有,大家都追求的~

主持


通过以上许老师的对话我们了解到,认识食物是很重要的,根据食物的性、味、归经合理搭配那就更重要了,中医营养学里面有个理念非常好,叫“物无美恶,过辄为灾”,也就是说,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任何东西是绝对好的,也没有任何东西是绝对不好的,但是过量了,一定不好,还可能带来灾难性的结果,关键在于您是否能很好的认识到自身的体质情况来选择食物。

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这,更多的信息还可以从许老师新作《重新发现中医营养学》中找到更多关于养生方面的学识。


通过微信回复购买这本许老师多年来的心得分享!

如果你想给自己长点一技之长,拥有一证含金,你也许还可以了解:

食疗调理师火热招生中......


— 做个有态度的养生人 —

从关注我做起


厦门八方问健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联系我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赵霖:食品、营养与人类健康(1集)
中医食疗学论文:现代营养学与《黄帝内经》饮食观的比较
关于食疗的常见认知误区(健康养生)
中医饮食营养学的基本观点
食医
自古就有的中国药膳食疗(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