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平衡工作与休息?
要过年了,辛苦了一整年,我们终于有理由放开吃、放开玩了。但是理智告诉我们,大吃大喝肚子受不了,睡太多脑袋受不了,打麻将打太久,屁股、钱包和邻居受不了。
 
凡事都要有个度,也就是要掌握好平衡,过犹不及,欲速则不达,要张弛有道……这些古老的生活智慧还能够指导我们现在的生活吗?《新哲人杂志》中文版的第一期选了平衡作为主题,封面标题叫《我是个现代人,我需要平衡》。书中既有庄子、波伏瓦的经典文本选摘,有对哈佛大学教授的专访,有很多鲜艳、有趣的漫画,还有一些长度适中的论文。

 
保持平衡是一种高超的技艺,无论是晃晃悠悠走钢丝的人,还是在职场、在家庭生活中如鱼得水的人。人们渴望“在混乱中创造秩序,在纷争中寻找和谐,生活在大部分时候总是失衡的。我们都试图寻找重回平衡的方式。多睡觉,少点工作;多笑笑,少点压力;多倾听,少点诉说;多奉献,少点索取;多冒险,少点恐惧。”
 
很多人都觉得平时太忙,工作的弦绷得太紧。最好的状态是工作足够勤勉,既不是什么都不做的懒惰,也不是工作狂。懒惰会失业,只知工作会变成机器中的一个齿轮。自由哲学家沃伯顿也会有一个烦恼:不玩手机会感到空虚、孤寂,老是查看手机又耽误工作。他的建议是不时把手机锁在保险箱两个小时,要有两个小时不受干扰、专业工作的时间。他做了一个类比:假入你被困在水下半分钟,然后浮出水面呼吸。第一口呼吸会让你感觉很甜。假设你在水下的状态有负三个单位的愉悦度,在水上有正四个单位的愉悦度,浮上水面后你的愉悦度提高了七个单位。开着手机相当于在水下,关上手机工作的几小时,会让你感受到全新的、令人愉悦的自由,在两个小时的时间里集中写作,仿佛呼吸着新鲜的空气。


时间总是不够用,“现在我们不再受制于电视节目或工作场所的严格规定,我们可以随时随地推迟观看节目的时间,我们可以选择周末或晚上在家里工作,我们可以在线购物,我们的时间仍是不够用,时间是一个莫比乌斯环,牺牲与补偿在不经意间已经彼此交融。我们能做的只有坐在岸边,凝视着时间海洋,尽我们最大努力管理它。”
 
如何平衡工作与家庭呢?玛丽安娜·压力山德里说,按照萨特的理论,有娃的人不要把自己视为“母亲”,在萨特的理解中,没有母亲,也没有倒霉鬼、服务员、会计师或哲学家,这些只是我们扮演的角色。努力去平衡工作与生活相当于假装工作和生活是成功存在的“唯二因素”。萨特会说,我们要做的不是试图实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而是应该努力做到自由而负责地扮演我们存在的角色,第一步就是不要做“母亲”,不要用任何角色来抵消我们的超越性。
 
在人生态度上,我们还需要平衡接受自我与否决自我。奥利弗·波克曼在《自我的阴影》中援引了荣格的理论,你准备努力上进,要去跑步,想戒烟,但内心深处的某个部分在蠢蠢欲动,想破坏你的努力。荣格说,我们内心黑暗的冲动源于我们的无意识,它是我们性格特质里隐藏的部分,也是我们的意识想去否决、压制的部分,荣格称之为阴影。荣格认为,我们越是拒绝承认阴影,它越是日益强大,直到有一天突然爆发。比如美国一位牧师,自称仇视同性恋,后来人们得知他是同性恋。他对同性恋的恐惧导致他努力去否认真实。他受的教育,让他把自己的性取向看作耻辱。所以,我们要让阴影进入我们的意识,承认它的存在。阴影会留下一些痕迹,如情绪、幻想、冲动、梦想。要对这样的迹象敞开怀抱,去思考它们的意义。
 

 
“我们用阴气平衡阳气,用积极对抗消极,借动力来应对压力。”但平衡也不总是正面的。“过于平衡的个人生活有些乏味。不平衡是创造力的来源。伟大的艺术诞生于过于深刻的恐怖、过于强烈的孤独、过于紧迫的束缚和过于持续的动荡中。梵高为了把转瞬即逝的光与色的印象记录下来,痴迷于各种尝试。看着他疯狂的笔触,看到的是一种肆意而野性的不满。还有更多数不尽的艺术家和思想家,都为他们心中的狂热完全地奉献了自我”。
 
偶尔放弃平衡、摒弃各种吹毛求疵的自我审查标准,也会让人产生一种飞速脱离正轨、充满鲁莽冒险的能量。“平衡的家庭经常会养育出一直无所事事的青少年。青少年本质上就是肆意张扬,与稳重绝缘的。成年人嫉妒青少年的恣意享乐,羡慕他们还能被偏激的情绪冲昏头脑,怀念他们尝试新鲜事物时所得到的快乐。追求平衡注定会失败,所以,放下吧,踏入混乱之中,屈于疯狂之事。光明在望,最终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至少,你会喜欢这趟旅程。”
 
对错之间也没有平衡的问题。“我们往往认为,一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应该在两种极端之间。比如我们常常说要听取双方的意见,这其中暗含着一个假设,真想位于双方观点之间的某个平衡点,通过观点的交锋就能浮现。但是这只在观点的频谱校准正确的时候才成立。如果一方相信气候变化是人为导致的,另一方否认气候变化,这种假设就毫无意义了。一方是具有重量级影响力的专家,另一方是毫不专业、恶意误导的伪科学言论。这种情况根本不算有双方。大众会认为,既然两张嘴都受邀发言,一定是某个人或者某个机构认为他们的观点值得倾听。这种形式把所有观点都拉到了同一个水平,把每个观点都看作真理的候选人。观众的印象不是这些恶意误导的伪科学言论完全是胡说八道,而是觉得这个问题仍充满争议。”
 


有一篇文章提到,要警惕虚假的平衡。比如虚假的平等,“在庄严的平等中,律法同时禁止有钱人和穷人在桥下过夜,在街上乞讨,以及偷面包。”
 
澳大利亚人2013年创办的这个《新哲人》杂志很有特点,每一期集中于一个主题,如幸福、名气、旅行、教育、技术、运气、物品、食物、玩耍、家庭、死亡、目标,致力于帮助人们过上更充实的人生,封面靓丽,内容丰富、轻松,不登广告,每年还举办征文比赛,现在已经出了三十期,“平衡”是其中的第24期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现代人的平衡——自我阴影
20180214
荣格最初发明"阴影"这一...
EP090 总算可以讲这期了 让你狠的荣格阴影!
学习分享 | 朱建军:解梦全书连载二
荣格心理学:集体无意识、情结、阴影与人格面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