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阴死症(五)厥阴死症


五、厥阴死症

“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我们说厥阴死证是阴阳不接。怎么会阴阳不接而导致死忘呢?我们讲的这种阴阳不接是很特殊的情况,是危象。

1 阴阳离绝者死

怎么叫阴阳离绝?《伤寒论》有一条原文“暴热来出而复去也”就是说它本来是一个寒证,但突然之间阳气来复,《伤寒论》讲“厥热胜复”。“暴热来出而复去”,这个阳气来复之后很快阳气就没有啦,人就死掉啦。我们老百姓叫“回光返照”。为什么会出现“暴热来出”? “暴热来出”西医的解释是休克晚期的病人,机体最后一次动员我们的肾上腺髓质和肾上腺皮质系统,出现大量皮质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如果这个时候疾病再不能够得到恢复,随后病人就走向死亡。这是机体最后一步,中医讲就是“回光返照”。所以“暴热来出而复去”是死证。

怎么判断他是“暴热来出而复去”?第一,“脉微续者生,暴出者死。”因为我们知道,厥阴危证的脉是什么呢?欲绝!脉是表现为脉微欲绝。或者什么呢,脉细欲绝。厥阴病的脉有两个特点:第一种厥阴病的脉,脉弦无力。这就是伤寒论讲的“肝者木也,名厥阴,其脉微弦濡弱而长,是肝脉也。”就是弦而无力之脉是厥阴,弦而有力在少阳呢。第二个,就是欲绝之脉,不管是脉微欲绝还是脉细欲绝都是厥阴。如果这个欲绝之脉服了药以后,脉微续则生,暴出则死,就是说用药之后脉慢慢地力量增加,脉力增加,他是生的。如果这个脉突然之间脉力增加,浮大有力,是死证。

“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你看到没有,脉没有啦,没有脉,欲绝之脉就到了厥阴。)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所以白通加猪胆汁汤是厥阴经的处方。前面跟你讲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白通汤是少阴病。如果利不止,厥逆无脉,这就成厥阴啦。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为什么加猪胆汁,我告诉大家,厥阴转出少阳,所以它加猪胆汁。猪胆汁就是猪的胆汁,少阳嘛。厥阴转出少阳,我们在讲截断法的时候要详细讲为什么厥阴转出少阳,它有什么意义。“伤寒下利,日十余行,脉反实者,死。”跟我们前面讲的微续者生,暴出者死,本质相同。

前面说的是脉,然后我们说证。寒厥发热能食者死。名除中。因为我们知道,寒厥它应该是不能食。比如说,阳明病就讲了,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不能食名中寒。有寒的人影响他食欲的。“伤寒,始发热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当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为除中,食以索饼。不发热者,知胃气尚在,必愈。恐暴热来出而复去也。”说的是什么意思呢,说的是寒厥呀它本来是不能吃的,现在呢,它反而能食,就考虑是除中。怎么知道他是不是除中呢?它有发热。如果不发热的胃气在,如果发热的,就是除中,由于它暴热来出,导致死亡。不知道跟大家说清楚没有,一个寒厥的人他应该不能吃的,他现在食欲好了,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他要好了,必愈。因为这个寒邪减了,病走向康复,故他能食了。还有一种情况是暴热来出,发热能食。就是我们讲的肾上腺皮质和髓质激素大量分泌,人走最后一步,所谓回光返照。

“伤寒脉迟六七日,(你看脉迟,到少阴了)而反与黄芩汤彻其热(当然不能用黄芩汤彻其热)。脉迟为寒,今与黄芩汤复除其热,腹中应冷,当不能食,(你看有寒,它当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死。”为什么要用黄芩汤撤其热?黄芩汤撤的是少阳的热,少阳生生之气,少阳的相火用黄芩汤去撤,撤了以后出现什么?除中。我们前面讲了嘛,白通加猪胆汁汤,为什么加猪胆汁?它是转出少阳以后我们才能加猪胆汁,而不能够在少阴寒化的时候用黄芩汤去撤其热,断它的少阳相火。如果撤掉它的热,它应该食欲不好,反能食,它就是除中,暴热来出而复去也。

我们讲了厥阴病阴阳离决者死,阴阳离决有两条,脉微细者生,暴出者死。寒厥发热,能食者死。都是什么?都是暴热来出而复去也,一个是脉,一个是证。

2亡阳者死

第一,厥不还者死。“伤寒六七日,脉微,手足厥冷,烦躁,灸厥阴,厥不还者,死。”“伤寒发热,下利至甚,厥不止者,死。”就是说休克的患者,微循环最后不流不灌,摸着全身冷的,一直冷下去,最后就会导致死亡。因为休克的人如果要恢复过来,他一定是体温要恢复的。对吧,没有一个休克的病人,活过来了,还那么冷,死人才冷嘛。所以厥不还者死。

第二,脉不还者死。“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食,脉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者死”。大家都知道,休克的病人血压降低,他的脉搏变得非常的微,脉微欲绝,甚至说我们摸不到他的脉,如果这个脉不还者,他肯定是死的,因为死人才没有脉搏嘛。当然脉还有两种情况,微续者生,暴出者死。我们讲厥不还者死,厥还者还有两种情况,第一种就是正常的厥还,体温恢复。第二种就是暴热来出,突然之间发烧,能吃,回光返照,死掉。

第三,大汗亡阳者死。“伤寒六七日不利,便发热而利,其人汗出不止者死,有阴无阳故也。他就说的是亡阳。可是大汗为什么亡阳?因为阳加于阴为之汗,汗多亡阳。举个例子,桂枝加附子汤,汗多首先是亡阳的。为什么不亡阴呢?我跟大家讲个例子,一个人一般一天出汗,出多少?0.5L,就是500CC,相当于血液的十分之一,大汗如果汗流浃背,每天的汗量小于1000CC,极个别的那个汗出整日不停能达到1000CC,人体的血液有5000CC,而且还有组织液的补充,所以汗多可以伤阴,但不至于亡阴,所以汗多首先是亡阳。大汗首先是亡阳,而不是亡阴,我用西医的知识给大家讲了一下,不知道大家清楚没有?

3 亡阴者死

“伤寒五六日,不结胸,腹濡,脉虚,复厥者,不可下,此亡血,下之死。”亡血的人不能再下,再下亡阴,最后容易导致死亡。

4 区别少阴死症

还有两条是为了区别少阴。神机化灭者死,怎么去区别少阴的神机化灭和厥阴的死症呢?“伤寒发热,下利厥逆,躁不得卧者,死。”因为我们知道三阴是递进关系,我们前面讲了,吐利、厥逆、烦躁者死,是少阴死症,为什么说这条是厥阴呢?因为他有发热,厥热胜复是厥阴的特点,发热、厥逆而下利,如果无热为少阴,有热为厥阴。我再举个例子:“少阴病,四逆,恶寒而身蜷,脉不至,不烦而躁者,死。”脉不至是什么?脉不至就是厥阴。在厥阴的时候脉不至,他还烦躁,神机化灭,甚至死亡。如果单纯来讲,少阴病四逆,不烦而躁者他是不死的。但是如果脉不至他是死的,为什么呢?因为他到厥阴。

还有厥阴病出现气立孤危者死,三阴是递进关系嘛。“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脉不还说明他还厥阴,有脉为少阴,无脉为厥阴。同时伴有微喘,则气立孤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厥阴病阴阳离决者死
《痧胀玉衡》 · 死症痧
《伤寒论》试解No.325
转帖??刘渡舟先生论四逆汤类的加减证治|经方接龙
类证活人书:卷15
通脉四逆汤及加猪胆汁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