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两口凑7万送女儿去留学,被断联17年,临死才知女儿是德国教授
userphoto

2024.01.04 湖北

关注

父母都对自己的孩子有着美好的期许。

在孩子存在于世的那一刻,他们就已经想好了以后要为这个小生命做什么了。

对于孩子的成长培养,绝大部分的父母都是鞠躬尽瘁的。

来自辽宁大连的曹肇刚夫妇,曾花了老两口攒了一辈子的七万元的积蓄,送女儿曹茜去德国留学。

老两口原以为,等女儿留学归来,一家人会过上令人羡慕的完满生活。

可不曾想,女儿出国后,一连十七年都杳无音讯

连夫妇俩患上癌症,最终也没能在临走前再见女儿一面。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女儿曹茜又为何对自己的亲生父母如此绝情?

曹茜一家生活在辽宁大连的曹家地村

她的父亲曹肇纲和母亲刘玉红都是普通的农民。

曹茜,是这个家里的独生女

曹家地村本身就属于较为贫困的地区。

所以,和其他大多数的农民家庭一样,曹茜的家庭状况也并不是特别乐观。

曹父在接受采访时也回忆了当时那个年代家里的收入状况。

他说,那个时候自己干一年的活挣的钱,除去家里的日常开支,最后留在手里的只有一百多块钱。

这样的经济状况,要养一家子人,着实是有些困难。

但即便这样,曹茜的父母依旧咬着牙供女儿上学读书。

作为女儿的曹茜,也很争气。

据曹父回忆,女儿曹茜在读书阶段,学习成绩在班上一直都是数一数二的。

在学校的表现也是出类拔萃。

高考时,她被辽宁师范大学录取。

但曹茜并没有因此而止步求学的梦想。

在大二那一年,她有了出国留学的念头。

不管在哪个年代,出国留学几乎都是富人的“专利”。

高昂的学费和申请费,普通的家庭是难以承受的。

对于曹茜的农民父母来说,这更是一种沉重的负担。

但曹肇纲夫妇并没有多说什么,而是花掉了几乎所有的积蓄,支持女儿的梦想。

除了二老的积蓄,家里所有的亲戚也都为曹茜的“留学梦”东拼西凑。

2000年,在全家人的努力下,终于凑够了七万元,顺利将曹茜送到了德国留学。

刚到德国的曹茜,还会主动和父母联系。

不过,那时候的电话费都很贵。

曹茜每次越洋给家里打电话,必定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所以她就改成了写信的方式向父母分享自己的情况。

但2000年到2003年这三年间,曹茜也就只给家里写了两封信

再之后,曹茜就与家里的联系越来越少。

没有女儿讯息的曹肇纲夫妇很是疑惑,他们也担心女儿一人漂泊在外发生什么事。

于是便开始通过一些渠道打听女儿的下落。

曹父找到了外交领事馆,向领事馆的工作人员求助。

但结果都不尽人意。

曹父想着可能是因为女儿,在经济上不太需要家里的支持了。

因此就不怎么和家里联络了。

后来,曹父还能从领事馆得到一些关于女儿的讯息。

可到了2005年,女儿就彻底跟自己和老伴断联了

曹茜的父母很是担忧,害怕女儿在异国他乡遭遇了什么不测。

对于女儿的杳无音讯,曹父也开始对自己先前的言行进行了反思。

思来想去,老人想到了之前一次和女儿通话的情景。

夫妇俩人回忆,2003年女儿总共向家里要了两次钱,总共是3.3万元

那次的电话中,曹父还责骂了女儿曹茜

然而,就在老两口百思不得其解之时,他们自己的身体也发出了“危险信号”。

在女儿断联后的两年,曹肇纲和妻子刘玉红双双患上癌症

二老每天都要吃很多药来控制病情。

而且两位老人年事已高,只能靠低保维生

生活条件十分艰苦。

这样一来,能再见女儿一面,就是两位老人生前最大的愿望。

但由于常年寻找无获,2020年六月,二老最终选择通过媒体的方式,希望能找到女儿的蛛丝马迹。

每年过年的时候,二老也都会多摆一副碗筷。

身为旁观者,曹父曹母的付出让人感动不已。

也正因此,无数网友都认为曹茜是个不知感恩的“不孝女”。

但,事出蹊跷,必定有因。

既然父母如此爱护自己,那为什么在去德国的这些年中,曹茜从来没有回来看望甚至问候过自己的父母呢?

“清官难断家务事”,家庭内部的矛盾,外人是无法看出来的。

曹茜能做出这样的决定,也一定有她的道理。

据知情人透露,曹茜不愿意回家是因为和家里人之间有太多不可调和的问题

那么到底是什么矛盾呢?

这一切,还要从曹茜高考那年说起。

曹茜即将高中毕业那年,面临着人生第一次的重大抉择——填报志愿。

曹茜是一个很有想法的姑娘,她想出去闯一闯,看一看更大的世界。

所以在志愿院校的选择上,她最想去的是南方的大学

因为不管是从经济发展还是环境氛围,南方都是比北方地区要发达得多。

这也正是曹茜想要去南方上大学的原因。

然而,原本和谐的家庭,就在这个时候,开始出现了裂痕。

虽然曹茜自己对南方的发达十分向往,但她的父母却和她想的不太一样。

父母希望她能在本地上大学,这样离他们老两口不会太远。

而且这样的话,如果孩子在学校有个什么事,夫妇二人也能很好地照应。

所以,一听到女儿要报南方的学校,曹肇纲夫妻二人便强烈反对

就这样,曹茜和父母在高考择校这一问题上产生了很大的分歧。

迫于父母的压力,曹茜只好在第三志愿上填上了辽宁本地的学校。

然而,结局总是不尽人意,曹茜最后阴差阳错地被辽宁师范大学录取了。

得知录取消息的曹茜父母乐开了花,还摆了酒席庆祝。

在亲戚邻里的声声夸奖中,曹茜的心里五味杂陈。

或许,就从这里开始,曹茜就开始转变了对父母的态度和看法。

但她当时还只是个学生,没什么自力更生的能力。

所以只好硬着头皮接受了这份录取,老老实实地去学校报到。

虽然听了父母的话留在了本地上学,但入校后的曹茜在心理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父母不让女儿去那么远的地方上学,在一定程度上是出于对女儿的担忧挂念。

但他们却只表现出了反对的态度,这让曹茜觉得自己是被控制的傀儡

再加上考上的不是自己心目中理想的院校,所以曹茜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没有了以往的热情。

而且,在大学的几年里,她也很少回家了。

基本上只有需要生活费的时候,曹茜才会主动给家里人联络

也许是这次的事情父母带给了她严重的创伤,曹茜也变得比之前叛逆了许多

从小学习名列前茅的她,进了大学后成绩一落千丈。

而且玩物丧志,颇有一种自暴自弃的感觉。

好像是故意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报复”父母对自己的所为。

在学校里,她也一直在寻找能彻底远离父母的机会。

终于,在大二的时候,学校有一个出国留学的名额。

曹茜得知这个消息后,很是心动。

于是就回家和父母说了这件事,并重新开始发奋学习。

令她欣喜的是,虽然家里的经济条件十分拮据,但父母还是同意了她的出国请求。

虽然说着是去留学,但曹茜更在意的,是希望能通过这次机会彻底摆脱家里的控制。

由此看来,曹茜在国外销声匿迹十多年,完全是故意为之!

那么,这位人们口中的“不孝女”曹茜,到底现状如何呢?

网上流传的基本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曹茜在德国早已博士毕业,并在慕尼黑人文学院任职终身教授

但对于家人方面,则表示曹茜与父母之间存在过深的矛盾,所以不愿再与家人联系。

这种说法也是最让人好奇的一种。

第二种说法是,曹茜目前还生活在德国

有网友称自己曾在2015年左右在德国见过曹茜本人,所以推测她应该还留在德国境内。

最后一种说法,有人说曹茜已在德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另一半,并在德国组建了自己的家庭。

但她早已改名换姓,与过去的一切做了了断

老两口在得知了女儿的下落后,并没有对女儿有过什么怨言。

相反,他们夫妇二人还担忧,“寻女”的事一曝光,会不会对女儿奋斗得来的事业造成什么影响。

在记者采访时,曹茜的父母还向公众展示了曹茜以前的照片。

看着看着,就流了泪。

然而,一直到二位老人生命垂危之时,曹茜都没回来看望过二老一眼。

哪怕是因为工作回到国内参加学术交流会,也依旧没有想起来留在家乡的父母。

曹肇纲和妻子就这样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

结语

曹茜和父母之间到底有什么深仇大怨,我们尚不得知。

也许是父母观念认知的狭隘,希望将孩子束缚在自己的身边。

又也许是女儿日益加深的误解,最终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僵局。

而且当事人曹茜也没有出面作出解释,所以我们也不能完全了解事情的全貌。

大家有什么看法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农民父母硬凑7万供女儿留学,至死未再见面,同学:她曾回国12天
为了躲农民父母,曹茜出国失联17年,同学道出真相:矛盾太深
寒门少女留学失联17年拒见患癌父母 到底经历了什么?
独生女曹茜留学失联17年,在德国结婚生子,父母患癌离世不愿回家
老两口借7万供女儿出国,17年杳无音信,临终前得知女儿已成德国教授,背后真相竟是...
辽宁寒门女生成绩优异,留学德国失联17年,父母患病盼知女儿下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