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芒种 | 麦黄梅熟 安迎盛夏
2018年芒种时间:2018年6月6日
农历:四月二十三
?? 芒 种
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
表示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始
芒种预示着农民开始了忙碌的田间生活
有芒的作物要抓紧收和种
芒种三候
芒种有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鹏始鸣;三候,反舌无声。”这时,螳螂在去年深秋产的卵,因感受到阴气初生而破壳生出小螳螂;喜阴的伯劳鸟开始在枝头出现,并且感阴而鸣,成语“劳燕分飞”中的“劳”,就是伯劳鸟;与此相反,能够学习其它鸟鸣叫的反舌鸟,却因感应到了阴气而停止了鸣叫。
“芒”的字源和字义
金文
篆体
楷体
芒的字形演变
《新华字典》:“芒máng【名】形声。从艸,亡声。本义:谷类植物种子壳上或草木上的针状物。”字典中只是部分解析了物相之芒,而在古代修身的幾学方法论中,芒既有物相之芒,也有质象之芒,质象之芒才是更加重要的能量表述。
“芒”,并不完全与“忙”同义,也不与“锋芒”同义,而有着释放、排放、射出之义。女子的排卵和男子的射精,全都未脱离此“芒”之义。
“芒”,幾学将其分为物相之芒和质象之芒,不可相互取代和替代,应该很清晰地加以区分。比如,种子之芒,是物相的;太阳光有光芒,也是物相的,但太阳的光芒具有透析性、穿透性,能穿透缝隙直射出去。
我们仅仅将太阳的光芒和种子的芒进行对比,就可以明白,在古代对于“芒”的定义,并不仅仅是单纯局限于凝固性的物相上,而更重要的是超越物相束缚和制约的质象的芒,例如,生物光的光芒。
因此,在“芒”的内涵上,一旦我们明白了其中的层级性,再来讨论芒种,也就容易把握住其中质象性芒种的真正本义。
《说文解字·卷一·艸部》:“芒,草耑也。徐锴曰:‘谓麦谷为芒种是也。’《周礼·地官·稻人》:‘种之芒种。’郑众注:‘芒种,稻麦也。’”这些都是缺乏治身体验而只存治事经验的片面物相性解释。
《白虎通·五行》:“芒之为言萌也。”《礼记·月令》:“萌者尽达。注:句,屈生者;芒而直曰萌。”虽然“芒而直曰萌”,但是“直”这种释读语焉不详,容易意读生偏。
“种”的字源和字义
金文
篆体
楷体
种的字形演变
种zhǒng,指生物在生态和形态上具有不同特点分类的基本单位,即物种。种差,植物果实中能长成新植物的部分,又泛指生物传代繁殖的物质。“种”,表明生命成熟,完全具备了以“种子”繁衍后代的本能。
如:种子,种禽,种畜,撒种,配种。具有共同起源和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有人种和种族。中国农村仍然还存留着将男性精虫说成“人种”的习俗,这也说明古代修身文化深植于社会民俗中,流传不灭,只是在主流文化中已经消失。精虫既然是“种”,而精虫之尾似芒,那么芒种之义,源于人体内也就显而易见。
种zhòng,把种子或幼苗等埋在泥土里使之生长,如种地、栽种。意识哲学文化解读“芒种”的内涵时,都是按照这第二种“行为”进行解析的,回避前一种字义,因而不能揭示芒种的本义。“种”,决定了“芒”的属性,是物相性的,还是质象性的。
芒种的词义
正如前文所分析的,芒种的形名中,“种”的读音是种子的“种”,但“芒”并不是完全性地与“忙”同义,也不与“锋芒”同义,而是释放、排放、射出之义。女子的排卵和男子的射精,全都未脱离此“芒”之义。“种”,是生命成熟而具备以“种子”繁衍后代的本能。如此分析,就能正确佐证出二十四节气的形名,是对生命周期律能量的准确命名。
具有穿透性和复制再生能力,携带新生命活力的种子,分为质性芒与物性芒两类,名为“芒种”。芒种的形与质,分为物理学与质理学两种,古圣为之定名的原义,是指修身明德的质理学芒种具有第一位性质。
夏熟或秋熟而具有种子功能的植物果实,它们所具备的芒种功能,都属于物理学中物相的芒种。人体内春天产生的精虫与秋天所产生的精虫,在质象层面同样具有不同的特性,其孕育生成的新生命,也会具有不同的命运、智慧、健康特征。
| 芒种的本义 |
人类同样存在着种芒和芒种现象。上图中,精虫的尾巴在慧观下是放射状的,像光芒一样,与麦芒及谷芒相似。精子们在卵外面缠绕和往卵内进行运动的过程,实际上是非常典型地体现出了物相“芒种”的特征。
芒种,百花虽开始凋零,但水果极鲜。荔枝如“玉女赛冰雪”,杨梅似“星郎驾火云”;雨后仲夏之夜,七八个星在天外,池塘边上蛙鸣四起,闲煮黄梅,回味无穷。
玉女荔枝丨“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
芒种之后,荔枝大盛,肌理细腻,骨肉均匀,剥下它龙鳞般的盔甲,内里冰肌玉骨,露华浓浓,清甜的汁水涌满嘴巴,所有的烦恼都被甜蜜驱散。怪不得杨贵妃为其倾倒,苏东坡为其垂涎。
荔枝宜鲜吃,又不宜多吃,容易湿热上火。荔枝亦可炒菜,挖去内核,塞以肉糜或虾仁,辅以生抽。或直接清炒丝瓜,也有一股鲜甜。
星火杨梅丨“五月杨梅已满林,初疑一颗值千金。”
芒种,杨梅便从淡红变成深红,最后几乎变黑。它的果肉是密密的小肉刺,放一颗进嘴里,舌尖触到平滑的刺,使人感到细腻而柔软。果肉鲜嫩,嘴唇和舌头会同时染满鲜红的汁水。
杨梅虽不比荔枝上火,但吃得太多,会酸倒牙齿,连豆腐都咬不动。因为太甜,吃起来不觉得酸,但它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内里的那股子酸。为解酸劲,可盐渍蜜渍,或浸烧酒酱油,回味悠长。杨梅有小虫,吃之前应先以淡盐水浸之。
六月的夏日暑热之气盛行
易口舌干燥 精气神不足
故需多以清凉消暑、生津止渴之物进食
所以像杨梅酒这样的好东西
你家怎么能少呢
食材|杨梅、高度白酒、冰糖
步骤|
1/ 将杨梅浸泡盐水中,除虫
2/ 杨梅放入广口瓶中,加入冰糖,白酒
3/ 密封杨梅酒,将其置于阴凉处存放即可
若想食用杨梅酒中的果实,密封七日后即可食用~
若想饮一口杨梅酒,一个月后开启即可
这样内外皆美的好酒
只用冰糖、高度白酒浸泡半个月以上即可
闲煮黄梅丨“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芒种,梅子成熟,由青渐黄,江南地区也迎来了多雨的黄梅时节。黄梅营养丰富,可降脂净血、消除疲劳。但新鲜梅子大多酸涩,难以直接入口,需要煮梅。在这多雨的季节,不妨倚着窗口,或与好友同坐,听池塘蛙鸣,闲煮黄梅,品尝这消夏佳品。
芒种之后雨水增多,南方正式进入梅雨时节。这个时节里天是湿的,地是湿的,空气是湿的,到处湿漉漉的,人当然也不例外。
芒种诗词
时 雨
宋·陆游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
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老我成惰农,永日付竹床。
衰发短不栉,爱此一雨凉。
庭木集奇声,架藤发幽香。
莺衣湿不去,劝我持一觞。
即今幸无事,际海皆农桑。
野老固不穷,击壤歌虞唐。
咏廿四气诗·芒种五月节
唐·元稹
芒种看今日,螳螂应节生。
彤云高下影,鴳鸟往来声。
渌沼莲花放,炎风暑雨情。
相逢问蚕麦,幸得称人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芒种丨风吹麦浪绿渐黄,蝉鸣一声夏始忙
夏日神仙饮品,荔枝杨梅饮,天热喝太舒服了!
【百草药园】桑螵蛸(175)
做完梅酒后才会感觉,啊,夏天来了
一个丰饶夏季的正式来临|今日小满
自制黄梅酒,果香甜柔,生津开胃,特别适合女生,无添加更安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