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仲景的千古名方,既去火又补虚,妙用可化解上热下寒、口渴心烦

今天这篇文字,我想和你聊聊,如何应对上热下寒。

这个事儿,其实我讲了好多次。

今天在这里,我想说说《伤寒论》里的一张方子。它对于上热下寒这种情况的调理,很周全,值得我们去感受和学习。

接下来,我还是直接给大家说一张医案。

曾经有这么一个女子,年52岁,是一名护士。

这个人,从五六年前开始,就有顽固的口腔溃疡。好了没多久,就长出新的来,可以说此起彼伏,不得消停。

最近这一年来,此人的口腔溃疡加重了,一个月30天,她有20天和溃疡做斗争。你说,这日子还咋过?

当时有医院的同事说了,你这个病呀,就是上火,得用点清热解毒、滋阴泄火的东西。但是,患者用了以后,不但无效,反而还让自己便溏、腹痛。

就这样,患者觉得无计可施,于是投入中医治疗。

刻诊,见患者脉象沉细而数,舌苔有裂纹,舌尖发红,舌体瘦。细问得知,患者平时还腰酸怕冷,小便清长,平时根本不敢碰凉的食物,否则就容易腹泻腹痛。

但是吃温热的东西,反而还容易加剧上火。晚上,患者心烦,睡不好觉,口渴,却不想喝太多水。而且口腔里头有多处口腔溃疡。

这时候,医家经过反复揣度,提笔书方一首,但见——

麻黄,升麻,当归,知母,黄芩,玉竹,赤芍,天冬,肉桂末(冲服),茯苓,炒白术,干姜,党参,连翘,白芷,生甘草,每日一剂,水煎分服2次。

与此同时,患者需要用一张外用方漱口。这就是,藿香,佩兰,茵陈,黄连,金银花,连翘,水煎取药汁。调治期间,不要碰任何辛辣食物。

结果如何?患者用药6剂以后,口中溃疡大大好转,疼痛感几乎消失。又用6剂,溃疡完全愈合。

这时候,原方去掉连翘、白芷、麻黄和升麻,剩下的药材可以水煎常服,用于善后,预防复发。

这就是医案的基本内容。现在,我给你聊聊这是怎么一回事儿。

首先,我们肯定一点,这就是,患者当时的状态,的确属于上热下寒。

口腔溃疡、心烦不眠、舌尖红、舌体有裂纹、脉数,这是有热之象。

便溏、不敢碰凉食、怕冷腰酸、脉象沉细,这又是典型的脾肾阳虚之态。

这个状态摆在这里,我们要做的就是两件事儿,既要改善脾肾阳虚之态,还要适当地清热滋阴。两件事儿,虽然看似矛盾,但此时必须有机结合。

我们再来品味当时医家用的方子——

麻黄,升麻,当归,知母,黄芩,玉竹,赤芍,天冬,肉桂末(冲服),茯苓,炒白术,干姜,党参,连翘,白芷,生甘草。

这个配伍里头,当归、知母、黄芩、玉竹、赤芍、天冬,用于滋阴清热。

肉桂、茯苓、白术、干姜、党参,用于温补脾肾,健脾益气。

你看,这不是两手抓了吗?

麻黄和升麻两味药,能宣散郁火。上火这个事儿,就是这样,既要给它清下去,还要给它散出去。所以麻黄和升麻,就是专门负责散火的。

白芷和连翘,这是用于治疗口腔溃疡的常用药对。白芷辛散,连翘清热,一散一清,去火的功效很好。

这就是基本的用药思路。

其实,这个配伍,是化自麻黄升麻汤的一张方子。

麻黄升麻汤,出自《伤寒论》。可以说,这是整部伤寒论里头,最复杂的一张方子。仲景地方,讲究方证相对应。

你有什么证,我就用什么药,最后的方,就一定是对症的方。类似上文寒热兼有的症候,就得用寒热合杂的方子来应对。

麻黄升麻汤,基本组成就是麻黄、升麻、当归、知母、黄芩、玉竹、芍药、天冬、桂枝、茯苓、甘草、石膏、白术、干姜。上文医案里,没用清热大寒的石膏,目的是怕患者脾胃虚寒,受不了。

整张方子,治的就是上热下寒,正虚邪陷,阳郁不伸。也可以说,这是《伤寒论》里头,为数不多的,专用于治疗上热下寒的方子之一。

总而言之,这就是利用麻黄升麻汤加减,来治疗上热下寒的典型案例。

其实,这个上热下寒,是不少人都有点问题。上方的运用,我认为,非专业读者还是必须在中医师的辨证指导下来借鉴进行,不要盲目使用。

所谓上热下寒,必须有典型的舌脉和全身症候作为诊断支撑。我们不能自我感觉如此,就去尝试方药。那是极其危险的行为。

好了。关于这个事儿,我就说这么多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伤寒论》里,翻出治上热下寒的方子!去火 补虚,一箭双雕
经方应用之麻黄升麻汤医案
《痰火点雪》——脏腑虚实标本用药式2
麻黄升麻汤治疗一例咳唾血痰案
郭生白常见病方
麻黃升麻汤治疗阳郁咽痛医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