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良将奇谋:八十九、避开坚城寻敌主力

八十九、避开坚城  寻敌主力

            ————韦孝宽平定尉迟迥之乱  

 

    这个故事出自《周书·韦孝宽传》、《北史·韦孝宽传》、《周书·尉迟迥传》、《北史·尉迟迥传》、《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七十四    陈纪八】。

 

  北周大象二年(580年)五月十一日,宣帝宇文赟病逝,静帝宇文年幼,外戚左丞相杨坚独揽朝政。杨坚为预防北周宗室生变,稳固其统治权力,一方面以千金公主将嫁于突厥为辞,诏赵、陈、越、代、滕五王入朝;另一方面因相州(治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总管尉迟迥“望位夙重,惧为异图”(《周书·尉迟迥传》),遂以会葬宣帝为名,诏使其子尉迟惇召尉迟迥入朝;并以韦孝宽为相州总管赴邺取代尉迟迥。

 

  尉迟迥(?—580),代(今山西大同东北)人,字薄居罗。鲜卑族。宇文泰的外甥。初为宇文泰帐内都督,从其复弘农(今河南三门峡市),战沙苑(今陕西大荔县南),累有军功,任尚书右仆射、大将军。西魏废帝二年(553年)入蜀败萧纪(梁武帝第八子),以功为大都督,益、潼等十八州诸军事,镇蜀。北周初,拜柱国大将军。宣帝即位,为相州(治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总管。
   

   六月,尉迟迥恐杨坚专权对北周不利,欲举兵讨之。韦孝宽至朝歌(今河南淇县),尉迟迥遣其大都督贺兰贵带着自己的书信去见韦孝宽。韦孝宽留贺兰贵交谈后,怀疑尉迟迥有变,遂称病慢行,并派人至相州求医问药,暗中观察尉迟迥的行动。证实尉迟迥确有起兵攻打杨坚的意图后,韦孝宽意识到情况严重,决定马上向西逃跑,并将所经过的桥全部拆毁。为了争取脱逃的时间、迟滞尉迟迥的追兵,韦孝宽采用欲取姑与之计,每到一个驿站,便将驿站的马匹尽行驱走,同时对驿站的管事人员打招呼说:“蜀公(尉迟迥)将至,可多备肴酒及刍粟以待之”(《周书·韦孝宽传》)。

 

  果然,尉迟迥派部下梁子康率数百骑追赶韦孝宽,但追兵一到驿站,便为守将所留,盛情款待,追杀韦孝宽的时间由此延误。追兵又无马匹,以至追赶不及,韦孝宽这才得以脱身。不久,尉迟迥公开起兵反对杨坚。

 

  七月,青州(治益都,今山东淄博)总管尉迟勤(尉迟迥侄)起兵,尉迟迥和尉迟勤所统诸州尽皆从之,有众数十万。荥州(治成皋,今河南汜水)刺史宇文胄、申州(治平阳,今河南倌阳)刺史李惠、徐州(治彭城,今江苏徐州)总管席毗罗等,皆据州响应,整个山东(太行山以东)除沂州(治琅邪,今山东临沂西)外,几乎都为尉迟迥控制。尉迟迥遣兵分路进攻,陷钜鹿(今河北平乡东南)、建州(治高都,今山西晋城东北)等地,同时质其子于江南陈朝,以为外援;并派人出使并州(治晋阳,今太原西南),欲招降上柱国、总管李穆,遭到拒绝。

 

 

此时杨坚挟幼帝,专朝政,号令中外。面对严重的形势,他结好并州李穆,送千金公主与突厥和亲,以消除北方之患;又加强洛阳守御,作为进讨尉迟迥的战略基地;并令计部中大夫杨尚希先发精兵三千人镇守潼关,防其偷袭。六月甲子这一天,杨坚“发关中兵,以韦孝宽为行军元帅”(《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七十四    陈纪八】),命他和梁士彦、宇文忻、宇文述、杨素、李询等人率军讨伐尉迟迥。

 

 

   七月末,韦孝宽率大军自洛阳进驻河阳(今河南孟县南)。当时,尉迟迥军正围攻怀州(治野王,今河南沁阳),韦孝宽派宇文述等将领将其击破,接着率军于三十日进至永桥镇(今河南武陟西南)东南。永桥城池坚固,地当要冲,已为降于尉迟迥的镇将纥豆陵惠据守。诸将一致请求先攻占此城,以扫除前进障碍。韦孝宽为求歼敌主力,说服众将:“城小而固,若攻而不拔,损我兵威。今破其大军,此亦何能为也”(《周书·韦孝宽列传》)?遂断然引军避开坚城,进至武陟(今河南武陟西)扎营。

 

 

   此时,尉迟迥已派其子尉迟惇率军十万进抵武德(今河南武陟东南),在沁水东岸布阵二十余里。适值沁水暴涨,两军隔水对峙。八月十七日,杨坚所派监军高颎到达前线,韦孝宽遂令于沁水架起浮桥,准备发起进攻。叛军从上游放下火筏,企图焚桥;高颎命士卒构筑水中障碍“土狗”(前锐后广,前高后低,状如坐狗的土墩),以阻止火筏靠近浮桥。尉迟惇挥军稍退,欲待韦孝宽军半渡而击之;韦孝宽乘机擂鼓齐进,待全军渡毕,高颎又下令焚桥,以绝士卒反顾之心。韦孝宽军奋力猛攻,大败尉迟惇军。尉迟惇单骑逃往邺城。韦孝宽军乘胜追击,直趋邺城。

武涉之战,韦孝宽避敌坚城,寻歼敌军主力;乘敌稍退,即挥军猛攻;然后快速追击,获得全胜。

 

 

 

   武涉之战后,韦孝宽军乘胜疾追,迅速迫近尉迟迥的根据地邺城。尉迟迥先以精兵在野马岗、草桥(均在邺城南)等地阻击,均被击败。韦孝宽大军于九月十六日进抵邺城近郊。尉迟迥父子集中全部兵力十三万人在城南布阵,以阻止孝宽军进攻;尉迟勤也率军援邺,已有三千骑兵到达,五万主力尚在途中。韦孝宽督军进攻,尉迟迥不顾年老,仍披甲上阵,其部属也拼死力战。韦孝宽军初战不利,被迫撤退。

 

 

  这时,行军总管宇文忻见邺城百姓数万人观战,觉得有机可乘,便与监军高颎、长史李询商定:先射观者,造成混乱,然后乘势冲击。观战百姓被射,纷纷逃避,喊声震天。宇文忻趁机大呼:“贼败矣”!韦孝宽军士气复振,乘乱进击,大败尉迟迥军,尉迟迥率余部退入城中。

 

  韦孝宽乘势挥军围攻。李询和大将军贺娄子干率部首先登城,破城而入,尉迟迥计穷自杀。城破后,韦孝宽将坚持在小城(可能是北齐的宫城)中的几万士兵全部坑杀在游豫园内(《隋书·五行志》:“周大象二年,尉迟迥败于相州,坑其党舆数万人于游豫园”)。又遵照杨坚的命令,将邺城彻底破坏,所有居民都迁往安阳(今河南安阳西南)。邺城自东汉以来,一直是河北的政治中心,几次作为都城(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先后建都于此)。经过这次大破坏,这座名城便从地图上消失了。如今,这里只留下一些断碑残碣,一弯漳水,供访古者凭吊而已。

 

 

   尉迟勤、尉迟惇等向青州方向逃走,被大将军郭衍率精骑千人追获。

 

  邺城之战,韦孝宽不使守敌与援军会合,至邺当日即发动进攻,又在攻战失利时运用策略,先射观战者,扬言敌败,重振士气,然后趁乱进击,乘胜围城,迫使尉迟迥自杀,是平定尉迟迥之乱的决定性作战。

 

 

  至此,尉迟迥举兵六十八天即宣告失败。   随后,“韦孝宽分兵讨关东叛者,悉平之”(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七十四    陈纪八】),彻底平定了尉迟迥之乱,为杨坚代周建隋奠定了军事上的基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隋唐英雄传奇之宇文家族
皇帝驾崩,国丈摄政,调此君到京城任职,此君拒绝后,引发大地震
隋朝名臣高颎
鲜卑人最后一次挣扎,他差点把隋朝扼死在摇篮中
隋文帝不为人所知的皇帝之路(六)专权
三方之乱,北周遍地狼烟,尉迟迥从起兵到失败,短短68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