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七、 孤帆影摇恋故土

满怀期待与信心而来汴梁的苏家父子痛彻心扉地赶回了家乡眉山,往返之间,翻山逾岭,徒川涉河,万里之遥,正是所谓: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就这样风雨兼程!

只不过父子来回路上的心情却成了天渊之别,喜悲两重天!

自家中的男人们远赴京城科考求官之后,眉山的苏家其实仅剩下了一个婆婆领着两房儿媳过日子,婆婆程氏于丈夫、儿子们出门之后,身体急转直下,直至重病不治中年殒命。

最值得遗憾的莫过于程氏直到咽气也没等到儿子们双双高中的喜讯,程氏含辛茹苦服侍丈夫,教育儿子,却没能等到告慰的一天,世间所哀,莫过于此!

程氏的早逝与丈夫携子离家却是有点干系,尤其是丈夫苏洵离家前的一次“苏氏族谱亭”落成活动,给程氏在心情上的打击相当残酷!

事情起源于苏东坡的姐姐八娘早夭。

古时兄弟姊妹排行一般是扩大到族内本家三服,苏家长女因为在堂姐妹中排行居八,所以被称为八娘。八娘嫁给了母舅家的表兄程之才,在苏东坡18岁那年即抑郁而死。

关于八娘到底是怎么死的,生活得是否幸福,史书未载,也许是在程家受了委屈,也许是她自己有点儿忧郁症倾向,反正她在程家生活得不快乐。其实仔细想来也难怪:丈夫一直在外做官,留下刚通晓夫妻人事的妻子守活寡,心里委屈无处诉说排解,忧郁成疾是极为自然的事,八娘出嫁不到两年就病死了。

这下程家算是把性情孤傲偏激的苏洵给惹着了,苏洵断定女儿是被岳丈程家虐待死的,这位日后连宰相之才王安石都敢血口痛骂的不遇才子哪里能受得了这个?  

苏洵做事向来嘴上说绝!他公开宣布与女婿家也可以说是岳丈家断绝一切来往,并且写诗责骂殂咒程家,但这样还没能使苏洵解恨,于是便借“苏氏族谱亭”落成刻石立碑之际大大发泄了一下自己的愤怒。

苏洵近乎指名道姓痛骂程家:

“……乡中“某人”——也就是他的大舅哥――恶行贯豪门,道德尽沦丧;逐幼侄独霸家产,宠侍妾欺压正妻。父子同饮纵情淫乐,家中女子丑名远播;全家势力小人欺下媚上,本人嫌贫爱富使人侧目;以金钱勾官府欺压良善;“是三十里之大盗也。吾不敢以告乡人,而私以戒族人焉。”

苏洵泄愤辱骂程家,自己虽然痛快了,却没有顾忌自己的妻子,也是“丑名远播”的程家的女子呀,夹在中间的程氏夫人既悲哀女儿的早逝,又痛心两家成仇,以至不久病重去世,只可怜闭眼之刻丈夫儿子没有一个在身边,怎能安然瞑目?

估计程家挨骂有点冤枉,要不然日后苏家兄弟和程家的表兄弟们也不会言归于好。

苏家父子三人赶回家中之后,只见失去了程氏的家中已经“一团纷乱,篱墙倾倒,屋顶穿漏,形如难民家园。”(林语堂语)

古时儿子在给父母守孝期间,各种礼法规矩繁多,不光所有工作不能干,婚嫁更不允许,就连夫妻同房睡觉也是不孝行为。所以林语堂先生描述:“……居丧守礼之下的一年又三个月的蛰居生活,是苏东坡青年时期最快乐的日子,兄弟二人和年轻的妻子住在一起。”――看来此语略有不妥,为母守孝,破家恢复之时,哪来得快乐的心情?

 苏洵的心情也是悲哀见于言表,他在祭妻文中说:

 “……有错其丘,惟子之坟。凿为二室,期与子同。……嗟余老矣,四海一身。自子之逝,内失良朋。我归旧庐,无有改移。魂兮未混,不日来归。”

程氏被安葬在一个名“老翁泉”的地方,苏洵其后即字号为“老泉”。再后来苏洵也葬埋于此,像世界上许多名胜之地一样,这地方因收容埋葬了名人而得以列为名地。

儿子们需要为母亲守礼丁忧,这与当老爸的苏洵关系并不大,丈夫不需要为过世的妻子守什么礼节,若有官当,也是能照当不误的,所以这时的苏洵就巴望着一件事了:朝廷的一纸任命书。

京师的欧阳修等巨官显宦显然已经答应了苏洵的当官申请,这使做官心切的苏洵望眼欲穿的等待京城的信息,巴望一年余,望断南归雁!   

圣旨终于盼到了:来京师吧,再参加一种特殊考试!盼任命书竟然盼来了苏老泉最怯阵的参考通知书?

真是怕啥来啥,老苏的愿望是做官,可不是那再挤进那征战了二十年的常败考场!怎么办?若违皇命,唯有装病!

老泉给皇帝上一奏折,谢绝前去应考,年老多病么,不过能直接当官是没问题的。

这种怕考的心理,苏洵在给梅圣俞等的信中坦然承认:“……自思少年尝举茂林,中夜起坐,裹饭携饼,待晓东华门外,逐队而入,届膝就席,俯首据案。其后每思至此,即为寒心……”

但辞考不等于辞官,老泉向朋友抱怨:咱不是那积极要求做官的人,更不是求个职位不佳的官位就知足满意之辈,咱的策论连欧阳修都赞赏,政府决策人能听信欧阳的就干脆用咱,还费事考试干吗?

苦苦又等了一年,仁宗嘉佑四年(1059年)六月,朝廷的圣旨又到了,可惜朝廷还是坚持老泉非参加考试不可,老泉愤怒了:宁不当官,决不参考!

苏洵干脆上奏:读书人谁愿意贫困终生?但若这样入仕,有损隐逸贤达之清誉也。年近五十,怎再报国?不过下月儿子们守孝期满,将随子入京,到时再说吧。

辞考决然,辞官口气疲软,并没有堵死门,否则中年发愤,壮年苦读,所为何来?

守孝期间东坡也常到青神的岳丈家去,岳父王杰加上其两个叔叔,全家计三十余口,这里面有一位姑娘,名叫“二十七娘”,便是日后成为了东坡第二任妻子的王闰之,但此时的王闰之尚初幼年,是不会想到,自己命里注定与这位姐夫已经结下了不解之缘。

苏洵不是陶渊明,不会甘居林下归隐眉山的,相反,妻子已死的苏洵已准备从此离乡而不复返,大丈夫要四海为家了。

此时的希望还是在京师,两个儿子已中进士,朝廷肯定会给安排工作,自己吃皇粮的愿望能不经考试实现否?

在居丧满期之后两个月,父子三人又再度启程入京了,这一次是连同两个儿媳举家迁往了京师,苏门全家大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之古风!

临行之前,苏询向妻子亡灵告别,祭文告诉妻子:我老苏从此不再回来了,老婆你愿意去哪就自便吧!原文:“死者有知,或升于天,或升于四方,上下所适如意,亦若余之游于四方而无系云尔。”

老苏决然抛弃了故土,儿子们也只好随老爸携妻去拼搏仕途,人都说故土难舍,也有说叶落归根,但苏东坡却身如浮萍,从此飘零他乡,重回眉山之时,竟是扶父亲棺木归葬眉山!再后来只能是“夜来幽梦忽还乡”时分了!

此次苏门全家出川,没有再从剑阁翻越秦岭东下,而是经嘉州、顺长江、出三峡、达江陵,然后北上汴京(今开封),千里水路凶险也许能减少东坡一行人对故乡的依恋,沿途的山光水色无疑将缓解东坡对亡母的无限思念。

激流中的舟船内,东坡提笔挥毫留句:

入峡初无路,连山忽似龛。

荣迂收浩渺,座缩作涧潭。

风过如呼吸,云生似吐含。

堕崖鸣卒卒,垂蔓绿毵毵。

冷翠多崖竹,孤生有石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轼《归园帖》
大文豪苏东坡背后的女人,成就了苏家三人的旷世奇才
宽窄哲学| 苏东坡:在粗糙的现实里精致地活着
苏轼:一本读不完的大书!
于东田《天之娇(大宋调查报告)》
四川游(62)/ 三苏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