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课堂】补气常备这三宝:黄芪,人参,西洋参

中医学认为,气在生命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人体的生长、发育、衰老、死亡和疾病的发生发展都与气的盛衰、运动变化有关。《难经八难》说:“气者,人之根本也,根绝则茎叶枯矣。”黄芪、人参、西洋参,这三种虽然都是补的,但不是每个“虚”人都适合使用的,用药不对,反而适得其反。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三宝”吧!


黄芪

性温,味甘,益气固表的良药

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云: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黄芪就是补气的,还有固表卫外的作用,邪气不易侵入人体。所以,中医说的益气固表,就是提高免疫力意思的。

秋冬季节,早晚温差大,对于抵抗力低下的人来说,特别容易感冒,或者感冒咳嗽的情况总是反反复复,很难痊愈。中医讲究的是治未病,未病先防,这个就建议经常饮用黄芪水,能够很好的帮助人体提高免疫力,对于预防感冒是有一定的效果的。

但是,以下人群是不适宜使用黄芪的


1. 正感冒、发热时,需要是疏风解表,用黄芪固表是不对症的,容易助热,不利于退热;
2.平素容易上火的人,黄芪性温,容易加重上火,出现面红,失眠,咽痛,便秘等;
3.为阴虚体质的人,平素多见潮热盗汗、口干咽干、手足心热等。用了黄芪更伤阴液。
4.女性经期。




人参

性甘平,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

人参和黄芪一样,都是补元气的好药,但人参补气作用远胜于黄芪。人参偏重于大补元气,回阳救逆,常用于虚脱、休克等急症,效果较好。

故临床多用来治疗大病,或久病,或血脱致气脱而出现短气神疲、周身乏力、肢冷、汗出而多等。还有专家认为,人参是向体内走,守住胃气,补气生津,使气得到储存,避免了气的消耗,最终达到益气的目的。

以下情况不宜用人参:


1.过敏体质
2.有化脓或身体正在发炎的人。
3.经常脸红、脾气暴躁的高血压患者。
4.初期感冒、喉咙痛的人。
5.患有严重心脏病史或是中风病史者。
6.更年期潮热严重的妇女。
7.鼻咽干燥容易流鼻血的人。
8.易有汗臭味的湿热壅滞型三高患者。
9.失眠、烦躁或是精神不稳定时。
10.大便不通伴随严重痔疮者。
11.本身有服用抗精神病药。
12.孕妇需谨慎使用。




西洋参

味甘,微苦,凉;补气养阴,清热生津

西洋参为凉药,这是它和黄芪、人参最大的区别。西洋参滋阴清热,最适宜于气阴两虚有热的病人,症见:手足心热、口燥咽干、盗汗遗精、两颧潮红、小便短黄、大便干结,或咳血、衄血,或经常熬夜,舌体、口腔溃疡等的患者,西洋参疗效显著。 

这些人不可使用西洋参:


1,脾胃有实热者。
脾胃不好,湿热内生,口苦口臭,大便臭,粘的人,就不要吃西洋参了。
2、湿寒伤胃者
消化不良、大便溏泄者禁食西洋参,主要是因为西洋参药性寒,很可能会损伤脾阳。西洋参属阴,对于脾阳不利,是不可以多吃的。阳气不足者。



声明:图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气血不足就会出现亚健康症状,10款补气血的中药你可以一试
气血不足怎么办?中医推荐5款中药,调理气血
中药分类——补气药
第六十八讲  补气药:人参(二)、西洋参等
6大补元气中药材 冬季给身体补补气
找药材:冬季养生8种中药补气的药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