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绕阳河特性资料浅析

□王姝2□王鹏1□鞠飞2

(1盘锦市水利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站;2辽宁省盘锦水文局)

摘要:绕阳河是辽河下游主要水系之一。西北部低山区水土流失严重,是干、支流洪水及泥沙的主要来源。下游平原区,土质肥沃,是辽宁省中部商品粮基地之一。文章首先对河道及水库防洪工程进行整理;对历史洪水做了详细调查;着重对绕阳河流域的支流进行剖析和叙述;根据实测数据对干流洪水传播时间进行分析;并对干流重点水文站进简要介绍。旨在为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防汛抗旱决策时提供依据。

关键词:绕阳河;特性;浅析

1 概述

绕阳河辽代称锥(珠)子河,清代初名岳阳河,又称鹞鹰河,苏巴尔哈河。源出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扎兰营子乡察哈尔山,于盘山新生农场八分场附近注入辽河,全长290 km,流域面积10 438.20 km2。流域内山丘漫岗区占总面积的43.30%,冲积平原区占56.70%,平均坡降1.72‰。

绕阳河东白城子水文站年平均含沙量7.08 kg/m3。韩家杖子至东白城子河段,河道无显著冲淤变化,而东白城子至沈山线铁桥段蜿蜒曲折。郑家闸以下河道平顺规整,河宽20~80 m,河道比降0.75‰~0.07‰。

2 防洪工程

2.1 河道防洪工程

目前,绕阳河干流黄岱窝堡以下已形成了较为连续的堤防,黄岱窝堡以上至东白城子有不连续的堤防间有断续的沙丘和高岗。东白城子至绕阳河河口现有堤防总长312 km。其中左岸现有堤防长165 km;右岸现有堤防长147 km。王回窝堡至河口,在67.60 km的河道两岸,已经整修的堤防总长81.40 km,其中,左岸堤防长50 km,右岸堤防长31.40 km,但在右岸自西沙河口以下至河口段是大片的苇田区,无防洪堤。堤防的防洪标准为20-30 a一遇,局部河段可达50 a一遇,河道允许泄流量为1 400~2 600 m3/s。其中,王回窝堡至红旗水库河道泄流量,左岸:1 600~2 600 m3/s,右岸1 400~1 800 m3/s;红旗水库至河口河道泄流量,左岸为:1 400~2 600 m3/s,龙家堡以下右岸无堤。

2.2 水库防洪工程

阜新地区在绕阳河干流上无水库,支流建有碱锅、八宝海2座中型水库。同时还建有小(Ⅰ)型水库11座,其中阜新市境内有11座,总库容0.40亿m3设计库容0.25亿m3兴利库容0.39亿m3。阜新市有小(Ⅱ)型水库7座,锦州在东沙河上建有友邻、龙湾2座中型水库,盘锦在绕阳河干流上建有红旗水库为中型。

3 水文特性

3.1 洪水分析

绕阳河流域大部属低山丘陵地区,土壤蓄水能力差,各支流平时都干枯无水,汛期洪水多是暴雨产生,洪水陡涨陡落,洪水过程线形状一般峰高量小,呈尖瘦状,洪量集中,最大2 d洪量占洪水总量的80%以上。洪水涨率大,洪水汇流时间短,涨洪历时一般为3-6 h,落洪历时一般只有5-9 h。洪水总历时短,大水一般在5-8 d完全退尽。暴雨产生的径流量较少,平均径流系数只有0.30左右,最大为0.50左右。近百年来该流域较大暴雨且成灾的历史洪水有1956、1959、1962、1963、1964、1966、1969、1984、1994年。暴雨灾害较为频繁,中上游洪水陡涨陡落,下游河滩受苇田和作物等因素影响,行洪缓慢。

3.2 主要支流

绕阳河流域主要支流有:苇塘河、二道河、八道河、东沙河、西沙河、羊肠河、杜家店河、黑鱼沟河、沙子河(鸭子河)、三台子河(大羊河)、锦盘河。

苇塘河源出彰武县四堡子乡冷家村后苇子沟村西,河长61.20 km。在左岸彰武县双庙乡南端替克申汇绕阳河。控制面积413.60 km2,比降0.25%。二道河源出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扎兰营子乡察哈尔山南坡察哈尔村北,往东北经周家店林场,在泡子镇韩家窝堡村东南入干流。流长58 km,控制面积63.50 km2,比降0.88%。东沙河流经阜新地区中南部(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境段亦称八道河),是绕阳河中游最大的支流,源出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察哈尔山西坡、他本扎兰乡四家子村附近,河长129 km。东沙河上游分两支,西支流发源于阜新县黑的庙,东支流视为主流,发源于阜新西北兰纪庙,两支流于胡家东北汇合,经盘山县高升镇后屯村入绕阳河。羊肠河也系绕阳河较大支流,总流域面积6 653.41 km2,总河长93.70 km。上游分两支流,南支流发源于阜蒙县国华的苇子沟,北支流视为主流,发源于阜蒙县国华二道沟,水流较大。两支流在羊肠河望牛台汇合,于段家乡注入北镇境内。流至北镇中安东甸子进入黑山段家,又从沈山铁路桥第二次进入北镇市,流经高山子、新立、吴家从东兴站(王回窝堡站和红旗水库区间)汇入绕阳河。

该河司屯以上为丘陵山区,河道弯曲,宽窄不一,沈屯至司屯之间,河道宽一般在50~100 m,最宽达200 m,河道比降在3.70%~0.31%之间。安全泄量为248 m3/s。司屯至沈山铁路区间,基本属于平原区,但河道仍较弯曲,河床为砂质,两岸滩地多为树木丛生和草甸子,主槽泄量100 m3/s。

羊肠河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400~600 mm,据流域1950-1975年降雨资料统计,单站最大一日降雨量>100 mm的2~4次。实测最大一日和三日最大暴雨量分别为25.90 mm和327.40 mm。降雨量不但年内变化大,年内分配也极不均匀,暴雨多发生在7、8月内,而且集中在几场,较大暴雨中,一次暴雨的历时约为1-3 d。羊肠河在黑山段有堤段仅1.80 km,大部分属无堤段,上游植被差,水土流失严重,蓄水能力较差。暴雨常涨满河槽,冲毁农田,危害性较大,洪水历时1-2 d,特大洪水曾历时30 d。

北镇市境内共有堤防35.53 km,其中只有13.69 km达到10 a一遇防洪标准,其余只达到5 a一遇防洪标准或为无堤段,西岸堤防侧立陡,有多处急弯,一旦有洪水发生,危急堤防造成决口,冲毁农田,危害性较大。洪水历时1-2 d,特大洪水曾历时30 d。

有史记载共发生大洪水6次。1949年大水,冲毁农田7 733.33 hm2,冲毁3 434间,受灾人口14.30万人。1950年大水,7月降雨达15 d之多,8月又连降暴雨,冲毁房屋31 991间,受灾人口5万人。1953年大水,为保铁路安全,羊肠河铁路北段人工决口两处,8月18-19两日,受台风影响,一日降雨>100 mm,受灾人口5万人,受灾农田6 666.67 hm2。1954年大水,6、7、8三个月降雨超过正常雨量,8月10日北部又降倾盆大雨,白厂门一日降雨206.70 mm,洪水暴涨,受灾17万亩农田、3万人。1969年,7、8两月阴雨连绵,8月雨日多达17d,由于处于晚秋各种农作物已近成熟,危害较小,仅减产107万kg。1985年大水,受九号台风影响,加之前期雨量偏多,七月份月平均降雨量372.90 mm,冲毁房屋750间,农田0.87万hm2

西沙河发源于阜蒙县新民乡大岭山,河源高程573.20 m,河长90.60 km,河道平均比降2.50‰,流经大市、正安、中安、窟窿台、青堆子、吴家等乡镇至市界与黑鱼沟河汇合后经盘山入绕阳河,流域面积1562 km2,多年平均径流量为3 899.90万m3,目前该河上游仅有冮家、石佛等小水库,调洪能力差,河道堤防标准偏低。西沙河降雨量分布虽变化不大,但年际变化较大,西沙河河源地区雨量较小,多年平均降雨量为593.70 mm,自西北向东南循增,沈山铁路以南地区多年平均降雨量增至599.60 mm,据沟帮子站多年观测资料记载,最大降雨量为980.90 mm,暴雨多发生在7、8月内,而且集中在几场,较大暴雨一次历时为1-3 d。

西沙河洪水灾害频繁,自1949年以来,发生较大洪水灾害,有1949年、50年、53年、62年、69年、75年、77年、85年、94年,每次洪水,冲毁大面积耕地,人民生命财产受到严重的损害。

在西沙河上建有大市、中安堡、窟窿台、吴家、冮家水库、青年水库6处雨量站。支流黑鱼沟河上建有八家子、赵家屯、龙门水库、大阁水库、广宁5处雨量站;支流鸭子河(沙子河)上建有曹屯、沟帮子、岳英水库、高峰水库、甜水五处雨量站。

3.3 洪水传播时间分析

绕阳河干流洪水传播时间及里程,见表1和表2。

表1 绕阳河干流各站里程表(单位:km)

河源43 85 140 172 203 283韩家杖子42 97 129 160 240东白城子55 87 118 198红旗堡32 63 143新兴31 111王回窝堡80河口

表2 绕阳河干流洪水传播时间表(单位:h)

河源5 12 27 76 116韩家杖子7 22 71 111东白城子15 64 104红旗堡49 89王回窝堡40河口

4 结语

流域内多年平均降雨量为483.30 mm,年平均蒸发量约为1 746 mm。受东南亚季风影响,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北部少南部多,4-5月占全年的12.40%,汛期6-9月占全年的78.70%,10-11月占全年的5.80%,其它月份占全年的3.10%,汛期降水量集中在7-8月,尤以7月最多。就一次降水而言,多局部短暂暴雨,次暴雨历时一般为1-2 d,主雨集中于6-24 h。降水量年际变化大,历史上最丰年1994年,形成暴雨的天气系统主要是台风、华北气旋、江淮气旋、冷窝、倒槽等。

流域多年平均天然地表水资源量为1.50亿m3,折合径流深为42.500 mm,变差系数Cv为0.84。绕阳河流域多年平均地下水天然补给量为1.34亿m3,补给模数为3.79(万m3/km2)。绕阳河流域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49亿m3,产水系数为0.12,产水模数为7(万m3/km2)。

绕阳河干流段在阜新境内韩家杖子以下为阜、彰两县界河。流域内低山丘陵占60%以上,沟壑密度为0.50~2 km/km2,有的沟深达10~30 m,两壁陡立。流域森林植被率在28%左右,水土流失严重。同时该河流上游无控制性工程,又是季节性河流,70%的降水集中在每年的七、八两月份,洪水峰高流急,且沿河两岸土质为轻壤土及沙土,结构松散,河道弯曲,主河道主流不稳定,易形成塌岸险工险段。中下游河道平缓,流速变慢,河道阻水严重,河口处受潮汐影响较大。

中图分类号:TV21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853(2017)04-0036-02

收稿日期:2017-01-02

编辑:刘长垠 邢博辉

作者简介:王鹏(1974-),男,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水利工程质量的管理与监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神州大地旱不得涝不得?(上)
淮河
国务院关于海河流域防洪规划的批复
细数黄河历次改道事件
徒骇河双庙段
洪患問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