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探秘舜帝葬身地之谜:我认为应在桂北全州县境的皇华岭

舜帝生活在约公元前2128年─公元前2025年。姚姓,有虞氏族、名重华,字都君,谥号舜。是中国上古时代父系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首领。关于舜的出生地说法不一,对于这个问题,先秦两汉以来一直存在争议。春秋以前关于舜帝的出生地都没有记载,到了战国以后才逐步有了舜帝资料的记载(战国时代从公元前475年至221年)。这时候舜帝已逝约1653年─约1550年。在这一千多年期间里没有文字记载,只靠民间传说。

全州人塑的舜帝像

最早记载舜帝出生地的是《孟子》:舜生于诸冯,东夷之人也。司马迁则说:舜、冀州人也。司马迁(西汉史学家约145年─约公元前135年)正是孟子与司马迁对舜帝的出生地的不同说法,导致了后世对舜帝出生地无休止的争论。孟子所说舜帝是“东夷之人”,舜帝的出生地在山东菏泽河南濮阳一带。司马迁则说舜帝是冀州人,舜帝出生地是现在的山西南部的安邑,即今天的山西省的运城。舜帝的出生地争论不休,无法认定,也导致了舜帝死后安葬之地更是众说纷纭,模棱两可了!

皇华岭山上的湖泊

舜帝安葬何处?《孟子》舜帝卒于鸣条山,即现在的山西永运城,相传舜践帝位三十九年,励精图治,以德治国、为后世敬重,舜帝卒于鸣条。舜帝陵就位于鸣条岗上盐湖区北部的曲马村。今日的舜帝陵景区总占地1778亩。分舜帝大道、舜帝广场,舜帝公园。深感后人对舜帝的尊崇。

《山海经:海内经》说:南方苍梧之丘,苍梧之渊其中有九疑山(九嶷山),舜帝之所葬,在长沙郡零陵界中。《竹书》说鸣条有苍梧之山,帝崩遂葬焉,苍梧山自古有之,决不可能是地处北国山西的运城安邑的鸣条山。现在湖南的宁远县也修建舜帝陵园。一代明君两处葬地,谁真谁假,有谁可鉴别真假乎?

从历史可以看出,舜帝不是葬在山西运城的鸣条山,也不是葬在湖南宁远县的九嶷山。而是葬在全州县境内的皇华岭(现名黄花岭 )。从中国历上可以论证这一观点:秦始皇在二十六年即公元前221年灭六国,统一了华夏大地。结束了春秋战国时代,在华夏大地上建立了统一的秦朝帝国。在全国实施郡县制。于今天的全州县地置零陵县,治所在今日全州县的凤凰镇,属湖南长沙郡管辖。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全州县境内的东北部又置洮阳县,当时全州县境内并存零陵、洮阳两县,同年又置零陵郡。郡治驻地在零陵县内。从历史上看,今日全州县的前身─零陵县从(公元前221年)至隋开皇九年。在中国历史的版图上存在了589年之久。

湖南省的宁远县在地理位置上看,宁远县位于湖南南部,萌渚岭北麓,南有九疑山,北倚阳明山。宁远县的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该县属楚国疆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赢政统一华夏,在全国建立郡县制,宁远县、新田县、嘉禾县、蓝山县,江华县,道县。

今宁远境内设有舂陵、泠道(以后改为营道、泠道)二县和舂陵侯国。现在湖南的零陵,汉代曾称泉陵。从汉建武年间零陵治所从今日全州的凤凰移至泉陵,泉陵改为零陵郡。辖今日全州的前身─零陵县。就在汉建武年间,现在湖南宁远县的前身─舂陵、(营道、泠道)二县才归零陵郡管辖。从两县的历史上论证: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史记·五帝本记》三苗作乱,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

司马迁写《史记·五帝本纪》是西汉朝代。而郡县制的划分,他是当代人,是清楚的。所以说舜帝不是葬在湖南的宁远,因汉代的宁远叫舂陵(营道》县和舂陵侯国,不是叫零陵县。司马迁是西汉的史学家,说舜帝南巡,崩于苍梧之野,是零陵县。今日全州县就是司马迁记载的零陵县。他所著的舜.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指的就是今日的全州县境内,舜帝所葬之地,而非宁远也!

零陵县的名称不是郡县制的一个简单名字,而是有纪念意义的名词。秦赢政秦始皇在秦二十六年统一华夏,实现郡县制,成为中华民族的千古一帝。他为了纪念古代明君─舜帝。把舜帝所葬之地命名为零陵县。其含义深远,又有纪念意义。从汉字的解释来说:零就是等于很近,是我们常说的零距离。陵,就是坟墓。陵墓是指帝王将相的坟墓才能称呼陵。如皇陵、中山陵等。零陵县的真正含义就是舜帝陵所在之地而命名的郡县,告诉后人舜帝就葬在零陵县境内(今日的全州县境内)。叫后人不要忘记这位舜禅让禹。如果舜帝安葬在今日的宁远,当时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应该写舜,崩于苍梧之野,葬于舂陵或营道了。由此可见,司马迁所著《史记·五帝本纪》说舜崩于苍梧之野,葬九嶷。不是湖南的舂陵,舜帝葬在零陵县(今日的全州县)境内,此事无可非议!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他的记述中,他没有到过湖南和广西。在文章的前面已经叙述过。他只听说岭南地区山高林密风景秀丽。因三苗作乱,舜帝不带兵马,只带随从,舜帝以德服人,平息三苗之乱。舜帝在湖南省永州市东安县的舜皇山停留过,舜皇山的原名叫红云山。因舜帝住过而命名为舜皇山。舜皇山位于越城岭山脉的腹地。后人为了纪念这位上古明君。在山上还建立了舜皇庙,地址在永州市东安县大庙口镇,与邵阳市的新宁县之间。南方入口距东安县三十公里,主峰海拔1882.4米,为湘南第一峰。史籍记载舜南巡驻跸之处。相传舜皇南巡到此,听到流水潺潺流水。鸟语花香,见群峰踵踵,便流连忘返。舜帝在舜皇山上留下了许多美丽的传说。尔后舜帝离开舜皇山, 进入现在的全州县内,继续南巡。全州县境内还留下有很多舜帝南巡的遗址。由此可见,舜帝南巡没有到过湖南的宁远县,如果舜帝南巡往宁远方向,应该从潇水而上,舜帝又怎么能在舜皇山逗留呢?

皇华岭视野开阔

舜帝巡南崩于苍梧之野的说法是正确的,在远古时代,没有郡县制,山高林密,风景秀丽的广西大地总称为苍梧之野。司马迁说:舜帝葬于江南九疑。从汉字解释上来说:九是最大的数字,疑:是猜测、猜想,怀疑。他说葬于江南九疑,按词义上来说就是葬在江南苍梧,不知道是那一座大山之中?所以名曰九疑。湖南宁远的名人抓住这点,大做文章。为了提高本县的知名度,故将本地的一座山,改名为九疑而已,说舜帝安葬于此

舜帝南巡到了今日的全州,全州县境内游览许多地方。相传舜帝游览过都庞岭,今日的都庞岭山脉皇华岭上有一座桥子岭,其貌像似一顶桥子。相传舜乘舆到此,见山上烟波浩渺,群峰桑嶂,翠桑层峦,梧凤之鸣。都庞岭风景秀丽,山以云为衣,云以山为体。到处是潺潺流水,鸟语花香,丰富的水源形成了白水渐瀑布,从万山丛中脱颖而出,清灵圣洁泉水形成了巨大的水帘,飞流直下,玉珠飞溅!震耳欲聋。都庞岭与越城山遥相呼应,在皇华岭上看,山下湘江向东奔流而去!气势壮观,往东看:潇湘大地尽收眼底。往西看群山起伏,成万马奔腾之象。

舜帝见此景此情流连忘返。想自己百年之后安葬于此。舜当时年事已高,在全州地域巡查中,崩于全州之野,长眠于都庞岭上。因舜帝长眠于此,人们将原来的山岭改为皇华岭(皇化岭,后来叫成花黄花岭,皇华岭和黄花岭的口语发音是一样的),其一,是纪念舜帝安葬之地。其二、舜帝名重华其意是舜帝重华葬于皇华岭。舜帝之墓到现在有4000多年的历史。该墓所在地还需要时间寻找。

皇华岭上观湘江

舜帝死后,舜帝的两位妻子娥皇、女英从都城前往江南,朔湘江而上,奔至苍梧(今日的全州县境内)闻舜帝已故。娥皇、女英以身殉夫,双双投入湘江而亡。在汉初平元年(190年)苍梧人民为纪念娥皇、女英二妃,在今日全州的三江口,即李家山三角洲修建了二妃庙。至今有 1829年的历史了。庙内置唐代枊宗元《二妃庙碑》和《讽虞嫔诗并序》。北宋古文化运动的先驱、殿中侍御史柳开曾在广西全州任上考证:古书今俗舜帝二妃娥皇、女英在全州的殉夫地叫沅湘并建二妃庙。如果舜帝没有死在全州境内,二妃怎么跑到全州来殉夫呢?全国有几处二妃庙。都建在唐代以后。他们几乎都是为地方作秀,搞文化炒作,提高本地的知名度而已。在汉代建立的二妃庙,除了现在全州县李家山的二妃庙以外,在全国没有其他地方建二妃庙了。

二妃庙遗址

舜帝即既然葬于全州县境内,为什么没有像山西的运城,湖南的宁远那样大兴土木,不惜重金修建舜帝陵园呢?在这里我们只要翻开历史就可以知道原因在那里:广西在秦朝属岭南,历史上说是南蛮之地。汉文化的发源地在中原地区,今日的河南,山西、河北、陕西、江苏一带。我们广西的汉文化都是由中原地区传入,比较晚,汉文化相对落后。昔日的零陵县(今日的全州县)除了三国时代蜀汉相蒋琬以外,在秦、汉、隋、唐、宋朝代中没有出过文学泰斗。对秦、汉的历史没有人去研究。不懂得用名人和古代遗迹,来提高本地的知名度和推动本区域的经济发展。对名人文化的影响和推动力认识不足,才造成舜帝本来葬在全州县境内,被别人说葬在别处的事端就发生了。

蒋作艮

2019年9月28日

第799期:     老姐姐

广西十大最美乡村评比揭晓,全州居然占了两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舜帝圣葬地,全州九疑山(连载11)
舜帝葬地九疑地望考辨 ——兼与蒋咸喜先生商榷
承载上古文明的全州沅湘二妃庙
问祖寻根,华夏文明探源(3)舜文化,中华文明的第一座巅峰
「史海钩沉」屈原流放地全州考
零陵有陵还是无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