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赏石的美学和精神界限,为何如此之高?
中国古代赏石是帝王将相、文人雅士的审美专属,两宋以后,文人们更是将园林的山水安置进了自己的厅堂馆舍、书斋案头,让“百仭一拳,千里一瞬,坐而得之,”这是古代文人赏石的开端,也是古代文人对赏石艺术化、哲学化、人格化、美学化的创造。赏石艺术的起点就非常之高,它从根本上继承和发展了古代赏石的精神特质,又拓展和丰富了当代赏石的审美界限。
从古至今,古雅的供石欣赏、收藏皆是文人生活品味的一种象征。在文化形态和表现形式层面,文人赏石是由小中见大的园林缩景艺术渐与传统诗词书画艺术联姻而登堂入室,供于几案,既养眼又养心。

藏石修身,爱石明心,赏石会友,论石求知己……悠悠顽石,结天地灵气而生,静置案上,虽不能言,却能清心怡情,引人进入一种超脱物外的心境。这种人石相融的莞尔不言,正是中国古代文士士大夫们以自己的文化自觉构建的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

可见,小小的赏石作为一个符号,蕴含齐万物的仁者之心,牵引出山岳的勾连,超然尘世,笑傲烟霞。明林有麟在《素园石谱》自序中道出了他在赏石时那种忘乎所以,无法言说的高妙审美境界。

从现代观念上来说,不管是中国古典赏石还是古代赏石,在西方都被称为“文人石”,作为反映古代文人士大夫的一种观念的艺术。所以在哲学层面,文人赏石是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文化精神的延伸。

文人赏石,古雅为要。明文震亨在《长物志》中说石令人古,意与古会,是文人赏石的核心内容。此古,不是时间维度,而是一种古意,一种冥想之境,与古人游,从而达到对现实的超越,辟一方与尘世了无关联的洞天。

石不能语,唯人能言之。赏石艺术延续着儒家的乐山之意,蕴含着道家的自然哲学,体现着佛家的禅宗义理。在现代社会中,文人赏石已经逐渐演变成一种新的文化现象。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赏石作为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通过欣赏石头的美感和感悟石头带来的精神意蕴,来涵养自己内心,完成自我的修为和超越!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雅石文化,文人赏石
极简主义美学始于中华,看了就知道。
论“墨竹”与人文精神
浅谈中国画的传承与创新 刘武宏
李双阳书法展 2
中国书论的审美特征和艺术精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