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可能思路是错的,真相令人震惊

      鼻塞不通,流涕,呼吸不畅,头疼头晕,记忆力下降,大脑不清醒,昏昏沉沉,工作效率低下,遇冷犯病,吃热饭总流涕也不舒服,都是闹人的鼻炎惹的祸。身体虚弱的人或手术后还有空鼻症,吸一口气能到脑子里,更是痛苦的要命。国内外的最新医学研究证实,患鼻炎的人数正在逐年增加,而且年龄趋向低龄化,全世界80%的鼻咽癌发生在中国,约九成的鼻咽癌是因鼻炎久治不愈恶化所致。

      实践证明,现代医学对鼻炎没有针对性的效果良好的方法,要不也不会有那么的患者。

      中医在这方面有很多优势, 现在经方比较流行,很多中医喜欢开桂枝汤治鼻炎,因为在《伤寒论》辩太阳经病脉证治并治篇明确记载,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确实,用桂枝汤加减治疗鼻炎对初期的大多有一定效果,但远期效果堪忧,或者说效果进展到一定阶段就停滞不前。有人用玉屏风,补中益气汤等也会有同样的问题。

       鼻炎为什么会如此反复呢?第一,对伤寒论的理解过度教条化,伤寒杂病论确实是医门圣书,但因年代久远,多次编纂,难免有错误遗漏,或许有些方记载错了,或许丢掉了治疗热病的内容,我们要通过实践去不断验证,去修正,而不是一味盲从。

   第二,对伤寒与温病理论总割裂来看,对立来看。不能融会贯通。

    第三,用药不是过于寒凉就是过于温补。

  第四,是对鼻炎病理病机认识不深。

        有很多人总喜欢针灸或按揉迎香穴,其实不知道鼻子之所以难受,是因为后脑受风了,为什么叫风池风府穴呀。风池风府为什么会受风呀,是因为风门肺腧穴僵硬受凉。为什么鼻炎患者又怕冷又有内热,是因为心阳肾阳不旺又同时肝肺有火。为什么鼻炎患者易累易疲乏?气不足也。鼻炎还和肠胃病,失眠,心脏病,痔疮,皮肤病等同时存在。这些都要好好分析一下。

       今天我给大家推荐两个方子,第一个就是五味石膏汤,五味1钱,石膏3钱,杏仁3钱,半夏3钱,元参3钱,茯苓3钱,桔梗3钱,生姜3钱。(《四圣心源》),气不足可以加上生甘草。半夏用生的更好,很多人用了非常管用。为什么呢?因为这个方子寒热都照顾到了。半夏强心化痰,姜驱寒,元参,桔梗宣肺利咽,石膏清热。这个方子适合初期的或热象明显的。避免了用桂枝汤桂枝助火耗阴扯皮的误端。

         第二方子就是《老将军汤》,这是我根据伤寒论名方甘草泻心汤改良化载而来的经验方,炙甘草20生半夏10干姜10生晒参10生白术15大枣(3到5个切)黄芩10生大黄5(同煎不后下),这个方能很好化解肝热与寒凉的矛盾。适合鼻炎长期不愈,身体虚弱,火不明显者。有头疼明显可加川芎白芷或白芷防风,大便不畅,大黄可加量。

                   《自题》

初入岐黄目茫茫,医海泛舟渡大荒。

外治内调苦寻径,思辨阴阳内证明。

伤寒温病磨利剑,踏遍水火出真情。

愿为苦难指迷途,敢铸众生不坏身!

                         ————振元堂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伤寒论》名方小青龙汤的“七十二变”
胡希恕老先生讲伤寒 40伤寒表不解 心下有水气 干呕发热而咳 或渴 或利 或噎 或小便不利...
从三例鼻炎案来讨论攻补次序
中医实践与补遗(医话,医案)
【汉传中医基础理论系列】《伤寒论类编补遗》厥阴病篇214
朴姜参夏草汤讲课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