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俞云教授讲寸口脉诊(节选)



导读:俞云教授,为切脉针灸的创始人。他虽是学西医出身,却对中医有着浓厚的兴趣,大半生积极奉献至切脉针灸这一学说中。他乐于传道授业,积极发展中医,对古籍理论多有发扬,本文即介绍俞老讲述脉学中“古今寸口脉位不一致”的道理。

下图是《脉经》与《医宗金鉴》寸口分配脏腑的比较表


《脉经》(汉朝成书)

《医宗金鉴》(清朝成书)

左寸

心、小肠

心、膻中

右寸

肺、大肠

肺、胸中

左关

肝、胆

肝、胆、膈

右关

脾、胃

脾、胃

左尺

肾、膀胱

肾、膀胱、小肠

右尺

肾、三焦

肾、大肠

我们可以看到,从汉朝至清朝,对寸口的诊脉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尤其是大、小肠的分布不一致,《脉经》中大、小肠均在寸位,而《医宗金鉴》中大、小肠则在尺位,这是否就不统一了呢?我们临床上诊脉又该如何选择呢?

俞老认为,这二者有着辨证统一的关系。原因在于:

1)古代解剖学不发达,古人对于脉象的感受,多是从气血而言。大、小肠既是与心、肺相表里(“心象火,与小肠合为腑”、“肺象金,与大肠合为腑”——《脉经》),其经脉定位也在身体上部,因此《脉经》中言大、小肠在寸位,这也是与《内经》中所言:“上竟上者,下竟下者”是一致的;

2)明清时期,现代医学、解剖学逐渐引入我国,医家对脏腑部位有了新认识,从解剖上知晓大、小肠定位在下部,因此以尺位候大、小肠;

3)临床上,如果要体会大、小肠的变化,可从两个方面来看:若是体会其气血变化,即功能的变化(例:心火下移小肠、大肠湿热等),可从寸位得知;若是体会其结构、部位的变化,如大、小肠的肿瘤等,可从尺位观察,此二者不矛盾。

4)另外,若是要体会肝、胆的变化也可以如此,肝的气血功能定位在左,因此可从左关候肝;而如果从结构部位上体会,则应在右关上观察脉象的改变。


图为古代《存真图》脏腑与现代解剖对比

小编按:我们常说中西医要结合,但中西医怎么结合呢?关键是要有思辨的思维,既要中医为体,亦要西医为用。医学不是非此即彼的,因为时代沿革,有些概念、理论可能跟以往不一样,概念不同,但并没有谁对谁错之分。我们在临床上,也应该学习俞老,从两个角度来观察脉位、脉象,从而得出更好的诊断结果。另外,小编认为,气血的变化可不兼杂器质性的病变,但器质性的病变则往往兼有气血变化,正如肿瘤这样复杂的病变,在临床上就需气血、部位的脉位同诊、兼诊,能有更好的体会。俞老常说,诊断是为治疗服务的,诊断不对,治疗也不会有效果,甚至有反效果,因此我们临床上体会脉象的时候,亦要细致分析,不可拘泥于一种学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女人有孕,如何按脉知男女
[转载]中医诊断学脉诊
中医基本知识
《删注脉诀规正》1
张利涛:四诊心法要诀注释(白话解)25、脉诊,辨别寸关尺
【问集】寸口分部与脏腑的对应关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