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生活中的传统礼射文化

 提要:中华射艺是取各领域的礼射文化综合而成的一门独特文化征象,是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广泛分布于生产、文化、政治、教育、军事、宗教、风俗、体育、医疗等各生活领域中。

  1.生产:
  

   

    石簇


  2.8万年前的石簇被发现于今山西境内,由此可见中国弓箭文化的历史悠久。狩猎是古代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射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一点可以从古壁画和古墓画的狩猎图中得到例证。

  2.文化:
        

   

        后羿射日


  在中国有后羿射日神话,更有百步穿杨、一箭双雕、箭无虚发等不胜枚举关于射的成语、典故、人物传记。有的放矢、矢志不渝,通过射箭形象的表述了做人做事要有目的、有恒心、有毅力,坚持自己的目标永不放弃。文字体系中以弓部为部首的汉字223个,以矢部为部首的汉字108个,由此可见射文化对中国文化体系的影响之大。

  3.政治:

   

        清代武举骑射


  周朝定为国家礼仪为天子大射、诸侯宾射、狩猎燕射、举贤乡射,这一套完整的射礼构成了周王朝的政治管理体系。后来的武举考试中,射是必考项目,国家通过这样的考核项目来选拔将领。
  
  4.教育:
  

        古代六艺浮雕


  古时小学必修六艺,礼、射、御、书、数,此为文人必备之艺。《仪礼·射礼》记载:“射者所以观盛德也”,射以观德就是通过射箭来观察君子品德的方法。孔子提出:“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孟子又言:“发而不中,反求诸己”。都是寓射于教的典型例证。

  5.军事:  

   

          李广射石没羽


  历史上很多著名的战役都与弓箭有关。长平之战中赵括被射死,庞涓在马陵之战死于箭下,李广射石没羽,吕布辕门射戟,诸葛亮草船借箭,薛仁贵三箭定天山,宋朝弓箭手屯田戍边,成吉思汗骑射大军征服欧洲,清军国语骑射……从某种意义上说,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弓箭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6.宗教  

   

        敦煌壁画中的射手形象


  敦煌壁画中的降妖伏魔图,内容多为射手持弓指魔,弓箭是辟邪利祛恶的利器,历来被人们悬挂在屋中祈求吉祥平安。

  7.民俗:


  《礼记·射义》记载:“故男子生,桑弧蓬矢六,以射天地四方,天地四方,男子之所有事也”。时至今日,中国偏远地区仍保留这一习俗,家有新生男婴,挂弓于门,以求男儿志在四方,有所作为。古时有俗,男子十三必学射,不则托以疾。汉时娶亲更有规定,男子必须射一只张口秋雁递交给女方父亲,此亲方可成。

  8.体育:  

   

        投壶


  古代竞技体育中射箭是不可缺少的。一度风靡的宫廷娱戏“投壶”,就曾有文人著书详解投壶要领。今日青海河湟仍保留古时遗风,村落之间射箭会友,射箭庆祝重大节日。

  9.医疗:


  射箭可以提高身体协调性,刺激骨骼肌肉生长,锻炼心肺功能,塑造良好的体型。古时贵族子弟常以射箭来辅助治疗心肺之疾和肌骨之症。日前国内首个射箭治疗室亮相于广州,通过射箭对患者的肌肉力量、骨骼恢复、身体协调性、呼吸功能进行物理性治疗,这种富有趣味性的绿色疗法获得了良好效果。

(来源:节选自仁网2015-3-26,作者:韩冰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源于射礼的酒令文化——投壶
蒙古族传统射箭文化
一个被遗忘的研究领域--中华射学
辕门射戟 百步穿杨
每日一赏 |中国国画历代精品高清展:(2183)​明代 朱瞻基《行乐图》
专访 | 射以观德,谈传统习射与修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