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青龙汤不治之哮喘案 | 医案


病 例 概 况


患者,女,24岁。


主诉:咳喘频作,喉中嘶鸣半年余。


现病史:患者半年前因感冒而出现咳嗽喘息,初始痰量不多,渐则咳吐白色稀痰泡沫状,晚间加重,不得平卧。曾服用氨茶碱、可的松,并用平喘气雾剂等效果不佳。用过小青龙汤加减方仍未获效。


刻下症:咳嗽喘息,喉中嘶鸣,不得平卧,痰白质稀泡沫状。


舌脉:舌红苔白,脉沉数。


诊断:寒哮(以内饮为主)


辨证:寒饮伏肺,肺失宣降


治则:温肺化饮,平喘止哮


方药:射干麻黄汤加减



处方:射干10克,炙麻黄6克,炮姜10克,紫菀10克,款冬花10克,清半夏10克,杏仁10克,炙甘草10克,葶苈子15克,生桑白皮15克,猪苓15克,茯苓15克,地龙15克,僵蚕10克,地骨皮15克


服药3剂,哮喘痰鸣大减。再服6剂,病近痊愈。追访患者,几年来哮喘病未见复发。


按 语


此为王焕禄先生医案。


患者哮喘频作半年,证属饮邪伏肺无可置疑。但前投之小青龙汤为何不效?思之:小青龙汤治疗饮邪,其温化效果显著,但其驱逐饮邪之力尚感稍逊。


故选用射干麻黄汤为主方加减,意在宣肺逐饮、祛痰平喘。《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篇第6条: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


方中炙麻黄宣肺平喘;射干祛痰利咽而止哮;炮姜温肺化饮而又不过于辛散;紫菀、款冬花、清半夏、杏仁止咳平喘、降气化痰;葶苈子、生桑白皮、猪苓茯苓泻肺逐饮;地龙、僵蚕、甘草解痉平喘。


因患者舌红脉数,示已化热伤阴,因此


组方仍为小青龙汤变化而成通过合理的化裁,疗效显著。


麻黄、杏仁:麻黄一般多用炙品,取其宣肺平喘之功效,为治疗哮喘病之要药。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哮喘病。现代药理学认为,麻黄有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的作用。一般用量为3~10克。但素有高血压病、心脏病患者应酌情减量以不超过3克为宜。杏仁止咳平喘,一般与麻黄同用可加强宣肺止哮平喘之功。


葶苈子、生桑白皮:药均为祛痰、逐饮的主要药物,且寒、热哮中均可使用。可用于改善哮喘患者喘息不得平卧的症状。生桑白皮一般用量为15~30克,葶苈子用量为10~15克。


地龙、僵蚕:二药合用有解痉平喘化痰的作用,特别对哮喘患者喉中痰鸣有声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现代药理学研究认为,地龙具有显著的舒张支气管作用,能使气道舒畅,故有解痉平喘之效。一般用量为10~15克,个别患者用后有过敏现象应禁用。


甘草:主要取其甘平缓急之意,一般要从常用量逐渐加至30克。现代药理研究提示:甘草有类似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可抗炎及抗过敏。甘草还有明显的镇咳祛痰作用,可用于平喘止哮。但大量使用有导致水肿的副作用,可加茯苓15~30克佐之。


猪苓、茯苓:二药均有淡渗利水作用,有助于祛痰化饮,对寒哮或寒热互结哮中的稀泡沫状痰有很好的疗效,又可防止因大量应用甘草而引起的水肿。


因支气管哮喘与过敏性鼻炎同属变态反应疾病,故多数哮喘患者并发过敏性鼻炎。故在审证时应注意询问患者鼻道是否通畅,若兼有鼻塞流涕可加苍耳子、辛夷、鹅不食草等宣通鼻窍。



本文摘自:李滨,刘淑珍.王焕禄老中医治疗哮喘发作期的用药经验.中国民间疗法2006,14(8):5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四百三十七、哮喘
4位名老中医咳喘医案
名方分享
【医案】射干麻黄汤临床医案分享
拈花指月先生论哮喘
射干麻黄汤、二陈汤、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治疗哮喘肺胀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