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意大利的“七豪杰”,失意的重巡,二战前后意大利条约型重巡洋舰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轴心国阵营中,意大利海军是仅次于旧日本海军的轴心国第二大海军作战力量。虽然意大利海军的实力还没有上升到能够和英国皇家海军主力舰队正面对抗的程度,但是其仍然拥有包括战列舰和重巡洋舰在内的各种中大型水面作战舰艇,给当时英国皇家海军的地中海舰队带来了一定的作战压力。

二战时意大利海军舰队

但是谈及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意大利海军的装备,大部分人的着眼点还是在未完工的“天鹰”号航空母舰或者是世界上第一艘被制导炸弹炸沉的“罗马”号战列舰上。然而实际上,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意大利海军中还拥有3个级别,一共7艘重巡洋舰。

被制导炸弹炸沉的“罗马”号战列舰

因为《华盛顿海军条约》的限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前的那段时间里,世界各国海军的战列舰发展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而《华盛顿海军条约》虽然对重巡洋舰也给出了排水量不超过10000吨,主炮口径不能超过203毫米的限制,但是各国海军只被限制了重巡洋舰的总吨位,却没有限制重巡洋舰的建造数量。

意大利海军的“扎拉”级重巡洋舰

因此,在著名的“海军假日”期间,各国海军都纷纷掀起了建造“条约型巡洋舰”的风潮,意大利海军自然也在其中。而本文今天就向各位读者大致介绍下意大利海军在二战前后装备和使用的那7艘重巡洋舰,让各位读者对二战前后意大利海军的装备情况有更清晰的了解。

针对法国海军设计的开山之作——“特伦托”级重巡洋舰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因为奥匈帝国的存在,意大利海军的主要对手都是奥匈帝国海军。但是当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奥匈帝国解体之后,意大利海军的主要对手就变成了越来越活跃的法国海军。因此,其海军装备主要也都针对法国海军的装备进行设计。

在《华盛顿海军条约》签订后,意大利海军本来想在1923年和1924年就开始建造全新的条约型重巡洋舰。但是因为预算经费等方面的原因,一直迟迟未能成行。不过,随着法国在1924年亮出了自己的第一款条约型重巡洋舰——“迪凯斯纳”级重巡洋舰,意大利海军马上调整了自己的造舰方案,开始筹划自己的第一款条约型重巡洋舰。

法国海军的“迪凯斯纳”级重巡洋舰

和法国海军一样,意大利海军对重巡洋舰的定位也是“舰队侦察舰”,即为主力舰队前出侦察,并驱逐敌方的中小型作战舰艇。所以意大利海军要求新款重巡洋舰在10000吨的排水量范围内,要能够装备8门203毫米舰炮,同时最高航速应当不低于35节。

因为法国“迪凯斯纳”级重巡洋舰已经开工建造,所以意大利方面的动作也很快,新舰的设计方案在很短时间内就被拿了出来。新舰采用高干舷平甲板设计,双桅双烟囱布局,甲板高度从舰艏往舰艉方向逐渐降低,为了减轻横摆,舰身中部设置了一段舭龙骨。需要注意的是,其2号桅杆位于2号烟囱的前面,这也是意大利重巡洋舰在外观上比较明显的特征之一。

舰型与武备布置一览

在武备方面,新舰采用了8门“安萨尔多”1924年式50倍口径舰炮,这8门舰炮以双联装的方式分布在舰艏和舰尾的4座炮塔内,能够对31000米距离上的目标进行射击。副炮则为16门“奥托”1924年式100毫米高平两用炮,最大射高为10000米。近程防空则依赖4门1915年式单管40毫米速射炮和4艇12.7毫米重机枪。

为了保证动力系统在战斗中不会被一次性摧毁,新舰的动力布置采用了“锅炉舱-轮机舱-锅炉舱-轮机舱”的布置。前部锅炉仓安装了8台蒸汽轮机,后部锅炉仓安装了4台蒸汽轮机,总共12台蒸汽轮机为其提供了150000马力的澎湃动力,首舰“特伦托”号曾因此在实际航行中开出了35.6节的高航速。

动力舱段和弹药库均有装甲防护

为了能够防御法国海军“迪凯斯纳”级重巡洋舰的火力打击,新舰拿出了888吨的排水量用于增强装甲防护。舷侧装甲带的装甲厚度为70毫米,炮塔后司令塔的装甲厚度均为100毫米,甲板的厚度最薄,为50毫米。该级舰一开始在舰艏位置设置有水上飞机机库和弹射装置,后来因为会造成舰艏下沉并妨碍主炮射击,最终被逐渐移除掉了。

早期其舰艏设置有水上飞机弹射器

在1925年度,新舰的建造计划获得正式批准,建造数量为2艘,分别为首舰“特伦托”号和2号舰“的里雅斯特”号,两舰分别在1929年和1928年进入意大利海军中服役,该级舰也因此被称为“特伦托”级重巡洋舰。“特伦托”号在1942年被英国皇家海军的战机和潜艇击沉于地中海海域,而“的里雅斯特”号在1943年被德国人控制后,被美国轰炸机炸沉于撒丁岛海域。

此时舰艏的水上飞机弹射器已经移除

整体上来说,“特伦托”级重巡洋舰在整体水平上比法国海军的“迪凯斯纳”级重巡洋舰要好上一些。但是该级舰同样也还存在一些设计上的问题。

可见其两门203毫米炮靠得很近

比如在武备方面,该级舰为了复合《华盛顿海军条约》对重巡洋舰10000吨排水量的限制,其主炮炮塔比同时期其他条约型重巡洋舰的炮塔要小,导致炮塔内部的活动空间有限。实际射速较低。同时,其100毫米副炮缺乏有效的辅助装置,旋转较慢,因此虽然数量不少,但是实际防空效果却并不理想。

着重防御的设计——“扎拉”级重巡洋舰

几乎在设计“特伦托”级重巡洋舰的同时,意大利海军也开始了“扎拉”级重巡洋舰的设计工作。和“特伦托”级重巡洋舰“侦察舰”的定位不同,“扎拉”级重巡洋舰的定位是舰队核心。用更通俗的话来讲,就是简化版的战列舰,负责在战列舰缺失的情况下与敌方的主力舰进行决战。

“扎拉”级重巡洋舰的定位是舰队核心

从定位为“舰队核心”开始,“扎拉”级重巡洋舰就注定了不会是一款合规的重巡洋舰。因为要和对方的主力舰进行对决,就要求“扎拉”级重巡洋舰要扛得住对方至少203毫米炮弹的直击,不加强战舰各个位置上的装甲防护是不可能的。而要拥有比原来“特伦托”级重巡洋舰更强的装甲防护能力,排水量则一定会超过10000吨的条约规定。

为了尽量在有限的排水量内为装甲防护提供更多的吨位,“扎拉”级重巡洋舰只好在舰型设计上下手。首先,“扎拉”级使用了更轻的艏楼舰型设计,将舰桥扩大并延伸至1号烟囱底部,与前桅结合为一体,舰体结构也采用了轻量化设计,减轻不必要的设计重量。

其舰桥与1号烟囱几乎连为一体

在经过各种优化设计之后,“扎拉”级重巡洋舰得以拿出2700吨的吨位用于装甲防护。2700吨是什么概念呢?法国海军最强大的“阿尔及利亚”级重巡洋舰用于装甲防护的吨位也才2000吨出头。

充足的装甲吨位让“扎拉”级重巡洋舰可以在防护设计上放开手脚,其舷侧装甲带的装甲厚度达到了150毫米,炮塔装甲厚度和司令塔装甲厚度均增加到了150毫米的水平。甲板上的水平装甲虽然厚度只有70毫米,但是还另外加装了20毫米厚的防碎片装甲。

舰上武备布置和“特伦托”级相差不大

在武备方面,虽然主炮仍然是8门203毫米口径的舰炮,但是换为了更新的1927年式,最大射程提升到34200米。副炮为16门1927年式100毫米高平两用炮,近防火力方面则为6门40毫米机关炮和8挺13.2毫米高射机枪。为了能够提前侦查并为主炮提供校射服务,舰上还搭载有一座水上飞机弹射器和2架水上飞机,后面各舰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调整,因此水上飞机并未成为标配。

首舰“扎拉”号

在动力方面,“扎拉”级重巡洋舰相比原来的“特伦托”级重巡洋舰下降不少。其标准排水量最终上升到了11680吨,超过条约规定一千多吨。其动力组件的布置和“特伦托”级重巡洋舰一样采用了“锅炉舱-轮机舱-锅炉舱-轮机舱”的布置方式,最大功率仅有95000马力,虽然标称的最高航速能够达到32节,但实际上在满载情况下,其最大航速仅有29节左右。

“扎拉”级重巡洋舰一共建造了4艘,分别为“扎拉”号、“阜姆”号、“戈里齐亚”号和“波拉”号。除了“戈里齐亚”号在1944年6月份,意大利向盟军投降后被德军用鱼雷击沉外,其余三舰均被英国皇家海军击沉于马潘角海域。

“波拉”号,此时舰艏还有水上飞机

“扎拉”级重巡洋舰基本上实现了意大利海军一开始时对其的预期,在没有战列舰时,该级舰的火力和装甲也能够和敌方的主力舰进行对抗。不过该级舰从头到尾一直没有安装雷达,只能够依靠光学设备和水上飞机辅助校射,实际射击精度较低,最终在马潘角海域被英国皇家海军击沉了3艘。

回归速度的设计——“博尔扎诺”级重巡洋舰

“博尔扎诺”级重巡洋舰并不是“扎拉”级重巡洋舰的后续舰,而是“扎拉”级重巡洋舰的搭配舰。在“扎拉”级重巡洋舰开始设计时,为了避免因定位错误导致战力受损,意大利海军同时要求设计一款能够接替原来“特伦托”级重巡洋舰的“侦察舰”,这就是“博尔扎诺”级重巡洋舰。

“博尔扎诺”级重巡洋舰

“博尔扎诺”级重巡洋舰的设计同时采用了“特伦托”级和“扎拉”级上部分设计,舰艏为“特伦托”级的倾斜式舰艏,而舰体则采用了“扎拉”级的艏楼船型设计。

因为强调高航速,所以“博尔扎诺”级重巡洋舰没有使用“扎拉”级重巡洋舰那样厚重的装甲,而是和“特伦托”级保持一致。虽然主炮和主炮炮塔和“扎拉”级重巡洋舰保持一致,但是为了减重,装甲厚度同样进行了削弱。舷侧装甲带厚度为70毫米、炮塔和司令塔装甲厚度为100毫米,甲板装甲厚度为50毫米,基本上与“特伦托”级保持一致。

整体设计上更偏向于“特伦托”级

动力方面“博尔扎诺”级使用了4台帕森斯式蒸汽轮机和12台亚罗式锅炉,拥有150000马力的澎湃动力。因为进行了大幅减重,所以其排水量仅有10890吨。虽然其标称的最高航速仅有34节,但是其首舰“博尔扎诺”号曾经在试航中开出了36.8节,这也是二战中意大利重巡洋舰开出的最高航速。

“博尔扎诺”级重巡洋舰单舰成级,首舰“博尔扎诺”号成为该级舰的独生子。虽然意大利海军对其期望很高,但是该级舰的表现并不是很好,从1941年到1942年短短一年之间就被英国潜艇袭击了两次,在被拖到拉斯佩齐亚进行维修时,为了避免被德国海军使用,最终被投降的意大利海军用蛙人炸毁。

该级舰只建造了1艘

总体上来说,“博尔扎诺”级重巡洋舰就是原来的“特伦托”级重巡洋舰的速度强化版本,本质上仍然是一款高速“侦察舰”,整体性能上并没有出现质的飞跃。虽然其航速很高,但是在实际作战时,其高航速并没有展现出太大的作战价值。

总结——表现不尽如人意的“七豪杰”

意大利海军在二战前后的这3个级别共7艘重巡洋舰,大致上可以分为3艘高速型“侦察舰”和4艘“舰队核心”型的主力舰,但是其综合表现并不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并没有非常亮眼的表现,甚至在马潘角海战中,就直接被英国皇家海军击沉了3艘,接近一半。

缺乏制空权一直困扰着意大利海军

出现这种情况的一个原因是意大利海军缺乏先进的雷达等火控设备,导致在实际战斗时,主炮的打击精度较低。另一方面,由于意大利海军在地中海海域并不掌握制空权,甚至在战争中后期还需要德国空军提供空中掩护才敢出海作战,因此大部分时间里意大利海军的重巡洋舰都停留在港口内。

意大利海军的重巡洋舰编队

而意大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突然倒戈,又使部分重巡洋舰落入了德军手中。为了避免德军使用这些重巡洋舰,意大利海军不得不和英国合作,将这些重巡洋舰击沉。意大利海军的“七豪杰”最终获得一个失意的结尾,也并不让人感到意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二战前疯狂的巡洋舰军备竞赛!
历时17年才建好的巡洋舰——法国“德•格拉斯”号坎坷的一生
防护最为优良的重巡洋舰!却一头撞在百年海上霸主英国身上!
1895到1941日本军备扩展史(5)
纵横四海的游骑兵——英国巡洋舰发展史(三)
不是缔约国的条约重巡洋舰:二战前西班牙加纳里亚斯级重巡洋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