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优势谈判(二)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在下定决心要开出高于心理预期的条件之后,你应该如何确定你所开出的具体条件?要解决这个问题,你首先需要清楚地界定自己的目标。通常情况下,你所开出的条件与对方开出的条件应该和双方最终成交的条件保持等距。

 
让我们来举几个简单的例子:
 
◆汽车经销商报价1.5 万美元,你想出价1.3 万美元,这时你第一次的报价应是1.1 万美元。
 
◆你的一名员工问你她是否可以买一张价值400 美元的办公桌,你可以接受的条件是325 美元,这时你应该告诉她你不希望办公桌的价格超过250 美元。
 
◆你是一名销售人员,买方出价每件1.6 美元,你希望的价格是1.7 美元,这时你应该从1.8 美元开始谈起。这样,即便双方最终各让一半,你也可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当然,并不是每次谈判都会一方让一半,可在你没有得到更多信息之前,这是一个不错的预设。通常情况下,在双方进行谈判时,不妨假设你们最终会取中间价格,也就是双方第一次报价的平均价格。如果按照这种思路来谈判,我想你会吃惊地发现这种情况的确经常发生。
 
在小事上也是如此。比如,你儿子跑到你面前,说他周末要去钓鱼,需要20 美元。你告诉他:“没门儿。我不会给你20 美元的。你知道吗?
 
我像你这么大时,每个星期只有50 美分的零花钱,而且我还要努力工
 
作才能得到这笔钱。好了,我可以给你10 美元,多一分钱也没有了。”你儿子说道:“可10 美元根本不够啊,爸爸。”这时双方已经界定了谈判范围:他要20 美元,你只愿意给10 美元。
 
通常情况下,最终的结果大都是15 美元。在美国文化中,取平均值似乎是一种相当公平的做法。在大事上也是如此。
 
案例直击 在一次大型国际谈判中界定目标
 
1982年,美国政府借贷给墨西哥政府一笔数额巨大的贷款,820双方就回报问题展开了谈判。他们预定的贷款金额大概是亿美元。墨方的首席谈判专家是他们的财政部长吉泽斯赫佐格(Jesus· Herzog) ,美方的谈判代表是当时的财政部长唐纳德里根(Donald·Regan) 以及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保罗·沃尔克(Paul Volcker) 。我们想出了一个非常有创造性的解决方案,要求墨西哥政府提供给我们大量的石油,从而大大增加美国的战略石油储备,赫佐格表示同意。可这还不是全部,我们要求对方付给我们1 亿美元的谈判经费,这笔钱本来应该是利息,但以谈判经费的名义拨给我们,在政治上会比较容易接受一些。当墨西哥总统何塞洛佩斯波提洛(JoséLopez Portillo,1976 年至1982 年任墨西哥总统。—译者注)听到这个条件之后,他简直要发疯了。他说了一些类似于“你告诉里根要他死了这条心吧!我们才不会付给他什么谈判经费呢”“没门,一个子儿都没有”之类的话。就这样,双方的谈判范围被确定下来了。我们报价1 亿美元,对方报价是零。猜猜最后的结果如何?没错,我们得到了5000 万美元。
 
无论是在小事还是大事上,我们最后都可以得到折中的结果。通过界定范围,优势谈判高手就可以保证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要想界定目标范围,你就要学会让你的对手首先亮出自己的条件,这也可以被看成是谈判过程中的一条潜规则。总而言之,一定要让对方首先说出自己的条件。要做到这一点并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困难,而且这也是可以让你占据主动地位的唯一方法。
 
比如说你打算买一部二手车,大街上有人手头有辆二手车想要出手,1开价万美元。价格棒极了,车子也很好,你简直迫不及待地想要直奔过去,抢在所有人之前买走这辆车。可是在去看车的路上,你开始想,或许自己不应该这么爽快地接受对方的开价,所以你决定报价8000美元,先看看对方的反应。你来到了车主家里,检查了车况,稍微试驾了一下,然后告诉车主:“这和我想买的车有些不一样,不过如果你能接受8 000 美元的价格,我会考虑买下来。”这样然后你开始等,等着对方勃然大怒。可事实上,对方只是平静地看了看妻子,说道:“你觉得怎么样,亲爱的?”
 
妻子说:“可以,卖给他吧。”
 
“哇,我简直不敢相信!”
 
这番对话难道不会让你高兴得跳起来吗?你难道不会告诉自己:可事实上并非如此你可能会想:我本来完全可以做得更好,一定是哪里出了什么问题。现在让我们换个稍微复杂一些的例子,让你站在别人的角度试想一下。比如说你在为一家航空引擎制造商做采购,你准备与一家轴承( 引擎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零件) 制造商的销售代表会面。以前的供应商出了问题,你迫切需要从这家新公司进货,而且这也是市场上唯一一家能够在30 天内提供你所需轴承的公司,— 你就不用关闭自己的生产线。如果不能及时买到轴承,你和航空制造优势谈判商之间的合同就会泡汤,而这家航空公司的业务占到你公司85% 的业务份额。
 
在这种情况下,轴承的价格显然就不是最重要的事情了。可当你的秘书告诉你那位销售代表已经来了时,你还是会告诉自己:“我是一个谈判高手。我会把价格压到最低,看看结果怎样。”
 
那位销售代表做完了演示,并向你保证他的公司可以按照你的要求及时交货。根据他的报价,每个轴承的价格是250 美元。这不禁让你大吃一惊,因为你本来打算出到275 美元,可你还是设法掩饰住了内心的惊喜,并告诉对方:“我们的价格一直以来都是175 美元。”( 没错,你的确是在撒谎,可在做生意时,人们经常使用这种方法。) 听到你的报价之后,销售代表回答道:“好的,我们可以接受。”
 
这时你通常会有两种反应:
 
◆ 我本来可以做得更好;
 
◆ 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
 
多年以来,我举办过成千上万次培训,每次讲到这一点时,我所得到的所有反馈都不外乎这两种:“我本来可以做得更好”,“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下面让我们分别分析一下这两种反应。
 
反应1.我本来可以做得更好
 
有趣的是,你的这种反应并不一定是和价格有关。你之所以会有这种反应,很可能只是因为对方答应你报价的方式。如果你在买车时报价7 000 美元或者是6 000 美元而对方二话没说,一口就答应了下来,你会有怎样的反应呢?如果那位轴承销售代表同意150 美元或者是125 美元的价格呢?你难道不会觉得自己本来可以做得更好吗?
 
大师手记
 
“我本来可以做得更好”
 
几年前,我在华盛顿州伊顿维尔(Eatonville) 买了一块的地皮。它位于一个美丽的小镇,就在雷尼尔山(Mount Rainier) 西面。卖方要价18.5 万美元。我仔细分析了那块地皮之后发现,如果可以把价格砍到15 万美元,那将是一笔非常好的生意。于是我界定了价格范围,然后请不动产代理商向对方报价11.505 美元。( 具体的数字通常更有说服力,所以这样的报价通常更容易被对方接受。)
 
然后我回到了自己在加利福尼亚州拉哈布拉海茨() 的家里,让代理商去向业主报价。坦白地讲,按照我当时的想法,对于我这么低的报价,如果对方肯还价,那就已经是非常意外了。可让我感到吃惊的是,几天之后,对方就给我寄来了我的报价单,表示愿意接受我的报价和我的交易条件。我敢肯定这的确60 是一笔好买卖。一年之内,我卖掉了其中的公顷,收回了我的20100 所有投资。然后我又卖掉了公顷,价格等于我当初购买公顷土地的全部金额。当他们接受我的报价时,我本来应该会想,“哇,这可真是太棒了。我不可能把价格降得更低了。”我当时的想法是:“我本来可以做得更好。”
 
反应2.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
 
在我买那块地皮时,一听说对方接受了我的报价,我的第二个反应就是:“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我要再仔细检查一下先前的那份报告。如果他们愿意接受一份我认为他们根本不会接受的报价,那一定是了什么我没有搞清楚的事情。”
 
当出售那辆汽车的夫妻接受你的第一次报价时,你的第二个反应肯定是: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采购引擎轴的那个人的第二个反应也是:“一定是出了什么问题。可能如今的市场情况已经和我上次采购轴承进行谈判时不一样了。一定要稳住,我想我应该告诉这位销售代表我必须回去向委员会汇报一下,然后再向其他供应商核实一下情况。”
 
如果你的对手答应你的第一次报价,相信你的大脑里多数会立刻产优势谈判
 
生这两种反应。
 
举个例子来说,你儿子来到你面前,对你说:“今天晚上可以借你的车用吗?”你回答道:“当然,孩子,拿去吧。祝你玩得开心!”你儿子可能立刻想:“我可以提出更多的要求,说不定我还可以要10美元去看电影呢!”然后他就会接着想,“咦,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他们会同意我离开这座房子?难道发生了什么我不知道的事情?”
 

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谈判技巧,可许多人在谈判的过程中都很难记住这一条。你可能已经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式,认为对方一定会表示拒绝,所以你的直觉认为这种做法其实是非常危险的。拿破仑·波拿巴(Napdeon Bonaparte) 曾经说过:“对于一位指挥官来说,最不可原谅的行为就是‘先入为主’—在没有得到任何反馈之前就假定敌人会采取某种对策。”所以当你预计对方会立刻拒绝你的报价时,对方的反应却可能会让你大吃一惊—他们的条件要比你预期的合理得多。举几个例子:

 

当你最终鼓起勇气向上司提出加薪要求时,你要求他给你加15%,可在内心深处,你觉得能加10% 就已经很幸运了。可让你万万想不到的是,你的上司告诉你,由于你的工作表现棒极了,所以他们愿意给你加薪15% 。你难道会暗自庆幸自己遇到了一家慷慨的公司吗?我想不会的。你或许会想:“刚才要是让他加25% 就好了。”

 

你儿子要在周末做一次徒步旅行,向你要100美元。你说道:“没门儿。我只能给你50美元,多一分也没有。”事实上,你提出的条件是有余地的,你希望这场谈判最终能以75美元告终。可让你感到吃惊的是,你儿子居然回答:“这些钱不太够用,爸爸。不过没关系,50 美元也可以。”你会觉得自己的做法很聪明吗?我想不会。你可能会想自己本来可以给得更少。

 

再比如说你在卖一处不动产,开出的价格是10万美元。一位买家出价8万美元,你还价9万美元。按照你的想法,最终的价格应该是8.5万美元,可没想到对方居然立刻接受了9万美元的报价。承认吧—你难道没在心里暗想“早知道他们这么爽快,我应该报得更高”吗?

 

所以,优势谈判高手总是非常谨慎,他们不会立刻接受对方的条件,因为如果是这样,对方立刻就会想:看来我本来可以做得更好,下次我一定要做得更好。在内心深处,他会告诉自己:“下次和这个家伙打交道时,我会更强势一点,一定要把对方的空间压到最低。”

 

拒绝第一次报价可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当你和对方谈判了好几个月,正当你准备放弃,可对方却突然提出报价时。这时你会迫不及待地接受对方提出的任何条件。发生这种情况时,你一定要告诫自己,千万不要立刻答应对方的第一次报价。

 

许多年前,我曾在南加州一家房地产公司担任总裁,那是一家规模很大的公司,一共有28 家分公司,524 名业务代表。一天,一位杂志广告推销员来到我的办公室,向我推销他们杂志的广告空间。我非常熟悉那家杂志,知道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所以我决定在这家杂志上刊登广告。他提出的报价非常合理,只有2 000 美元。

 

可因为喜欢谈判,所以我不由自主地运用了一些谈判技巧,把价格一直压到800 美元。你能想象我当时心里在想些什么吗?没错,我在想:“上帝啊,既然我能在几分钟内把价格从2 000 美元压到800 美元,如果继续谈下去,不知道我还能压到什么价位?”于是我开始运用“更高权威法”。我告诉他:“看起来不错。可我必须先征求一下管理委员会的意见。我们今天晚上就有一次会议,我会把这件事情告诉他们,然后再给你最后答复。”

 

几天以后,我给那位推销员打电话,告诉他:“这件事情确实让我太尴尬了。你知道,我本以为我完全可以让管理委员会接受800 美元的价格,可结果却发现我很难说服他们。公司最近的预算情况让每个人都大为头疼。他们给了一个新的报价,可这个报价实在太低了,我都不好意思告诉你。”

 

电话那边沉默了好长一段时间,然后传来一个声音:“他们同意付多少钱?”

 

“500 美元。”

 

“可以,我答应。”他说道。就在那一瞬间,我突然有一种被骗的感觉。虽然我已经把价格从2 000 美元谈到了500 美元,可我仍然相信自己完全可以把价格压得更低。这件事到此还没有结束。几年之后,我在圣迭戈举行的加利福尼亚

 

不动产经纪人大会(California Association of Realtors) 上做了一场演讲。我在演讲当中提到了这件事情。可让我做梦也没有想到的是,那位杂志广告推销员居然就站在后排。演讲结束之后,他挤过人群来到我面前,我当时心里非常紧张,担心他会臭骂我一顿。可没想到他居然一边握着我的手,一边微笑着说:“我终于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了,太感谢你了。我以前过于着急要达成交易了,完全没有想到我的这种做法会对客户产生什么影响。我以后再也不那么着急了。”

 

大师手记

 

有时你也应该立刻接受对方的第一次报价

 

我以前总是坚信“永远不要接受第一次报价”的法则是百分之百正确的。直到最近,我在洛杉矶的一位朋友和我讲了一件事情,我才发现有时你也应该接受对方的第一次报价。“昨天晚上,我开车经过好莱坞大道,正听着你的培训录音带。途中我在一家加油站停了一下,上了趟洗手间。等我回到汽车上时,突然有人用枪顶着我的肋骨,说道,‘哥们儿,把你的钱包拿来。’我刚刚听完你的录音带,所以我说,‘我可以给你现金,但你要把钱包和信用卡留给我,这样公平吧?’对方厉声说,‘哥们儿,你没听清楚吗?把钱包交出来!’”所以我在此要作出声明,遇到这种情况时,一定要接受对方的第一次报价,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千万不要在听到第一次报价之后就欣然接受。

 

精彩回放

 

◆永远不要接受对方的第一次报价或还价。因为这种做法通常会让对方立刻产生两种反应:我本来可以做得更好( 下次一定会注意),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

 

◆ 千万不要先入为主地设想对方会对你的报价作出怎样的反应,当对方接受你看似不合理的要求时也不要过于吃惊,一定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这样才不会因为出现意外而放松警惕。

 

优势谈判高手知道,你应该永远感到意外。一旦听到对方报价之后,你的第一个反应通常应该是大吃一惊。打个比方,你来到一个度假胜地,停下来看一位木炭画家作画。他并没有标明价格,于是你问他多少钱一幅,他告诉你15 美元。如果你并没有感到意外,他就会接着告诉你,“上色另收美元”,如果你仍然没有觉得意外,他就会继续说:“我们还有有可能一些卡通画,或许你会需要一张。”

 

你的另一半就是一位永远不会对报价感到意外的人,因为在他(她)看来,这样会让他(她)很没面子。我的前妻就是这样一个人。记得有一次,我们走进一家商店,她问店员:“这件大衣多少钱?”

 

店员回答道:“2 000 美元。”

 

我妻子说:“不贵!”我当时就在旁边,听到这话,差点心脏病发作。我知道这听起来确实有些可笑,可问题是,当人们提出报价时,他们通常只是想观察你的反应,这些人从来没有指望你会接受他们的报价。他们只是随便开个价格,然后静观其变罢了。这样的情况我们几乎每天都会遇到,比如说:

 

◆你是一名电脑销售员,你的客户问你是否可以延长保修期;

 

◆ 你在买一辆汽车,经销商只给你打了几百美元的折扣;

 

◆你在出售自己的房子,客户想在交易结束之前2 个星期就搬进来。

 

◆ 你是建筑材料供应商,客户要求你送货上门,却不愿支付任何货费用;

 

在以上这些情况当中,对方很可能根本没有想过你会接受他们的条件,但如果你并没有对他们的要求感到意外,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想:“说不定他真的会答应我的要求。我从来没想到他会答应,不过他看起优势谈判来并没有感到意外,我不如继续加码,看看能得到多少好处。”

 

当你事先已经知道谈判的双方都在想什么时,观看双方谈判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难道不是吗?在和对手展开谈判时,你难道不想知道他心里在想些什么吗?在进行“优势谈判的秘诀”培训时,我通常会把学员分成几个小组,然后分别练习我所讲授的谈判技巧。一般情况下,我会让学员按照自己所处的行业进行谈判练习。如果他们是医疗器械推销员,我就会安排他们向医院推销激光外科手术设备。如果他们是印刷厂老板,我就安排他们收购郊区一家小型的印刷厂。

 

我通常会把学员分成买方、卖方和裁判。裁判是一个比较有趣的角色,因为他们早在谈判之前就已经知道买卖双方的底牌了。他们知道一方的报价将会是多少,而且他们知道各方将会作出多大让步。所以出售印刷厂的人最低可以接受70 万美元的价格,但他们第一次报价可能是200万美元。而买方第一次报价可能是40万美元,但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他们也愿意把价格提高到150 万美元。所以谈判空间是从40 万到200 万,而双方可以接受的范围空间是从70 万美元到150 万美元。

 

如果他们双方的心理价位空间有重合的地方,则几乎可以肯定双方最终所达成的价格就在重合区间之内。而如果买方所能给出的最高价格仍然低于卖方所能接受的最低价格,则其中一方或双方都必须调整自己的目标价格。

 

谈判开始之后,买卖双方都会争取让对方首先报价。由于必须有一方首先打破僵局,所以卖方可能会首先报出200 万美元的价格( 这也是他们的价格范围上限)。他们也知道,200 万美元的价格有些过于离谱,他们甚至没有足够的勇气报出这个价格。而且他们相信,这个价格很可能会引来一片嘲笑。可让他们感到吃惊的是,买方似乎并没有感到震惊。按照卖方本来的想法,买方一定会说:“你说什么?你肯定是疯了。”可事实上,他们的反应并没有那么强烈,他们可能只是说:“恐怕我们无法接受这样的价格。”瞬息之间,整个谈判的基调发生了变化。就在几秒钟之前,200 万美元的价格还显得那么遥不可及,可转眼之间,卖方却发现这个目标也并非完全不可能实现。于是他们开始想:“或许我应该坚持一下。说不定我们真的可以得到200 万。”

 

所以学会感到意外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大多数人都相信“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眼睛看到的东西要远比耳朵听到的更有说服力。我可以保证,在你的所有谈判对象当中,至少有70% 只相信自己的眼睛。相信你一定听说过神经语言学。有的人相信自己看到的,有的人相信自己听到的,还有人更加信赖自己的知觉。此外也有一些人则会相信自己的味觉或者是嗅觉,但这样的人并不多,通常只有厨师或者是香水师才会这样。

如果你想知道自己属于哪一种,不妨闭上眼睛10 秒钟,想象你现在正站在你10 岁时住过的那幢房子里。这时如果你大脑里开始浮现出那栋房子的图像,这说明你更相信自己看到的东西。如果你大脑里并没有浮现任何画面,而是回响起一些奇怪的声音,比如说孩子们在玩耍,或者是火车轰鸣的声音,这说明你属于那种相信听觉的人。我的朋友尼尔·伯曼(Neil Berman) 是一位心理治疗师,他居住在新墨西哥州的圣达菲市。他能清楚地记得自己与所有病人交谈过的内容,可如果是在超市见到某位病人,他通常认不出他们。这时如果他们向他问好,他马上就会回想起来:“哦,是的,这是那位有着双重人格的病人,他具有强烈的反社交倾向。”

 

第三种可能是,你的大脑中既没有浮现出任何画面,也没有回响起任何声音,但你却完全可以体会到10 岁时的感受。这说明你属于知觉型。大多数人都更容易相信自己看到的东西。正因如此,一旦听到对方的报价,你就应该立刻作出一副大吃一惊的表情。千万不要以为这种做法太孩子气或者是太做作了。事实上,这种做法的效果非常神奇,它几乎让所有第一次使用它的学员都大吃一惊。

 

一位女士告诉我,有一次,她在波士顿最好的一家餐厅吃饭,当时她想点一瓶酒,可一看到酒的价格标签,她不禁犹豫了一下,结果餐厅主管立刻把价格降低了5 美元。一位男士告诉我,在一次进行交易时,他只是犹豫了一下,对方的销售代表就立刻把价格降低了2 000 美元。我有个朋友是一位职业演讲师,他曾经参加过我在加利福尼亚州奥林吉市举办的一次讲座。讲座结束之后,他发现自己完全可以使用我在本章当中讲到的谈判技巧来提高自己的收费。当时他的业务还刚刚开始,每次演讲的收费也只有1 500 美元。参加完讲座之后不久,他来到一家公司,询问对方是否需要做一次内部培训。这家公司的培训主管告诉他:“我们很想聘请你为我们做一次培训,可我们最多只能付给你1500 美元。”要是在以前,他肯定会说:“这正是我想要的。”可现在不同了,只见他吃惊得倒抽了一口冷气,然后说:“1500 美元?我简直不敢相信,1500 美元可不行!”

 

只见培训主管皱着眉头沉默了半天说:“我们最多只能付给你2 500 美元。”这也就意味着我的朋友每场演讲可以多赚1000 美元,而他一共只用了15 分钟。这可是不错的回报。

 

精彩回放

 

◆ 对方提出报价之后,一定要作出一副感到意外的样子。记住,他们并没有指望你会接受他们的第一次报价;但如果你并没有感到意外,对方就会觉得你完全有可能接受他们的条件。

 

◆ 在你表示有些意外之后,对方通常会作出一些让步。如果你不表示意外,对方通常就会变得更加强硬。

 

◆ 假设对方只相信他所看到的,除非你还有其他方式可以影响他。

 

◆ 即便不是在与对方面对面地谈判,你仍然可以让他感觉到你的震惊,比如说在电话中表示惊讶往往也会收到同样的效果。

 

你在谈判刚开始时的表现往往可以为整个谈判奠定基调。从你的言谈当中,对方很快就可以判断出你是否有意向达成一个双赢的解决方案,或者还是要尽全力为自己一方争取到最大的利益。律师在谈判时往往就具有这个特点:他们通常都是一些非常喜欢对抗的谈判者。当你收到一个白信封,发现信封的左上角有几个突起的黑字,这时你不禁会想:“律师函,哦,不,这次又出了什么问题啊?”打开信封,你会看到什么?你会看到威胁的字眼。他们会告诉你—如果你不答应他们的要求,他们就会怎么怎么对付你。

 

大师手记 律师通常是对抗型谈判者

 

记得有一次,我举办了一场谈判培训课,有50 名律师参加,他们负责的领域是医疗事故诉讼。在我的印象当中,虽然律师的主要工作就是谈判,但几乎没有一位律师喜欢参加谈判培训课程—这50 名律师也不例外。

 

他们所在的事务所明确地告诉这些律师,希望他们能够参加这次培训,并且告诉他们,如果不参加培训,他们将很难再接到案子。律师们只好让步,可在内心深处,他们并不喜欢把星期六浪费在培训上。可一旦培训开始,他们就立刻变得兴趣十足,十分投入。我让他们假设,一位修女因为一起医疗事故把一名外科医生告上法庭,然后让大家就这起案子展开讨论。我简直不敢相信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这些律师们个个咄咄逼人,他们一开始就威胁对方,然后步步升级,最后甚至破口大骂,以至于我不得不终止这项练习,并告诉他们,如果真想以较低的成本结束这起案子( 但我怀疑他们并不想这样做),他们在谈判的开始阶段就不应该如此咄咄逼人。

 

在谈判刚开始时,说话一定要十分小心。即使你完全不同意对方的说法,也千万不要立刻反驳。反驳在通常的情况下只会强化对方的立场。所以你最好先表示同意,然后再慢慢地使用“感知,感受,发现”(Feel, Felt, Found) 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见。

 

刚开始时,你不妨告诉对方:“我完全理解你的感受。很多人都有和你相同的感觉。( 这样你就可以成功地淡化对方的竞争心态。你完全同意对方的观点,并不是要进行反驳。) 但你知道吗?在仔细研究这个问题之后,我们发现……”下面让我举几个具体的例子。

 

比如说你在推销某种产品,客户说:“你的价格太高了。”这时如果你和对方进行争辩,他就会拿出个人的亲身经历证明你是错的,他是对的。可如果你告诉对方:“我完全理解你的感受。很多人在第一次听到这个价格时也是这么想的。可仔细分析一下我们的产品和价格,他们总是会发现,就当前的市场情况来说,我们的性价比是最为合理的。”

 

再比如你在申请一份工作,对方的人力资源主管告诉你:“我感觉你在这个行业并没有太多经验。”如果你反驳说:“我以前做过比这个更有挑战性的工作。”对方很可能会把你的话理解成“我是对的,你是错的”。这时对方就会被迫地捍卫自己的立场。所以你不妨告诉对方:“我完全理解你的意思。还有许多人也都是这么说的。可我一直以来做的工作和现在贵公司空缺职位之间有很多共同之处,这些共同之处可能并不是那么明显,所以我可以向你详细解释一下。”

 

或者你是一名推销员,买家告诉你:“我听说你们的物流部门出了点问题。”这时如果你立刻反驳,反而会让对方怀疑你的客观性。所以你不妨告诉对方:“是的,我也听说这件事情了。我想这个谣言几年前就已经开始流传了,当时我们公司的仓库正在迁址,所以的确出了一些问题,但现在就连通用汽车和通用电气这样的大公司也开始与我们合作了,所以我们并没有什么问题。”

 

对方还可能会说:“我不相信那些近海国家的供应商,所以我想我们还是应该把这个工作机会留给本地人。”你越是争辩,对方就越会拼命捍卫自己的立场。所以你不妨告诉对方:“我完全理解你的顾虑,因为最近一段时间很多人都有同感。但你知道我们发现了什么吗?自从第一次在泰国完成组装之后,我们在美国本土的工作机会增加了42%,因为……”所以千万不要一开始就直接反驳对方,那样只会导致双方的对抗,一定要先表示同意,然后再想方设法扭转对方的看法。

 

案例直击

 

丘吉尔:先同意,再反驳

 

还记得温斯顿·丘吉尔,那个来自我的故乡的老头子吗?他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家伙,但同时也有一个很大的毛病—他喜欢喝酒。所以他总是和提倡禁酒的阿斯托夫人斗嘴。一天,阿斯托夫人走上前来,说道:“温斯顿,你又喝醉了,真让人讨厌。”丘吉尔是一名谈判高手,他知道自己不应该立刻就反驳阿斯托夫人,于是他说:“阿斯托夫人,你说的一点也没错,我的确喝醉了。但到了早上,我就会醒过来,而你却一直会让人讨厌下去。”

 

在举行讲座时,我有时会让坐在前排的某位学员站起来。我伸出自己的手掌,面向那位学员,让他与我四掌相对。然后我会开始慢慢加大力量。对方自然而然地就会同时加大反抗的力量。当你向一个人发起攻击时,对方自然也会发起反击。同样,当你直接反驳你的谈判对手时,对方自然就会奋起捍卫自己的立场。

 

“感知,感受,发现”的美妙之处在于,它可以让你有更多时间用来思考。假设你正坐在一个酒吧里,一位女士告诉你:“即使这个世界上只有你一个男人,我也不会让你请我喝一杯酒。”以前从来没有人对你说过这样的话,所以你感到十分震惊,你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但如果你已经掌握了“感知,感受,发现”的方法,你就可以告诉对方:“我知道你在想什么,许多人也都有同样的感受,可我发现……”到了这个时候,你通常就会想出该说些什么了。同样,有时候你也会遇到一些非常倒霉的情况。比如说你是一名推销员,你拨通了一位客户的电话,希望能和对方约个时间好好谈一谈,可对方却说:“我才不想和一个满嘴谎话的混蛋推销员浪费时间呢!”这时你可以平静地告诉对方:“我非常清楚你的想法。许多人也都有着和你一样的想法。可……”这时你会发现自己已经恢复了镇定,也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了。

 

精彩回放

 

◆ 千万不要在谈判刚开始时和对方争辩,这样只会导致对抗;

 

◆ 使用“感知,感受,发现”的方法来扭转对抗局面;

 

◆ 当对方表现出一些充满敌意的行为时,“感知,感受,发现”可以让你有时间冷静下来,做进一步思考。

 

想象一下,你有一艘游艇,你非常想把它出手。刚买来时,你的确很喜欢它,可如今你已经很少开着它出海了,而不菲的维修和停泊费用几乎让你承受不了。某个星期天的早晨,由于要清洗游艇,你不得不放弃和好朋友一起打高尔夫的机会。你一边洗游艇,一边暗骂自己当初没有考虑清楚,居然如此愚蠢地买了这艘游艇。你告诉自己:“只要有人对游艇感兴趣,我一定会尽快把这个破玩意儿转手。”正在这时,你看到一位衣着体面的男士正挎着一位年轻女孩的手沿着码头走上前来。只见那人脚蹬一双Gucci皮鞋,下身是白色休闲裤,上身是蓝色的Burberry运动夹克,打着一条真丝领带。他那年轻的女友则穿着一双高跟鞋,真丝紧身衣,戴着大大的太阳镜,耳朵上挂着一副硕大的钻石耳环。

 

只见他们径直走到你的游艇前,那位男士说:“这艘游艇真漂亮啊,年轻人,愿意把它卖给我吗?”

 

他的女朋友也靠了上来,对他说:“哦,亲爱的,我们买下来吧,一定很好玩。”

 

这时你一阵狂喜,心脏几乎都快要跳出来了:“感谢上帝!感谢上帝!”

 

如果是这样,你根本不可能得到最高的价格,对吧?那么怎样才能得到最高的价格呢?要学会做一个不情愿的卖家。你可以一边继续洗游艇,一边说道:“哦,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出售这艘游艇,不过没关系,上来看看吧。”于是你带着他们参观整个游艇,一边参观,一边不停地告诉他们你多么喜欢这艘游艇,开着它出海将是一件多么有趣的事情。最后你告诉他们:“我知道这艘游艇非常适合你们,有了它,你们一定会玩得非常开心,可问题是,我确实还没有准备好把它出售给别人。不过既然看了这么长时间,我还是想问一下,你们最多可以出多少钱?”

 

优势谈判高手知道,这种“不情愿的卖家”的谈判技巧可以在谈判还没有开始之前就把谈判的空间压到最小。当你成功地挑起对方的购买欲之后,他就会在自己的大脑中勾勒出一个报价空间。比如说他可能会想:“我最多可以出到3 万美元,2.5 万美元是最理想的价格,但我可以从2 万美元开始谈起。”这时候他预期的谈判空间应该是2 万到3 万美元之间。通过使用“不情愿的卖家”的策略,你就可以成功地提高他谈判空间的底限。如果你表现得很想立刻出手,他就会报出2 万美元的价格。如果你表现得不是那么情愿,他就会把第一次报价变成2.5 万美元,甚至是3 万美元。

 

我认识一位优势谈判高手,他是一名非常成功的投资商,在他所在的小镇上拥有许多不动产。事实上,他所拥有的不动产总值大约为5000 万美元,扣除3500 万美元贷款,他的个人总资产大约是1500 万美元。他在自己的领域中做得非常成功—你完全可以称他是一位重量级选手。

 

和许多投资商一样,他所采用的策略非常简单:以适当的价格,适当的交易条件购买不动产,然后持有一段时间,等它不断升值,最后以一个更高的价格卖出去。许多小型投资商都找上门来,希望能够从他众多地产当中买走一块。每到这个时候,这位经验丰富的投资商就会把“不情愿的卖家”策略发挥得淋漓尽致。

 

他会认真地读完对方的报价单,然后抬起头来,看着对方,一边挠着耳朵,一边说:“我不知道。在我所有的产业当中,我对这一块有着特殊的感情。我想把它保留下来,留给我的女儿作为毕业礼物,所以除非你给的价格非常合适,否则我想我是不会出手的。你知道,这块产业对我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不过还是要感谢你的报价,为了公平起见,同时也是为了不浪费双方的时间,我想请问,你最多可以出到什么价钱?”就这样,通过这种方式,我看到他一次又一次地用不情愿卖家原则在几秒钟的时间里从客户那里赚走了成千上万美元。优势谈判高手总是会在谈判开始之前就把对方的报价空间调整到一个对自己最有利的位置。

 

案例直击

 

即便迫不及待,也要表现得不情愿

 

1991 年,唐纳德·川普(Donald Trump) 陷入了一场巨大的危机之中。众所周知,他是有名的房地产大亨,而当时纽约的地产市

 

场即将崩盘。所以他需要迅速筹集大量现金,只有这样,他才能度优势谈判

 

过即将到来的萧条期。当时他最好的选择就是出售圣莫里兹酒店(St. Moritz Hotel) 。3 年前,他以7 900 万美元的价格买下这家酒店。而他最近刚刚买下街道拐角的那家广场饭店(Plaza Hotel) 。所以他事实上已经不再需要圣莫里兹酒店了。听说酒店出售的消息之后,澳大利亚亿万富翁艾伦·邦德(Alan Bond) 表示出有兴趣购买那家酒店。这时虽然川普正迫不及待地要卖掉圣莫里兹酒店,可他还是显得不太情愿。

 

“哦,艾伦,千万别把我的圣莫里兹夺走。那可是我最喜欢的产业。我可不想卖掉它。我还准备把它留给我的孙子们呢!你可以考虑其他任何一家酒店,但千万不要把圣莫里兹夺走。不过,艾伦,为了公平起见,如果你想要买,告诉我你最多能出到什么价钱?”

 

除非你能识破对方的伎俩,否则你很可能会在开始谈判之前就给出最高报价。艾伦·邦德最终以1.6 亿的价格买走了圣莫里兹酒店。川普也因此筹到了足够的资金让自己渡过接下来的房地产萧条期。我还记得我曾经买过一处临海公寓作为投资。当时房主要价5.9万美元。当时房地产市场非常红火,我也不清楚房主是否急于脱手,或者是否还有其他买家表示兴趣。所以我一共写了3 份报价单,一份是4.9 万美元,一份是5.4 万美元,还有一份是5.9 万美元。写完报价单之后,我和房主约了个时间,当时她已经搬出了在长滩(Long Beach) 的这处公寓,搬到了帕萨迪纳(Pasadena) 。

 

交谈一番之后,我确定她急于脱手这套公寓,而且目前还没有其他买家。于是我把手伸进公文包,拿出了那份价格最低的报价单。她接受了我的报价。一年之后,我卖掉了那套公寓,一共赚了12.9 万美元。( 需要提醒的是,这种方法只适用于那些直接从房主手里购买的房子。如果是通过房地产中介公司,经纪人就会提醒房主把价格抬高一些。)

 

优势谈判高手总是会在推销产品时表现得不是那么情愿。通过这种方式,在谈判还没有开始之前,他就已经成功地将对方的谈判空间挤压到最低限度。下面我们换个角度,从买方的立场看一看。不妨假设你如今已经转到了谈判桌的另一边。比如说你现在负责为你的公司采购一些新的电脑设备,你该怎样让电脑公司的推销员把价格降到最低呢?首先我会让她来到我的办公室,完成整个产品演示。然后我会提出自己能想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最后,当实在没有问题要问时,我会告诉她:“非常感谢你花了那么多时间向我介绍。你显然为这场演示投入了许多精力,可不幸的是,情况和我们想象的还是不太一样;但不管怎么说,我还是要祝你好运。”

 

然后我会暂停一下,仔细观察推销员脸上那稍带失落的表情。我会看着她慢慢收起自己的演示资料,就像林登·约翰逊(Lyndon Johnson,美国第36 任总统。—译者注) 描述的那样,“带着一颗沉重的心”。在最后一刻,就在她把手放到门把手上,准备离开时,我会换回一副奇妙的表情。那是一种谈判时特有的奇妙表情。如果能够恰如其分地运用这些表情,对方的反应通常不会出乎你的意料。

 

我会告诉她:“你知道,我真的很感谢你用了这么长时间向我介绍你们的产品。还是公平一点吧,你所能接受的最低价格是多少?”

 

即便在这个时候,这位推销员给出的报价也未必是最低报价,是吧?一点没错。通常情况下,这时推销员所给出的第一次报价应该是我所说的“理想数字”。也就是她希望对方可以接受的数字。如果对方表示同意,她可能就会一溜烟跑回自己的办公室,大声叫道:“你们简直不会相信。我刚刚去过XYZ 公司,为他们公司即将为总部采购的一批电脑设备竞标。他们问我,‘你们的最低报价是多少?’我告诉他,‘我们的底限是

 

22.5 万美元’,然后就闭嘴了。对方的总裁居然说,‘这听起来有点高,不过如果这的确是你们的最低报价,那我们就接受吧。’我简直不敢相信。咱们关上大门,好好庆祝一下吧。”所以,我通常把对方的第一次报价称为“理想价格”。

 

可事实上,正像一首歌里唱到的那样,所有的推销员心目中都有一个“走开”价格,一旦买方把价格压到这个水平,她就会立刻走开。买方通常并不知道推销员的“走开”价格究竟是多少,所以他必须通过试探的方式找出对方的这一价格底限。也就是说,买方必须运用一些谈判技巧来找出推销员的“走开”价格。

 

可即便是显得不情愿,推销员也不会直接从理想价格降到“走开”价格。一般情况下,当你显得不情愿购买时,对方推销员通常会放弃一半的谈判空间。如果这位电脑推销员知道自己的底限是17.5 万美元,比她的第一次报价低5 万美元,她就会告诉对方:“说实话,现在是季末,大家都在比销售额。如果你今天就下订单,我可以给你一个难以置信的最低价20 万美元。”这就意味着她已经放弃了一半的谈判空间。

 

一般情况下,当人们这么说时,他们通常只是在耍把戏而已。可优势谈判高手并不在乎这个。他们会比对方做得更好。当对方说完之后,你可以告诉对方:“我想价格方面已经没什么好谈的了,但如果你能告诉我具体的交易方式( 让对方首先作出承诺),我就会请示一下我的上司,然后我会告诉你我们最终的决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扮演不情愿的卖家
谈判技巧:有备而去,胜算于胸
经典谈判案例集锦
一位采购高手的49式谈判连环计
销售价格的谈判技巧和策略
酒店销售如何报价?鬼谷系列(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