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帛书甲本道德经复原本】——笔记_第26页_国学经纬_中医村论坛
道经(通行本01——37)
45(通行本第一章):众眇之门。
〖经文——译文〗
道,可道也,
(道:原本不动不变,也即道恒。可道:此心动念,开始“可”道,也即认可并执着有“道”。可:〈說文〉肯也。〈廣韻〉許可也。〈韻會〉可者,否之對。可字,用在“肯定”“认可”“执着”含义上),
非恒道也。
(这被可的道,不是永恒的道。非恒道:世间万事万物,因“可”而有)。
名,可名也,
(名,是对万物的言说表述。“可”道后,开始有名。可名也,就是认可此名之“有”),
非恒名也。
(这被可的名,不是永恒的名。非恒名:世间所有言说,都不是永恒的。恒名:无名)。
无,名万物之始也。
(无,万物之始的名。最初之有是无,所以,无是万物之始。无:字取通行本。帛书甲本字左王右酷似恩字。后文所有无字,本此而来。);
有,名万物之母也。
(有了这个无之“有”,才产生万有。所以,有,是万物之母的名)。
故,恒无欲也,
(可见,恒道,发用后是有“无”之欲的),
以观其眇;
(因为这,我们才观到其无的一面。眇:〈說文〉一目小也。〈释名〉目匡陷急曰眇。眇,小也。〈正韵〉偏盲也。以:因也。〈詩-邶風〉何其久也,必有以也);
恒有欲也,
(发用后的永恒之道,是有“有”之欲的),
以观其所徼。
(因为这,我们才观到了其有的一面。徼:音脚。通“侥”。贪求不止。此取通行本。原本字为上竹头下助字)。
两者同出异名。
(无和有,两者是一同产生的,名不一样。异:字取通行本。帛书本原字左女右勿),
同胃玄之有玄,
(同,是指无和有一同由玄生出,玄生出有无,又生有无。同胃:是解释前文“两者同出”之“同出”二字。玄之:玄出,说文解之为出。有:〈集韻〉尤救切,有与又通。因此,后人把“玄之有玄”改写成“玄之又玄”。有玄:又玄,乃是“又玄之”,即又生出之义),
众眇之门。
(这是众眇生出的门。众者万物之有;眇者万物之无。这无和有,都是从“玄”这个“门”产生的)。 
【笔记】一,本章核心:本章核心:这个世界是如何从道产生的。探究“不得”之根源。
注意,这是道经开篇,也是通行本开篇。这一章,追溯到道,从道开始,受欲望种子支配,产生无,产生有,产生万物。明确告诉我们,这个世界源头是道,道是众眇之门。显见,只有“不得”,才能从“有”回归到“无”,才能从无回归到道。依旧是在讲不得之德。
1道,乃心。
老子所谓的浑心,也就是大心,无念无相,无贪无欲,不可思议。这是世界之本初,大道尚未起用,独立而不改,如如不动。这就是永恒者。
2这种清净,潜藏着种子。
这种永恒境界,相不是真灭,而是摄受不到了;一切相种子还在。一旦因缘具足,万物还会产生。
3可道。
大道本体无知无欲,可一旦因缘具足,生灭种子发挥作用,动念起心,便是欲,欲有,欲无。这时的道,只能叫做有欲无欲之道;这时的恒只能是有欲无欲之恒;这时的心,就是有染之心,真心变作妄想心。这样,大道便被欲望红尘所蒙蔽了,便非恒道了。众生便是如此沉迷在红尘世间而不醒悟的。
人问:无知无欲才是道,永恒之道为何会有贪欲?
答曰:修行达到无知无欲时,达到永恒,归于静,无知无欲,但知欲种子不灭。一旦因缘具足,贪欲又会产生。
又问:如此说来,佛与众生又有何区别?
答曰:众生迷欲不觉,佛则欲而不昧。一迷一觉,如此而已。
4可名。
道及道用是实,一切言说则是名,名依附于道。觉知有个道,因为道体本无,所以名之为“无”,这便是“可名”,把名当真,执著其名。老子又打世人一棒,这样的名,不是永恒之名。这是对当时所谓“学说理论”的一个无情否定。
5万物父母——无和有。
无和有同出于大心,名字不同。因为逻辑上无在先,所以老子把无叫做万物之父;有在后,这最初的有乃是无,但万有却由此而生,所以老子把有叫做万物之母。
6无和有的父母——玄。
发用之道,因为道不可见,无形无相,所以,老子把发用之道叫做玄,取玄不可见之意。玄出无,无生有,有生万物,所以,老子把玄叫做“众眇之门”,众指一切有,眇指无。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产生的。
二,关于这个世界如何产生,佛祖的说法和老子的说法基本是一样的。
因为他们修行都达到了绝顶高度,才会有基本相同的看法。
佛祖说:真心本明(真心即老子所说的“道”)。
真心自见。把自己之明当做对象去见,便妄为明觉。
见到“见和空”,便一迷成昧,执著其有(这就是老子所说的“可道”了)。
被见的见与空,相待成摇,才有了风轮执持世界,即有了四大之风。空中风摇,有坚固不摇的,才有了金轮,那是四大之土。风摇金固,相摩生火,那是四大之火。火光上蒸,蒸则有水,那是四大之水,含十方界。四大假假相生,递相为种。以是因缘,才有了这个世界。可见,圣人的修行高度是一致的。
至于科学上的关于世界起源的种种假说,以及哲学上的唯物唯心,与老子和佛祖不在一个层次上说话,所以不能相比。
三,“可道”之辩。
“道可道也”,很多人把这句话中第二个道字理解成“说”,这是解释不通的。
1道德经中,道和名乃是一实一名,分的十分清楚,一个是道及道用;一个是符号言说。
老子不可能把“名”的意义用他所推崇的“道”字去表述的。纵观道德经帛书全篇,从上德不德开始,直到第45章“道可道也非恒道也”,乃至到最后第81章,所有表述“道不可说”之含义的,都是用“无名”或“贵言”来表述的。
第45章,“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两句话对比,明显可见,老子是把道(相)和名(言说)又相提并论的。如此看来,老子不可能把这句话中任何一个“道”字赋予“说”的含义的。因为“说”,包含在“名”的概念外延中,文字言说乃至一切表述手段,都是“名”的。这句话中,哪个“道”字解释成“说”,都是混淆了老子的“道”和“名”。而老子的道和名,从来不是混淆的,所以,老子的道字,根本不可能有说的含义。
2,更为关键的是,帛书本多出个“也”字,这个也字,把从古至今的诸多种把道理解成说的解释,都彻底推翻了。
这个也字,是表示肯定语气的。那么,按照人们平常把道当成说来理解的话,就成了:“道,是可说的,不是永恒的”,这和老子一再强调的“道恒无名”的本意显然是相悖的。
有人说,多出个也字,也可以解释成:“道,是可说的,但那可说的道,不是永恒的道”。注意,看似有理,实际无理。因为,那个转折语义是不存在的,是随意加上的。同时,也应该知道,老子真想如此表述的话,按他的语言习惯,也一定写成:“道,可名者,非恒道也”。这点文字水平,老子还是有的。
退一步,老子真是表述“可说之道,不是永恒之道”的含义的话,由于前44章都用“无名”表述“道不可说”的,在第45章,老子也一定会写成:“道,可名者,非恒道也”,而不可能写成“道,可道也,非恒道也”。
再退一步,老子就是表述“可说之道,不是永恒之道”,仔细分析的话,这和第45章主题根本是不相关的,前后文义是脱节的。
如此看来,老子的道字,根本不可能有“说”的含义。
3“可道”,真正含义是这样的:
可:认可,肯定,也就是执着。道,永恒不变之道。可道:认可也即执着道,这时,恒道变成非恒道,真心转成妄想心。
道。其体,是恒道,原本“不可得”(修行到玄同境界,自然悟得,道不可认知不可获得。简单比喻,不能设想用眼睛能看见那个“看见”,并说出是什么形象,这样要求显然是无理的。道,也是如此)。
道。其用,是非恒道,众生错以为 “可得”。
体用本一,分而为二。不可得,才是一;可得,就是二。因“可”道,才变作二,产生非恒道。
众生以为可得,得什么?得无(道之体,无形无相),得有(道之用也)。最初得无,所以,无是万物之父;因无得有,所以,有是万物之母,实际,此有还是无。由此,体用双分。有无产生相反相成的辩证运动,进而产生天地万物。
4世间众生之病:
是把一切“当真”,也就是“可”,也就是“肯定”。开眼便“可”,执著一切“有”,不舍不弃,迷惑其中,众生才不醒其梦。
可道,就是执著相;
可名,就是执著言说。
这就是众生痴迷处。说众生痴迷,是因为众生认定的“可得”本来便是错觉,实际是“不可得”的。修行达到玄同境界,就能够实证这一事实真相。
可也即执着世俗的道和名,是众生不得解脱的根源,所以,“否”是修行门径。这样,才有老子“不得”“无为”的主张。
老子否定了世间所谓的“道”,否定了世间一切“理论学说”,指明有个永恒者。这是老子的智慧,是老子超人处。
四,道者,心也。
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噭。可见,永恒的道发挥作用,就是“欲有”,“欲无”。有此贪欲,才产生可道。这贪“欲”是大道发挥作用之根源。
前文的一个可字,这里的一个欲字,可见大道之本体是心。万物由心而生,这心不是普通的世俗心,而是老子所说的“浑心”,也就是大心。万物即心,心即万物。
五,同胃玄之有玄。
老子说,无和有“两者同出异名,同胃玄之有玄”。
注意,这“同胃”,乃是说“同出是指…”,显见,解释的是前文“同出”二字;
玄之:从玄而出;
连接起来就是:“两者同出,是指从玄而出”。
有玄:玄生而又生。有:〈集韻〉尤救切,有与又通。所以,后人把玄之有玄改写成玄之又玄。又玄,乃是“又玄之”。
玄之又玄,多数人不是理解成“玄生而又生”,而是理解成“玄妙更玄妙”,这使后人误解了道。
老子修行层次被抹杀,都是由于修行不到层次的后人的这些修改及误解造成的。所以,应该废弃通行本,恢复帛书甲本之正本的本来面目。
六,通行本问题:
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1  帛书本“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后人为了达到骈文读诵效果,把四个也字都删掉了。使读者产生误解,甚至断句都出现问题。这样修改,是愚蠢之举。
2  帛书本“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后人依旧删掉也字,目的也只是一个,达到骈文效果而已。“万物之始”,改成天地之始,不妥。
3  帛书本“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噭”,后人依旧删掉也字,以求骈文效果。恒字改成常字,避汉皇帝讳所致。眇字改成妙字,大错,意义大变。“以观其所噭”,删掉所字,四字对四字,还是追求骈文效果;噭字改成徼字,是错改,因为无和有相对,眇和噭相对,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4  帛书本“同胃玄之,有玄”,后人把胃修改成谓,把有字修改成又字,也是不妥。胃改成谓,失去原文模样;有改成又,这样叠加又字,很容易使人理解成玄上加玄。而实际含义则是“玄生有无,再生有无”。之,取生义。
更可笑的是,修改者自己对原文解释不通后,在同胃后加进两个字“之玄”,一切大变,导致后人以为无和有就是玄,就是道。害死老子,害死道德经。
3  众眇之门,修改成妙字,也是理解上出现偏差。众代指有,眇代指无,眇修改成妙,则一切都偏了。
参考:《道德经》中的有和无。
1最初的无。
道,是无知无欲的,是永恒不动的,是独立不改的。这就是“恒道”。老子说:“道恒,无名”
不动中,忽然起念“可”道,也即“肯定”“认可”有个道。这时,永恒的不动,永恒的独立不改,便被彻底打破了,恒道变成了“非恒道”。产生了最初的人们“认知”的道,那就是“玄”,也即“无”。因为道是不可知见不可名说的(道德经中多有所述),所以,人们只能见其“无”。
注意:道体本无,也即是说道无体,不要错解成“无”是道。无,是道的产物。第一章,可见,道,生出非恒道,也即生出无和有。第二十一章,可见“孔德之容,唯道是从”,也即无和有,都从属于道。本章又说:“道之物,唯望唯惚”,说的还是,道,生出万物,唯有望和惚也即有和无两种形式。只不过,最先生出无,由无生出有。
所以,老子把无叫做“万物之始”,叫做“万物之父”。这无,也即“道生一”之一。
2次生的有。
这无,反观之就是有。有个无。这个有,就是最初之有。此一有,生出万有。所以,老子把这最初之有叫做“万物之母”。
注意,此有,乃是从无而生。
3有无之相生。
无,到极处反生有;有到极处反生无。这就是老子有无相生的观念。那么,由最初之有,再生无,那就是无无,反有。如此循环往复,有无相生相灭,自然演化出天地万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德经新解——拒绝把道德经注解成“修真秘籍”——没那么玄乎
再谈《老子》第一章“无名”“有名”断句
《道德经》问答第1章
《老子》第一章新解
《老子》第一章解说
老子论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