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福克-伍尔夫公司的工厂保卫中队
userphoto

2024.05.18 广东

关注
作者:Dietmar Hermann (原载于Jet & Prop 2006年第2期)

为了应对盟军空袭而组建的工厂保卫中队是德国航空史中鲜为人知的一章,除了福克-沃尔夫之外,AGO、亨克尔、菲塞勒、梅塞施密特和WNF等飞机制造公司也部署了工厂保卫中队。其成员由试验机试飞员和量产机试飞员组成,他们很少或完全没有作战经验。除了日常的试飞工作,他们还要顺带执行拦截任务,对付训练有素的轰炸机机组人员。下文解释了这对福克-伍尔夫公司意味着什么。

根据帝国航空部(RLM)的部署命令,福克-伍尔夫公司于1940年2月13日起成立了自己的保卫中队,由Kurt Tank指挥,共装备了4架 FW187,用于保卫不来梅飞机工厂。1940年4月4日至1940年8月23日期间,福克-伍尔夫的飞行员首次执行了保卫任务。有一系列宣传照片展示了“工作人员”的战备状态。当时有三架试生产的Fw187A-0飞机属于这个工厂保卫中队。

这张宣传照中,飞行员跑向福克-伍尔夫公司工厂保卫队的三架FW197A-0,分别是“黄1”、“黄4”和“黄7”。

以下表格显示了四架FW187的工厂编号,工厂编号为1969的FW187是后备机。


除了Kurt Tank外,试飞员Hans Sander、Kurt Mehlhorn、August Linde、Ewald Rohlfs、Wolfgang Stein、Walter Schorn、Hans Schubert、Ludwig Vogel、下士Helmut Bischoff和上等兵Hermann Schlegel都曾驾驶FW187执行工厂保卫任务。关于FW187的飞行任务以及这些任务的效果如何,至今仍没有定案。不过有说法称,试飞员Wolfgang Stein驾驶Fw187取得了战果,这一点尚未得到证实。根据首席试飞员Hans Sander的说法,这4架FW187当时隶属于JG1。

Wolfgang Stein(右二近处)参与了福克-伍尔夫工厂保卫队的任务。1943年5月,他在空战中击落一架喷火战斗机。下图中可以看到他与Kurt Buhlingen在给III./JG2的飞行员讲解新换装的FW190 A-2。

此后,工厂保卫中队一度被解散,FW187A-0则被分配给了丹麦Vaerlöse的双发战斗机学校。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英军不再被视为直接威胁。但随着美国的参战,英美在英国驻扎的军力不断加强。当英国人专注于夜间空袭时,驻扎在英国的美国第八航空队开始在白天执行对德作战任务。盟军日间空袭次数增加,迫使德国在1942年秋季重新部署工厂保卫中队。

从1942年10月15日起,不来梅和汉堡Wenzendorf的福克-伍尔夫工厂开始重建工厂保卫队。虽然技术总监Kurt Tank教授已于1940年7月31日退出役,但他也于1942年11月5日收到了不来梅军事登记办公室主任的二次征兵令。除了他以外,还包括Hans Sander、Kurt Mehlhorn、Rolf Mondry、Werner Bartsch、Hans Kampmeier、Hermann Stephan、Bernhard Märschel、Friedrich Schnier、Alfred Thomas、Fred Motsch和Werner Finke。工厂保卫中队不再使用FW187,而是全新的 FW190测试和生产型。福克-伍尔夫公司曾使用过多架FW190,具体情况在表中列出。(译注,根据JFV10/III的信息,0724很可能是“黑1”。)

例如,Fw190A-4,呼号“BC+XS”。1942年12月8日,试飞员Werner Bartsch才将这架FW190从Wenzendorf飞到不来梅进行测试。在仅进行了几次试飞后,他就于1942年12月12日和12月26日驾驶这架飞机为不来梅工厂执行了保卫任务。Werner Bartsch的飞行日志摘录显示了试飞任务和工厂保卫任务之间的转变。

摘自Werner Bartsch的飞行日志。可以清楚地看到编号2/725、4/779、5/781 和 6/2335,后者后来被编号861所取代。

工厂编号为783的“SK+OE”也参与执行了任务。这架FW190特别有趣,其BMW801发动机未调节增压器出气压力。据Hans Sander称,这架FW190的时速达到了625公里。在此工况下飞了多久不得而知,不过这显然是以牺牲发动机寿命为代价的。

在福克-沃尔夫不来梅工厂,工厂保卫中队的“黑1”、“黑2”和“黑6”排成一列。

1943年3月,测试转移到汉诺威Langenhagen,因此也必须在那里建立工厂保卫中队。而且Langenhagen的试飞员在搬迁后仍在保卫不来梅的总厂。例如,1943年3月18日美陆航第八航空队空袭Vegesack的潜艇掩体,美军出动了76架B-17和27架B-24。其中1架B-17和1架B-24被击落,9架B-17和14架B-24受损。虽然福克-伍尔夫工厂没有受到遭到轰炸,但福克-伍尔夫的工厂保卫中队也与JG1一起进行了反击。上等兵Wolfgang Stein在玉河河口上空8000米成功击落了一架B-17,这是工厂保卫中队的第一个战果。接下来的日子里,试飞员们在试飞和保卫工厂的角色中不断交替。

1943年4月17日,美军出动105架飞机,对福克-伍尔夫不来梅工厂进行了狂轰滥炸。工厂保卫部队也对此进行了反击。不过,这一次没有取得战果。根据美军的报告,轰炸机摧毁了地面的10架FW190,另有12架FW190受损。但更严重的是,50%的工厂被毁。

4月17日当天美军拍摄的照片,可以清楚地看到不来梅工厂上空的烟柱(白色圈内)。

当天美军判定的弹着点的一部分,和实际受损情况有误差,实际上3号、5号、16号和18号楼被炸毁,6号和21号楼严重受损。其他厂房受到轻微损坏。

工厂编号为861的FW190A-5经过测试后,于1943年6月底7月初移交给工厂保卫中队。该机装备了四挺MG151。

1943年7月底,福克-伍尔夫公司首次遭受重大损失。在驾驶工厂编号为2335(“6”)的飞机执行一次拦截任务时,才华横溢的试验机飞行员Hermann Stephan被击落。Stephan在1943年春天才参与福克-伍尔夫的试飞任务。Stephan和许多其试飞员一样来自德国空军,他在福克-伍尔夫公司试飞了所谓的“Hohenjager V”型号。其中Hohenjager 1是一架经过改装的FW190,装有BMW801发动机、GM1燃油喷射系统、增压座舱和增大的机翼。福克-伍尔夫公司试图改善FW190不佳的高性能,而这正是使用BMW801星型发动机的FW190的致命弱点。该系列将作为FW190B投入批量生产。然而,最终只生产了3架FW190B-0预生产型和2架FW190B-1生产型。1943年8月1 日,为了参加Stephan的葬礼,试飞员Kampmeier、Marschel和Mondry乘坐一架菲赛勒“鹳”飞往富尔达。Hermann Stephan在中央墓地的墓地至今犹存。

1943年12月5日诺沃特尼上尉访问福克-伍尔夫公司时与试飞员们在一起的情景。背景是一架FW190B-0,从左到右依次为Hans Kampmeier、Werner Finke、Rolf Mondry、诺沃特尼和Alfred Motsch。Motsch驾驶FW190在Helgoland执行任务时牺牲。Finke后来死于一次着陆事故,Mondry则在一次低空攻击任务中失去了一只手臂。

FW190B-0,工厂编号0046,呼号TI+IK, 其机翼比一般的FW190A更大更长。

1943年7月28日,美军出动182架B-17攻击位于Kassel的菲赛勒工厂。位于Oschersleben的AGO FW190工厂则是另外120架B-17轰炸机的目标。德军方面除了JG1,JG11,还投入Ekdo25(即第25试验指挥部Erprobungskommando 25)。美军在Kassel被击落了7架B-17,58架受损;在Oschersleben被击落了15架B-17,65架受损。除了用于保卫帝国的“常规”德国空军部队外,福克-伍尔夫和菲赛勒的工厂保护中队再次出击,对付来袭的轰炸机。此时,福克-伍尔夫的试飞员Werner Kampmeier在Herford附近7500米的高空成功击落了一架B-17。菲塞勒的工厂防卫队员Gleuwitz少尉也取得了一个击坠。

下图为Gleuwitz与菲塞勒公司工厂保卫中队的Bf109E-3的合影。注意机头的公司标志“F”,左边还有代表试飞员首字母的“G”。

1943年10月8日,美军第八航空队再次攻击不来梅周边地区。这次攻击共出动118架轰炸机对不来梅港口设施进行了轰炸,56架轰炸机对不来梅工业区进行了轰炸,170架轰炸机对不来梅市中心进行了轰炸,55架B-24轰炸机对Vegesack的潜艇设施进行了轰炸。美军损失了27架B-17、3架B-24和3架战斗机,126架B-17和110架B-24在空战中受损。由此可见双方战斗的激烈程度。德军方面,除了JG1、JG3和JG11之外,还再次出动了Ekdo25以及ZG1和ZG26双发战斗机部队。这一天,福克-伍尔夫工厂保护中队再次出动。试飞员Rolf Mondry上士在8500米的高空成功击落了一架B-17。根据他的飞行记录,14时26分,他驾驶工厂编号为5631的“+3”从Langenhagen起飞。

但是,当天并不只有好消息。福克-伍尔夫公司也遭受了巨大的损失。1943年10月8日,工程师Kurt Mehlhorn驾驶工厂编号为779的“+4”在Ems河畔的Altharen附近执行工厂保卫任务时牺牲。他带着降落伞跳出了飞机,但降落伞没有打开。首席试飞员Hans Sander回忆道:'Mehlhorn是我的助手,是一名优秀的飞行员和一流的守卫者。他在击落3架飞行堡垒后被击落。他当时燃料和弹药不足,希望通过无线电(与巨型维尔茨堡雷达一起)引导他飞往下一个机场。他可能是护航机的牺牲品'。他的死对他未来的妻子来说尤其悲惨,因为Kurt Mehlhorn原本打算在当天结婚。除了测试FW189近距离侦察机和四发的FW200“秃鹰 ”战斗机外,他的工作重点是对新型双发FW191轰炸机进行飞行测试。FW191是福克-伍尔夫公司为了竞标所谓的“轰炸机B”而研制的。Mehlhorn被安葬在他的家乡耶拿。

Mehlhorn(左)与Tank教授,原载于福克-伍尔夫公司的厂刊“Der Condor ”。

福克-沃尔夫公司厂刊“Der Condor ”也刊登了Kurt Mehlhorn和Hermann Stephan的讣告

一天后,43年10月9日,又发生了一起严重的飞行事故。福克-伍尔夫公司试飞员Alfred Motsch驾驶“+3”(工厂编号5631)在Helgoland机腹着陆。这架FW190A-4属于JG11,所以这次损失实际上算在了JG11帐上。据记录,这架飞机在Helgoland机场腹部着陆是因为燃油不足。目前还不清楚JG11在多大程度上参与了工厂保卫任务。

Sorau工厂的工厂保护队直到1943年11月7日才建立起来。这可以解释为,美军部队在护航保护下加大了渗透深度,现在也危及到了东面更远的福克-沃尔夫工厂。根据可用情况,Sorau平均有4-5架飞机和飞行员待命。机群的首领是著名的飞行队长Tan Stein,他也是该厂量产机试飞的负责人。除了Stein,工厂试飞员Erich Fröbe、Hans Böhnert以及Linde和Vogel也是工厂保卫小队的成员。

Sorau工厂防卫队的组建报告。

Sorau工厂的飞行测试仍在继续,并没有因为轰炸而中断,这份文件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

以下这组照片展现了美军在轰炸不来梅地区时抓拍到的德国战机(很可能是FW190)。

福克-伍尔夫Cottbus工厂也有自己的工厂保卫小队,由Hermann Schlegel、Johannes Vogt、Hans-Werner Dillman、Berthold Kaemend和Rolf Boldt五名飞行员组成。

Berthold Kaemend正在测试量产型FW190A-8。

Berthold Kaemend 坐在一架新型 Fw 190 A-8 的尾翼上。

测试完的全新FW190A已准备好移交给空军。

Cottbus工厂遭受空袭后的情景,注意卡车后面露天摆放的垂尾组件。

随着盟军空中优势的增强,飞行员们不仅在空中面临危险,在地面上也同样如此。从1943年就开始参与测试的Rolf Mondry就是受害者之一就在工厂保卫中队被解散前不久,1944年3月9日美国陆航第八航空队对Langenhagen进行了轰炸,他在这次轰炸中严重受伤,后来不得不切除了一只手臂。在地面上,一架FW190在这次轰炸中被击毁,另有6架飞机受损,根据美军的报告,另有一架Ta152受损。Werner Kampmeier比较幸运:在汉诺威上空执行一次工厂保卫任务后,他在汉诺威-Vahrenwald机场紧急迫降,他的机舱罩被打得粉碎,但他在战争中幸存下来。

另外两名来自Sorau工厂的飞行员则没那么幸运。1944年3月,试飞员Erich Fröbe和Hans Böhnert在工厂最后一个月的工厂保卫行动中牺牲。Böhnert是一名飞行上尉,1944年1月1日才来到Sorau。他曾是德国空军的一名飞行教官,后来在Halle为Siebel公司飞行,之后转入福克-伍尔夫公司。Erich Fröbe则来自Blohm & Voss Einfliegerei,自1941年起就加入了福克-伍尔夫公司。

福克-伍尔夫公司在工厂保卫方面损失惨重,训练有素的试飞员不断丧生。1944年2月,盟军在经历了1943年晚秋的挫败后逐渐恢复了轰炸攻势,德国空军的领导层不得不意识到,对轰炸机群执行如同蜂群一般的攻击任务是毫无意义的,因为轰炸机群现在全程受到“野马”和“雷电”护航战斗机的保护。这也是工厂保卫中队于1944年3月1日解散的原因之一。福克-伍尔夫公司的工厂保护任务延续时间稍长一些。1944年3月1日之后仍有一些飞行任务。福克-伍尔夫的工厂飞行员尽管尽了最大努力,但他们也无法抵挡美国的压倒性力量。根据Hans Sanders的说法,福克-伍尔夫工厂保卫中队总共击落了1架敌军轰炸机,其代价是至少有3名训练有素的试飞员阵亡,2名重伤。

如果读者有更多关于福克-伍尔夫工业保护任务或福克-伍尔夫飞行员的信息,我将不胜感激。我非常感谢已故首席试飞员,硕士工程师Hans Sander的帮助。对他来说,很多事情直到他去世也无法忘怀。我还要感谢科特布斯机场博物馆的Herm Bussmann和Thomas Hampel 生的大力支持。其他资料来源包括Tony Wood的《战斗机宣称战果清单》和Paul Rutgers的《美国陆军航空队年表》。

Photo Credit: Dietmar Hermann, NARA, Sammlung Kössler via Heinz Birkolz, Jaroslaw Zietkiewicz, J.Prien, J.Rodeike, P.Stemmer, G.Bock

后记:谨以此文纪念英年早逝的陈朴先生,20多年前我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他就提到希望我能写一篇关于伍尔夫工厂保卫中队的文章,我表示对此一无所知,他很大方地送了我一本库克谭克的传记,让我先研究起来。此后多年我一直尝试完成此文,但是就如本文作者Dietmar Hermann所说,资料如此至少以至于他都觉得异常困难,我有何德何能写得出来?如今能翻译这篇文章也算是完成了一个的夙愿。我增加了插图和图释,只能说锦上添花了。对于陈朴先生不熟悉的人,可以听一下以下的这段对刘怡先生的采访(不代表我完全赞同刘先生的观点):

中国民间军事刊物的消亡

我对陈朴先生的评价和Kurt Tank一样,就是四个字:知行合一

作者定期在孔夫子旧书网出售二战相关闲置书籍,点击以下链接访问作者的店铺,如无孔夫子账号,可以在咸鱼交易(价格比孔夫子还能便宜1%),请在公众号给作者私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福克-伍尔夫 FW 190 战斗机
军工世界
美国人来了!——二战前后战略轰炸发展历程及战史第三章
最伟大的FW-190专家——奥托·基特尔(Otto Kittel)
迪耶普空战2:德国空军JG26战斗机联队的胜利
蝶翼星光:在二战中驾驶喷火战斗机的美军飞行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