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些年我亲眼看着县城中学走向衰落

我出生在一个十八线小县城,在我读高中的时候,初中毕业生也是层层选拔,成绩特别好的学生升入市级重点高中或者中专,中等的升入县一中,再差一些的进入乡镇高中。那时候县城的高中升学率虽然不能和市级重点比,但也人才辈出,作为县里最好的中学,寄托了贫民学子的无限希望,现在的同学群里不乏各个领域的佼佼者。

后来乡镇高中没落,只剩下县城一中和职业高中,但县城一中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孩子考入一本、二本。但是到了现在,能考入985、211的几乎没有,一本线上的也不多,记得去年,2000个毕业生,上一本线(含艺术生)的只有80个,还不断发喜报,真让人感到说不出的悲哀。

县城高中加剧没落,主要有以下原因导致:

一、市区和周边私立中学增多,以前一两所重点高中选拔尖子生,现在变成多所,进不了市属重点还可以进私立,私立中学敢于改革,教育理念比较新,财力和师资强大,好多私立高中现在已经超越市属高中,而且生源越来越好,随之而来的是高考成绩也越来越好。

二、县城高中教师待遇太低。由于地方财政不景气,好多教龄20、30年的教师到手工资3000多一点,削尖脑瓜评上高职的也就4000多,好多教师上有老,下有小,这点工资实在生存困难,和高中教师早自习晚自习辛苦的付出不成正比。

在这种情况下,好多优秀教师考入市区或者外地,我知道这几年考入天津市的就好几个,用这些老师的话说“即使考入小学,也比河北县城的工资高好多,而且还有高考红利,对下一代孩子也好。”去市里和其他重点中学的也好多,也有去私立学校的,高中的优秀教师都是本科及以上学历,又有教学经验,参加招聘考试还是有优势的。儿子在精英中学的年级主任就是从县城中学过来了,夫妻两个都到了精英中学,我曾经问他:“这么辛苦,怎么来这儿了?”他说“我家两个儿子,我们不出来,在县城连自己的房子都买不起,先说生存吧。”现在私立工资是以前的好多倍,两个儿子都可以在精英上学,而且还给他们一家一套公寓居住,夫妻俩也就拼命好好教学。

教师青黄不接,微薄的薪资,致使年轻人不愿回到县城。这几年连续招聘,计划的名额报名的都不够,今年由于市里面临学校少,学生多的现状,大力建学校,招聘教师,于是干脆直接把郊县的招聘名额拿走了几十个。

三、闭塞保守的教学观念,墨守陈规的管理者。县城高中的校长干了有20多年,直到去年退休,真正像李金池校长那样能把一所没落的县城中学干到风生水起的人太少。没有创新的管理,在周围私立学校日益创新的竞争压力下,更加剧了下沉。

四、划片招生政策,导致一些农村优等生源从小学六年级就开始流失。县城初中明显优于农村初中,由于划片招生政策,农村优等生无缘进入县城初中,于是一到小学六年级,家长们用尽各种办法,让孩子们去参加周边较好的私立初中的测试,导致好生源从初中就开始流失。教育局用尽各种办法,从小学就给学生们建立学籍,也无济于事,而且流失现象愈演愈烈。

记得三年前,县城最好的初中中考600分以上的只有2人,570分以上几个人,甚至比不过市里一所普通初中的普通班。

有个女同事生了老二就停薪留职,去了市里,儿子上初一时从市里转回来,满以为县城最好的初中应该好于市里的普通中学,今年中考下大失所望,叫苦连连,说:“以前老大在县城初中读书,觉得这初中挺好,怎么现在升学率这么低,高分的太少了。”

今年知道的四个熟人的孩子在县城高中重点班读的,高考清一色的专科。那些考入好大学的孩子都是去外地读高中的孩子。

真不知这些县城中学会如何走下去,毕竟它们寄托了农村家长太多的希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中物理思维方法集解》随笔系列——关于作者身份归属的解释
一九八三年,已经超过县城第一中学录取分数线二十多分的我,险些被排斥在学校大门之外,幸亏一件事情改变了危局。
子非鱼 | 我们是这样绞杀公立高中的
中考新动向:上海家长哭晕在学区房里?长沙四大名校还会存在吗?
石家庄4中及石门中学盘点,附2018石家庄热点私立初中收费明细!
私立高中PK公办教育的常用套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