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2)
限四牛。所授之田率倍之,叁易之田再倍之,以供耕作及还受之盈缩……」
  均田令是北魏初期在旧都平城实行的计口授田、畿内课田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和在全国範围内推广。均田令并没有触动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其实质是在保障鲜卑贵族和汉族地主阶级利益的前提下,束缚农民于土地,强迫他们垦种土地,以增加封建国家的租调收入和徭役来源。均田令以法律形式肯定了自耕农民对所耕土地的佔有,一些无地或少地的农民也多少得到了一些荒田。从而稳定了社会秩序,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北魏在实行叁长制的同时,还颁了新的租调製,规定一夫一妇每年出帛一匹,粟二石;15岁以上未婚的男女14人,从事耕织的奴婢8人,耕牛20头,其租调与一夫一妇数量相同。由于以一夫一妇为徵收单位,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宗主的营私舞弊,一般农户的负担略有减轻。流散的农民被强制定居,许多荫户户口脱离了宗主豪强。国家纳税户口及租调收入增加了。
  公元495年孝文武迁都洛阳。他向任城王元澄讲了迁都的理由:「今日之行,诚知不易,但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裡,因兹大举,光宅中塬,」元澄回答:「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为了迁都洛阳,孝文帝于公元439年十月「幸金墉城。诏徵司空穆亮与尚书李冲,将作大匠董爵经始洛京。已卯,幸河南城。……乙未解严,设坛于滑台城东,告行庙以迁都之意。」
  迁都之后,又进行了禁胡服、断北语、改姓氏、定族姓等一系列移风移俗的改革。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不仅缓和了当时紧张的阶级矛盾,也使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亦有所缓和。更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融合,北魏的社会经济、文化都得到迅速的发展。对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歷史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代史上影响中国的100次事件·三十三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第5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
推动汉化的北魏孝文帝
北魏孝文帝改革
北魏孝文帝改革彪炳史册,两位高参运筹帷幄,才是真正的操盘手
名人传-北魏孝文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