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73年,钱钟书女儿被邻居骂了一句“臭寡妇”后又扇了一嘴巴 突突然,杨绛冲了上去和对方撕扯到一起,却被邻居夫妻狠狠地摔在了地上,钱钟书听到动静,抄起一块木板就劈向那对夫妻…
1972年,钱钟书一家分配到了一个小房子,此时女儿钱瑗因为丧夫,也和父母同住。

钱钟书一家三口都是与世无争的性格,他们喜欢偏居一隅,过自己的小日子。

当时他们和一户知识分子做邻居,杨绛做人的准则是,远亲不如近邻,大家住一起也是缘分,所以平日里能帮就帮。

邻居夫妻也不客气,平时总是来杨绛家借东西,可即便杨绛一家很大方,知识分子夫妇依然不领情。

主要是因为当时杨绛一家处境并不是很乐观,邻居夫妇有点看不起他们。

有一天,邻居家妻子突然问钱瑗:“怎么没看到过你丈夫!”

钱瑗有些尴尬,回了一句:“他已经不在了!”邻居妻子的眼神瞬间就变了,有种嘲讽的感觉。

这之后,邻居夫妻看向钱瑗时,眼神总是透露着轻蔑,钱瑗也选择不计较。

可人性就是如此,你越是退让,他们越是得寸进尺。

1973年的一天,钱瑗请了钟点工来给家里打扫卫生,邻居妻子竟然想占便宜,要求清洁工也给他们打扫。

钱瑗觉得她的要求很无理,就拒绝了,哪成想,邻居妻子竟然骂钱瑗是“臭寡妇”,钱瑗想和她说道理,结果被扇了一巴掌。

杨绛见女儿受了欺负,瘦弱的她,不知道哪里来的力气,竟然冲上去和对方撕扯到一起。

邻居夫妻压根不考虑往日的恩情,更没有考虑杨绛的身体,他们将杨绛按在地上,拎起来,又摔下,再拎起,再摔下。

屋内正在写作的钱钟书听到声音后,拎着木板子就冲了出来,直接劈向邻居夫妻。

四个人扭打到一起,场面非常的混乱,钱瑗怕父母受伤又无力拉架,只能找人帮忙,这才平息了这场邻里之间的斗争。

这次之后,杨绛一家对邻居的态度彻底发生了转变,也就是“不再惯着”。

邻居夫妻没想到他们会反抗,甚至拿出了拼命地精神,他们也就识趣多了。

熬过了低谷期,杨绛一家终于搬走了,远离了那对贪得无厌、欺软怕硬的邻居。

值得一提的是,那对邻居夫妻后来竟然成为了某领域的知名人物,着实有些讽刺。

杨绛这一生,力求与人无争,但真的被欺负到头上,她也不会任人践踏。

后来提及那次打架事件,杨绛在作品中说了这样一段话:

打人,踹人,以至咬人,都是不光彩的事,都是我们绝不愿意做的事,而我们都做了——我们做了不愿回味的事。

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杨绛对于那次打架依然耿耿于怀,甚至觉得那是人生中最不光彩的一段经历。

当然,通过杨绛一家的经历,我们要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善良要有锋芒,否则,只能任人欺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72年,钱钟书的女儿被邻居骂了一句“臭寡妇”,随后又扇了一巴
1973年,杨绛的女儿被邻居打了,杨绛拼命上去护着,也被邻居夫妻轮番摔打,在屋内读书的钱钟书举着木板...
“臭寡妇”
今天刷到一篇收益上1000元的微头条,点赞1.8万,展现量101
1973年钱钟书的女儿洗衣服时被邻居打了...
1973年,钱钟书的女儿被邻居扇了一巴掌,杨绛看到女儿被欺负,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