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学情境作文教学实践与反思
小学情境作文教学实践与反思

小学情境作文教学实践与反思

江苏 刘美娟

【摘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作文教学既是重点也是难点。长久以来,学生在写作方面遇到很多问题,例如对写作没有兴趣,害怕写作,无从下笔等,这些问题是目前写作中面临的顽疾,也使许多教师倍感头疼。通过情境的方式进行作文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和兴趣,引发学生内心丰富真挚的感情,激发学生强烈的表达欲望,创作出好的作文。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情境作文实践与反思

由于教师长久受到应试教育观念的束缚,所以更加偏重于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其作文教学带有明显的功利性,而忽略了对学生在兴趣方面的培养、在情感方面的体验,使写作脱离了生活,导致学生丧失写作信心,对写作产生恐惧,出现无话可写的写作状况。教师应以教学需要作为出发点,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积极进行情感体验,有助于学生对教材做出正确而深刻的理解,在获得知识的时候,心智也得到发展。

一、通过活动进行情境展现,获得丰富的写作素材

(一)通过游艺活动来创设情境

对于绝大部分学生而言天生就喜欢活动,尤其是低年级的那些学生,他们正处于天真烂漫的阶段,在这些学生的世界里充满了色彩与生命力,他们感知这个世界的方式以直观、具体的形象及丰富的想象为主,所以对于此阶段的学生我们应注重为其营造出生动形象的客观世界,使学生在形象思维方面及创造性思维方面得到充分发展,培养其能够准确进行造句的能力以及对语言片段进行描述的能力。将作文内容融入活动之中,将二者相结合,学生作为参与者,写出的文章便会充满丰富的内容与情感。每个学期的教学中我都会有目的组织学生参与一些与自然、社会、生活相贴近的活动,例如到家乡古迹进行参观、欣赏田园风光、参观科技园区、访问革命老红军、举办校园歌唱大赛、演讲比赛等,使学生通过缤纷多彩的大千世界来观察生活,汲取灵感,为写作积累更多的素材。

(二)通过实践活动来感受情境

实践活动亦是学生钟爱的活动方式。它不仅使学生养成自主参与的意识及提升其实践能力,还可以使学生感知实践、体验实践,从中获取丰富的写作素材。如,为让学生可以真正写好《秋天来了》,我特意组织学生到森林里、麦田里、果园里寻找“秋天”,引导学生仔细去观察、细心去体会,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写作。于是,学生们都十分踊跃:“森林里的树叶都变黄了,地上铺满了金黄色的落叶,远看像地毯一样,躺上去一定非常舒服……”“麦田里的麦子都熟了,金黄的麦田随风摆动,农民伯伯脸上露出丰收的喜悦!”“果园里挂满了果子,向我们摇晃着胖嘟嘟的身体……”这些精美的文字便从这些孩子们的笔下悄然而生了。再例如,我在进行习作《风筝》的教学时,使学生自由表述从做风筝到玩风筝、说风筝再到写风筝的过程。学生在整个过程之中兴趣盎然,在参与中快乐进行习作。

(三)通过表演活动来体验情境

根据学科具有的特点,采取“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演绎写作题材之中的各个人物,通过重新演绎或者创造性的演绎人物具有的音容笑貌以及言谈举止,使扮演者身临其境的体验此事件之中的人物与事件,也可以让其他小观众亲自观看到事件发生的整个过程,进而使其在习作之中可以更加形象、更加生动地描绘出自己的见闻与感受,写出情真意切的好文章来。如:在对五年级《狼牙山五壮士》小练笔进行教学时,我便采用了此方法,利用音乐以及相关影像进行烘托,学生进行分组表演,鼓励学生对故事情节进行创设。不论是表演者还是欣赏者都可以进入情境。对于低年级开展的情境作文教学以师生共同扮演角色为主,激起学生的自主参与欲望和进行表演的兴趣,提升学生口语表达方面及交际沟通方面的能力。

二、利用音乐烘托情境气氛,激起学生在写作方面的兴趣

音乐可以很好地表达情感。依据写作所需题材,教师可以选取相对应的音乐来营造气氛,使学生进入写作相应的景象中,感染学生的情绪。如:我在写作课上指导学生写《夸夸我的家乡》时,播放许多有关家乡的歌曲,引起学生热爱家乡之情,使其对家乡产生强烈的描写欲望;“三八”妇女节来临之时,写《妈妈》的时候,让学生吟唱有关妈妈的歌曲,学生内心便涌起对母亲的感恩之情,眼前便会浮现母亲关心爱护自己的点点滴滴,这些情感便会在作文中流露出来,文中塑造的妈妈形象便会更加丰满、更加感人。情境作文这种教学方式创设的相关情境是对客观世界进行优化了的情境,具备人性化特点,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美感体验以及道德体验,促进其语言方面的发展,提升其口语交际方面的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潜能素质,使其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将新的课程改革真正贯穿于作文教学之中。

三、对写作过程进行指导的相关策略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口语表达脱离了书面表达,学生缺乏勇气以及信息进行表达,因而也无法提升其应有的表达能力。事实上,写作过程是从讲述到写作,逐步对思绪进行整理、对思路进行疏通。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从观察之中所得的众多而且比较凌乱的事物里筛选出有用的素材,对其进行整理并加以加工,并运用口头方式表达出来,然后进行再加工,最后写出来,从而完成从语言到意境的一个融合过程。

四、结语

总之,我们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师应废旧立新,在作文教学中避免作学生脱离生活实际、忽略其情感体验与写作基础方面的状况,要采取创设具有真实性、引导性、参与性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可以在仔细观察、情感体验、认真思考的基础之上,写出具有真情实意的好文章。

参考文献:

[1]莫晓娟.小学情境作文教学策略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01).

[2]王玉建.新课程背景下邓泽棠“情境作文”的价值再探索[J].语文教学通讯.2013.(18).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如城镇实验小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当前小学作文教学的十五种常见模式
丽群小学
小学写作教学实践流派
浅谈生活化教学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
彭中翠 小学语文课运用新课改理念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思考
小学语文课题研究题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