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视频】李开复:如果被开放,Facebook, Twitter还有中国机会吗?

 

  以下为文字版:

  主持人:

  李开复是中国科技领域的推动力量之一,他曾担任谷歌中国和微软亚洲研究所的领导人。他在中国创办了创新工场,一家致力于早期阶段投资的投资机构。我对身在台北的李开复进行了采访,请他谈谈对Uber和滴滴合并一事的看法。一起来听听吧。

  李开复:

  (合并)对于双方来说是一个双赢的结果,滴滴本可以花更长时间打败优步,但那需要的时间太长。

  主持人:

  你认为美国其他创业公司,像Airbnb这样的共享经济企业,在进军中国市场时会非常艰难吗?他们会找一位中国人做CEO吗?

  李开复:

  我认为找一位中国CEO是一个明智的举动,Uber从未这样做过。这对于美国企业在中国市场的运营具有重要意义,因此Airbnb找一位中国CEO是非常明智的。但它在中国的运营(比起在美国)在文化方面有很大不同,我认为他们大部分努力都花费在使中国游客留在海外版的Airbnb,这没什么不对。但如果他们想要进入(中国市场),并且像在美国那样获得特许经营权,我认为用户基础、人们的居住习惯、人们的居住期望,以及那些想要租房的人群,都是非常不同的。因此Airbnb可能会遭遇文化冲击,要想想如果中国市场这么容易打开,那么那些盲目的模仿者早就变成100亿美元市值的公司了。

  主持人:

  那你认为Airbnb成功打开中国市场的可能性是多少?我们已经有很多其他公司打败了很多竞争对手。

  李开复:

  Airbnb……如果你是指他们有多大可能,在中国市场获得苹果公司那样的成功的话,那我认为可能性为零。

  主持人:

  那比苹果低一点,就像Airbnb在美国市场这种程度的成功呢?

  李开复:

  那同样可能性为零,我认为如果他们想要Uber那样的机会,那他们可能会受到打击。

  主持人:

  很有意思的答案,你知道,Facebook不能在中国使用,推特也不能在中国使用,你认为会出现什么可能性,如果这些软件能在中国使用。

  李开复:

  我认为已经和这些企业几乎无关了,因为即使他们能使用,用户习惯也已经形成了。他们喜欢使用微信、淘宝等工具。我认为用户几乎不可能转而使用(外国的)服务,即使他们(在中国)能被使用。

  主持人:

  想要打开中国市场的美国企业,和想要打开美国市场的中国企业都经历了不同的遭遇,是文化差异造成了这些吗?比如监管问题,你认为最普遍的原因是什么?是中美关系吗?还是投资层面或企业家层面的问题导致他们失败?

  李开复:

  我举几个例子,如果你是一位想在美国市场推广App的中国企业家,你之前从没听说过Facebook,那你怎么在Facebook上做推广?你之前习惯于在十个不同的App商店上架,而且你有很多方式使你的App排名上升到第一,但在Google Play商店,它有着相当严格的运行秩序。在中国,如果你在做一个安全应用,那你只需要将它卖给省政府(就能成功),但在美国,机会就完全不同了。所以你必须,不仅要完全和美国的业务对接,也要加入中国本土的实践情况,这个规律反过来也是如此。同时,更重要的一点是,你要和同行业的企业家做激烈的竞争,你要和风投合作,他们会很快地给你注入资金,但同时也会给你很大的压力。你要处理和竞争对手的关系,也许他们不会遵循相同的专业标准,这样就会给你制造很多的危机公关事件,你要和许多不同方面的政府规定周旋。

  例如,当年我在谷歌工作时,我要帮助公司削减负面的新闻,比如我们迟了一个月才缴税,谷歌逃税和被控诉成为新闻标题。比如我们一些搜索词条出现问题,比如有人造谣谷歌上出现支持日本的搜索结果,而且就在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那天,所以这些都是很荒唐的,奇怪的,编造的谣言,可能是不喜欢我们的竞争对手编造的,他们把这个消息扩散到各处,我们自己很难去澄清事实。所以那些新闻标题让这件事变得更加棘手,所以我建议想要在中国找合伙人的美国创业者,如果你们想去中国创业,同样的,中国企业家,想要去找外国合伙人,创造利益,也许是让他们投资你。让那些了解他们国家的人,来做出负责的决定,推动你们公司在他们熟悉的国家发展。而不要自己一个人去做这些,不要认为你雇一个人,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你可以看到在你前面已经有很多失败者,在大公司比如雅虎,亚马逊,易贝,谷歌和优步的环境中难以生存下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公司头条:詹姆斯成耐克终身代言;Airbnb估值250亿美元
从拷贝学徒到平行生态,中国离硅谷还有多远?
第二个“科技泡沫”即将到来?
Facebook、Uber和Airbnb等独角兽有什么共同之处?
这些年硅谷最流行的一件事,就是抄袭中国模式
“互联网+”与分享经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