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桥东:从苏东坡到江逢晨
宋绍圣元年,即公元1094年,苏轼被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一自坡公谪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苏轼寓居惠州两年零七个月,是惠州文化史上的华彩篇章。
苏东坡到惠州的第一处居所是桥西的合江楼,位置在东江和西枝江交汇之处的东兴桥头附近,“海山葱茏气佳哉,两江合处朱楼开。”“岭南万户皆春色,会有幽人客寓公。”这几句诗记叙了苏东坡刚到惠州时闲适、愉悦的心情。据说,自东坡寓居此处之后,过去惠州的读书人进京赶考,都必须经过合江楼畔的宋代码头上船,在合江楼凭吊一番,久而久之,读书人在合江楼旁筑塔以励志,起名“文笔塔。
合江楼、嘉佑寺和白鹤峰是苏东坡在惠州的三处居所,除了合江楼在桥西以外,嘉佑寺和白鹤峰都位于桥东。目前,在惠州残留的苏迹,也大多位于桥东。
苏东坡在合江楼仅住了十六天,就迁往嘉佑寺,嘉佑寺位于现在的桥东的东坡小学内,苏东坡先后两次寓居于此,第一次住了五个月,第二次则住了10个月左右。花朝月夕,流年如飞,现在的嘉佑寺仅剩下两排20米左右的屋脊,屋脊下是东坡小学孩子们的8张兵乓球台(已经移走,作者新注明)。支撑屋脊的坤甸木已经出现细长的缝隙,但依旧坚实。今天的嘉佑寺依然古树参天,郁郁葱葱,散发着宁静而悠远的书卷气息。
叶伟强老人曾做过东坡小学的校长,在他记忆里,就在几十年前,嘉佑寺的规模还比现在大的多。
     采访:苏东坡在这里面住了一年多,以后在白鹤峰买了东坡亭以后,就在那里定居了。在白鹤峰那里住了两年多,这里也有人烧香拜佛的,香火还是很旺的。
问:那里有没有什么大殿?
答:没有什么大殿,很低矮的房子里摆的菩萨。那时我在这里做校长,这里还是有菩萨嘛。那是哪一年?六七年,一九六七年。
苏东坡位于白鹤峰的居所位于今天的市卫生学校内,绍圣三年,苏东坡买了白鹤峰顶的地皮,建了二十多间房子,还在院子中间打了一口深达数丈的深井,如今,房屋已当然无存,白鹤峰顶成了惠州市卫生学校的大操场,只有东坡井历经近千年的岁月依然常满常清,成为后人的凭吊之所。
在白鹤峰,苏东坡有两位经常往来的邻居,东面住的是翟夫子,也是一位读书人。而东面住的是一位老婆婆,以卖酒为生,苏东坡称呼她为“林婆”。林婆卖酒处在白鹤峰的山坡上,苏东坡经常路过林婆卖酒的地方下到江边钓雨。
“  年丰米贱,林婆之酒可赊。”苏东坡在惠州的生活,当然不至于囊中羞涩到了赊酒喝的地步,在他的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是当时桥东人民的淳朴和善良。他是搭个草棚的不很大的草棚
(采访):林婆在这里卖酒,卖什么酒?卖黄酒,苏东坡最喜欢喝,因为它又醇,又好喝。有一天苏东坡没有拿钱来,没有拿碎银来,就赊林婆的酒喝。那时苏东坡住在上面,卖酒的就在这个地方,还有一个钓鱼台在下面,现在没有了,东坡钓矶?我们叫钓鱼台。
苏东坡以他的亲民爱民来回报惠州人民对他的厚爱,他率众修了两座桥,大大方便了老百姓,桥成之日,惠州城万人空巷,涌到城东看桥,瞻仰苏东坡风采,苏东坡即兴赋诗“父老喜云集,箪壶无空携。三日饮不尽,杀尽西村鸡。”为了庆祝桥的落成,居然把桥西的鸡都杀光了,可见当时人民的喜悦之情。
       现在的人们一提起苏东坡在惠州,就会想起两句诗:“日啖荔枝三百棵,不辞常做岭南人。但谪居惠州,是苏轼个人在仕途上的一个低谷,在惠州,苏轼也充满着时局和个人前途的担忧,但惠州人民尤其是桥东邻居们的善良淳朴,多少冲淡了他心中忧虑,在心情好的时候,他又写了一首小诗,其中两句是这样的: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
这句诗传到京城,苏轼的老对头章惇笑道:苏轼还这般快活么?于是把苏轼再贬谵州。章惇杀人于无形,他在京师轻描淡写地下命令,苏轼便全家恸哭于东江边上,一代文豪在惠州的表演谢幕了。
四年之后,苏轼在临终之前,留下了一首绝命诗: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谵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惠州东坡祠
《美丽惠州》走进东坡祠 追寻惠州的东坡记忆
苏东坡寓惠行踪考
查继佐粤行求史实
惠州消失的归善县在桥东的遗迹
苏东坡与江景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