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实用技术:黑木耳代料制种与栽培疑难解答


黑木耳代料制种与栽培疑难解答

文/聂林富 李娟 李焕芹 何楚

目前我国各地黑木耳种植数量普遍增加,传统的管理模式致使各地每年出现制种期间大量出现病变,出耳管理期间又出现菌包青苔和霉菌感染,耳片变薄、变黄、弹射孢子,流耳烂耳,产量低,品质差等起伏不定的现状,导致众多种植者零效益或负效益。为了使各地种植者正确掌握好管理技术和走出误区,笔者总结34年积累的实践经验解答一下问题,使我国各地黑木耳产业健康长久的发展下去。

1、雨淋日晒的大堆锯末屑是否还能用于黑木耳栽培原料?

  除针叶树种外,其它雨淋日晒堆积的阔叶硬杂木锯末屑(堆积越大越好),均可用于黑木耳代料栽培原料。一般雨淋日晒的大堆颗粒(6个筛子底的)锯末屑,堆积6个月为最佳,堆积时料内温度较高,形成白色放射性菌丝,使锯末屑自然发酵熟化,要求每3个月翻堆一次,东北地区在封大冻之前必须放一次料堆,通过翻堆处理整体大堆锯末不结冰,不结块。黑木耳属腐生菌,通过堆积半年后的锯末屑用来代料栽培黑木耳它具有成本低、拌料颗粒内外水分浸透快、灭菌熟化好、菌种定植快、菌丝洁白健状、生命力强、成品率高、高产稳产等优点,是取得黑木耳丰产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雨淋堆积半年的锯末屑可直接用于代料栽培高产黑木耳最佳原料。

2、黑木耳代料栽培应选择哪种塑料袋?

  黑木耳代料栽培,无论南方和北方要达到成功率高,杂菌污染率低,小口打眼出耳齐,均应选用高密度低压聚乙烯菌袋(乌袋,不透明)。菌袋规格以16cm×35cm或16cm×36cm×厚度以3.5丝为宜(要求越薄越好,每千袋重5.4~5.8斤)。高密度低压聚乙烯菌袋的优点:从装料灭菌到菌丝培养满袋后,菌袋急剧收缩紧贴培养料,不脱袋。在割口育耳和栽培管理期原基形成快而齐,产量高,杂菌污染率低,该菌袋耐阳光照射不风化。因此,黑木耳代料栽培用高密度低压聚乙烯菌袋,是最理想的选择。聚丙烯菌袋(亮袋,菌袋透明)不易用于代料栽培黑木耳,它虽然耐高温、高压,但是它最大的缺点是,蒸锅并发菌后,菌袋易和培养料脱离,在割口育耳时,原基形成少或不齐。产量大幅度下降而且易污染杂菌,甚至栽培失败。

3、多年老发菌室防杂菌处理方法?

   连续生产多年的发菌室易出现大量菌袋污染现象,严重影响了黑木耳制种成品率及经济效益。如何解决这一难题,作者总结了多年制种消毒杀菌实践经验,有效的控制了杂菌污染率,现介绍如下:

   料袋在没进发菌室之前,首先把发菌室所有杂物清理干净。之后,快速把室内温度升至28~35℃,并保温24小时,使室内的杂菌孢子全部复活。大量污染链孢霉的发菌室,首先用液化气喷灯均匀的把每层的架板上面火焰喷烧一遍(注意防火)。之后用5%的火碱水,加50毫升渗透剂混合溶化后,均匀地喷透一遍室内墙壁及发菌层架,继续保温,此时即形成了高温高湿的环境,再按每立方米空间用3毫升柴油(大量污染链孢霉的发菌室使用,正常发菌室可不用)加热气体熏蒸一次,封闭门窗12小时。之后,继续加温间隔开门开窗使室内墙壁及菌架全部烘干后,再往地面四周撒一层石灰粉防潮防杂。菌丝培养期间要求室内保持越干燥越好。禁止经常往培养室内喷药水或喷水增湿,以免造成高温高湿环境,致使菌袋大量出现病变。

4、常压蒸气锅应如何正确灭菌?

黑木耳代料栽培时,栽培袋必须通过蒸锅灭菌这一关,料袋能否达到熟化和灭菌彻底,它直接关系到菌种成品率的高低,及菌种制作的成败。因此,料袋蒸锅灭菌这一关,必须认真并正确操作完成。

首先在蒸锅最上方必须安装两块双金属万向折射温度表(150℃)测温探头分别60cm和1米长,在安装一块压力表(0.06兆帕),确保能检测到蒸仓内是否有死角或冷空气是否排尽。蒸锅内加足所需清水,待料袋全部装锅后,封严锅门,打开蒸锅上方的排气阀并用急火加热(配带1.1千瓦的引风机),应在较短的时间(2~3小时)内使蒸锅内部温度达到100℃(如长时间达不到所需温度,易使整锅料袋酸败变质,造成经济损失)。当蒸锅加温至排气阀往外排放直气时(98℃以上),关闭排气阀,再打开蒸仓底部排气阀开始排气,待温度达到100℃时并关闭排气阀。最后打开蒸仓上方的排气阀,此时观察两个温度表和一个压力表,当压力表达到0.01兆帕(温度100℃,压力是0.01兆帕,104℃,压力是0.0,5兆帕),两个温度表达到100℃时证明蒸仓内冷空气已全部排尽,如两个温度表达到温度了,而压力表还未达到该压力时,证明仓内冷空气还未排尽,应继续排气,使之达到压力时在关闭排气阀。此后禁止排气,保持蒸仓内温度达到100℃,开始计算灭菌时间,一般每锅装规格16cm×36cm的料袋2500袋以下的需100℃保温灭菌8小时;3500袋需保温灭菌9小时;4000~5000袋需保温灭菌10小时,6000~10000袋需保温灭菌12~14小时,之后停火并继续焖锅4~6小时即可达到灭菌目的。

5、怎样测定pH值,如何调制培养料pH值的酸碱度?

   黑木耳代料栽培出耳时,培养基内的最佳pH值以5~6.5之间为宜。测定方法可取标准广泛试纸一小段,插入已拌好的培养料中湿透1分钟后,取出试纸条对照标准版比色,从而查出相应的pH值。如培养料偏酸可用石灰等熔化成溶液后调制。如偏碱可用柠檬酸或醋精等溶液调制所需最佳的pH数值为止。目前,在全国各地黑木耳主产区,特别偏远山区农村及林场,众多栽培户根本不了解什么是pH值,在配料时随意添加各种原料,造成大量菌袋接种后不萌发,吃料慢,杂菌污染高等现象。因此,在实际黑木耳配料时必须严格按照配比操作。常规黑木耳出耳时,培养基最佳pH值5~6.5。作者通过多年的实践经验证明,黑木耳代料栽培,在发菌期间,实际配料时pH值必须提升到7.5~8之间。因料袋通过灭菌、菌丝培养和栽培等过程,由于新陈代谢产生有机酸,均会使pH值自然下降至1.5~2个数值。如配料时把pH值调制到黑木耳基内最佳的5~6.5,通过上述灭菌等程序使pH值自然下降,可降至到3.5~4.5,呈越酸性。该培养基在菌丝培养期间及出耳栽培管理期间,以但遇有连续高温高湿环境,袋口及菌袋割口处很快杂菌污染,使大批量菌袋出现病变。这也是目前各地众多黑木耳栽培户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6、代料栽培黑木耳应怎样调制培养料的最佳含水量?

  黑木耳代料栽培,培养料拌料后最佳湿度(含水量)以60~65%为最佳。即用双手用力搓已拌好的培养料,双手皮肤能湿透,掌纹中有存水,但不能滴水为最佳标准湿度。目前较多科技书和资料,所需要含水量必须达到60~65%。即用手紧握料,手指缝里有水珠渗出而不滴为宜。实践证明,黑木耳代料栽培的培养料拌料时,外表皮水分在大也起不到最佳效果,最重要的是拌料时使颗粒锯末内外水分全部浸透后在开始装袋,否则就会直接导致杂菌污染率大幅度升高,造成菌种质量下降和栽培产量降低或失败。因此代料栽培黑木耳在拌料时,颗粒培养料的内部必须水分浸透,总之,只要内部浸透后,表面培养料的水分宁愿稍大一点,禁止水分偏干。


7、为什么接入料袋的菌种不萌发或不吃料?

  黑木耳菌种接入袋内,一般在26~28℃,经36~48小时后菌种开始萌发(接入的菌块发白)吃料。如经十几天还不萌发,其原因为:

 (1) 多因培养料碱性过高,接种时料温过高,菌龄过长,造成菌种退化。另因料袋在发菌过程中长期超过30℃以上高温伤害,致使菌丝失去活力。

 (2) 多因接种人员操作速度缓慢,使菌种块(特别母种)被酒精灯火焰烧死或接种钩没冷却好。另摆袋过紧过密,加之温度又超过30℃以上,袋温过高,通风不良,造成菌丝烧死。

 (3) 多因培养料水分偏干(特别原种培养料),接种后,母种块被偏干的培养料吸干,加之母种块水分自然蒸发,使菌块或菌丝造成干干枯致死。

(4) 多因培养料酸败,配料时pH值过酸,当pH值在3.5以下时,黑木耳菌丝就无法吃料。表现菌种块萌发白色菌丝,仅往料面渗透性地吃料,但不能蔓延。

(5)多因存在杀菌物质,培养料中含有杉、松、樟等有杀菌作用的酵、脂、醚类有害物质,直接影响了菌丝吃料,无法正常舒展蔓延。另培养料中为防杂加入了多菌灵等药物,产生化学反应,抑制菌丝生长,使菌种不能萌发或不吃料。(工作单位:林口县食用菌产业发展办公室 林口县食药用真菌研究会)(本文刊登于2016年第期《食用菌市场》杂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黑木耳栽培技术知识问答100题
玉米芯小孔吊袋黑木耳栽培技术
黑木耳栽培种制种期间出现的主要误区及其解决办法
香菇栽培技术
达达菌业之-毛木耳的栽培技术
《食用菌菌种生产200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