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QQ空间

太极大师兄 

的[转]太极拳的功法、经络与穴位---

(本文 转自 新浪博客)
太极拳的功法、经络与穴位
1. 头部:在介绍穴位时要介绍身体的几个部位,也是为能说明部位的明确性,还有几个穴位是在功法中要提到的,只介绍其归经和部位。
百会穴:在前发际5寸,后顶前1寸5。感觉穴位直径大小约2公分左右,是开穴。它与外界气场有关,也就是上面说的百会一穴在头,上应乎天。把自己的手心放在距百会一寸许有热感。因为百会是离体的,不能把意念放在头顶上,而是在离体寸许,这是虚领顶劲的要求,而且眼神放的出,收得回,脚下的脚圈形成一个在体外的锥形体,这是中正安舒的基础。由百会向下如雨露般的向下滋润全身,也就是甘露。足大敦穴吃力时神即贯顶。天门常开,是指百会,而地门常闭,是指会阴,一开一闭,一阳一阴,会阴又是任督脉的起源点,上开为虚,下闭为实。上如浮云,也和百会的虚领顶劲有关,不可不知。“尾闾中正,神贯顶”也就是上开为虚,下闭为实的关系。
天目穴:又名玄关、祖穴,在两眉中间。如铅笔粗细的点状,向内一寸,为上丹田。天目穴可调节视神的远视与近视点,视神远视时天目穴微开,而视神欲收回或近视时,天目先微内收后视神再收。这样即能做到不丢顶的感觉,也就是中正安舒的基础,在练习中可反复试之,作到自然。另外天目穴也正是头部正位时的局部重心。
耳门穴:属手少阳三焦经,在耳轮上前方。练架子虎口找耳门,其感应有热感,意念大小为一个点状。
龈交穴:在上唇内与上齿龈之间正中,上督脉的终点,由玉枕到交叫鹊桥,下与承浆连接则任督二脉相通,所以龈交意念要重一点,可使口生津液。
以上头部的几个重要的穴位,可看出与神和津液、与任督二脉皆有关。上为阳要以虚为主,虚如浮云,对全身的中定安舒不丢顶,虚顶劲有关。
2. 躯干部的穴位:
大椎穴:在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棘突处,与百会同属督脉,意念感觉如五分硬币大小,感觉在皮肤上贴着。有“沾衣临肤”之感觉,是背部的一种轻灵感应,也是身法中的拔背的意动,即以大椎穴与衣服相贴之意,也是开后三关的向上提的一种内外结合的轻劲。
肩井穴:把肩井放到躯干部,而不放在上肢,是因为肩井与涌泉穴这个左右的大通道,它贯穿身体左右两侧,形成了两个内在的支柱,也是人接地气的主要通道,“上下一条线全凭左右转”,是指肩井与涌泉构成的左右大通道,才能上下一条线和左右转的功能,这在实践中可以体会。肩井属足少阳胆经,在肩上高处,当大椎与肩峰之中点。意念大小如银元,在穴位感觉上是比较大的,它的意念形状如鸡蛋大小的一个莲花蕾,可以开开花瓣,也可以收回成长圆形的花蕾,最重要的一点是在像莲花蕾样的感应中有一个圆的珠子,可以沉浮,是上如浮云的一个关键,也是手的阴掌和阳掌变化的感应点,这要在实践中去体会出来方可。肩井通涌泉也是气入地的通道,肩井可以接受天气的感应,而由此通道入地,现由涌泉入地,再由涌泉接受地气的反应,这个通道不只作为上下一条线的作用,而更是天地人三者气感相互交通的通道,因而使下如流水的感应得以产生下肢的沉浮,也就是使下肢松胯提膝,有了气运化的支持。肩井不但有莲花的开合,还有珠的沉浮作用,而当开和浮的时候还要有旋的感应,一旦肩井不能与涌泉形成通道,也就是失去了身体的平衡,导致重心失中。身法中的松肩,不是松肩关节,而是像上面谈到的感应,使肩关节能自由的活动,才能真正的有松肩的作用。肩井通涌泉,涌泉要开,而有一种肩井就是涌泉的感应,有通道而似无,才能有上如浮云,下似流水相互配合,也就是上下相随的感应。下似流水的沉浮,要有行舟劲,即水能浮舟也能覆舟,又要有流水与天下至柔莫过于水的感觉。
膻中穴:在两乳之间正中,属任脉。感觉大小为1分硬币大,是开穴,意想硬币放在膻中穴处,形成胸前的一个球形的阔空间,这样形成了空胸,也叫空其胸,是虚。是上肢活动上如浮云的一个感应现象。同时,气贴背脊,与夹脊穴形成空胸紧背的相互协调。与中丹田实腹的要求形成上下一虚一实的协调。与手的活动形成一个手活动气场的支持。与眼神的平远视作为信托。也是力由脊发的后实前虚的协调。也是“顾在三前”即眼前、手前、足前相互感应的协调。同时也是呼吸调息的基础,使气息不滞而畅通内外。形成胸前的空阔坦荡、气息平和、上如浮云、全身轻灵之感。要随时随地总要有这种空的感应,才能应服自然,与外界息息相通。太极拳空胸的要领,不在胸内而在胸外,才能真作到空其胸的意境。另外,空其胸是在体外,而实其腹则在体内(中丹田)。拳诀有“背不圆力不全”就是指没有做到空胸紧背,或者说开后三关、气贴背才能做到力由脊发。
夹脊穴:在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每椎棘突下旁开0.5寸,左右各一穴,两侧共34

穴,属奇穴。我们用一至三胸椎,即两肩胛骨中间,感觉三公分长的竖条状,属阳,属实。由中间沿肩胛骨向两臂,呈一个弧形的感应,即有背圆的感应,“背不圆力不全”的背圆的感应,走两手的外劳宫穴,再透内劳宫是阳掌发劲,并且身上有“五弓劲”内劲的意念支持,这也是上肢开合的基础。手是阴掌时,手向后向后,则肩胛骨向中间,夹脊也有向中间的意动,成为上肢开的一个后背部为一纵轴的感应,夹脊有上行则为夹脊开,夹脊有下行则为合,与膻中前后呼应,但不是透穴。不难看出夹脊本身是奇穴,不同于其它循经的穴位,由第一胸椎至五腰椎其十七节,两侧共34穴,呈上下竖条状,正好与后三关相关连,同时它与开合有关,开则有向下意,合则有向上意,也正好走夹脊,可结合开后三关的意动。开合则与肩胛有关,在力学上也秀重要。走外弧劲如弓状,也是肩胛活动开合的意动,与脊柱有关,也就是人的支撑有关,在力学上也很重要。所以夹脊穴在人体活动中占有一定的重要地位,应去好好体会,去练、去悟。
命门:在第二腰椎棘突下,属督脉。命门在右肾的左上角,在内,脊椎内侧,与带脉垂直交会,是一个意念点,其感应约有5公分直径,1公分厚的圆饼状,有热感。出现热感时要“勿忘勿助”保持住这种感觉,这对养生很重要,是“炼精化气”坎离相交的结果。推手时命门与肚脐相吸或相摧,命门吸肚脐时为化劲或拿劲;命门摧肚脐为发劲或放劲,这也是气宜鼓荡的意动根源。命门为生之门,死之户,说明命门的重要性。气贴背或开后三关与命门有关。
丹田:顾名思义,是种丹之所,像一片田地一样,其它穴位是一个点,我们可以想像以肚脐为中心点划一个十字,加上四框即是田字,面积有小腹大小,再加上一个外接圆即有圆的感觉,与命门形成鼓荡,就有球形的感应。“地门常闭”是指会阴穴内收(会阴是任、脉的源点),有上托丹田之意动,再有中丹田的内动可顺时针内旋,与手的劳宫有摧化之意,加上外劳宫与夹脊合住劲,透发于内劳宫则产生发打劲。实腹是丹田气实而非力实,是腹肌一张一紧的张力运动,否则达不到气运化的作用,这一点很重要,须细心体悟揣模。因为肚脐周围有天枢穴。章门穴、气冲穴,腹部还有九条经脉通过,所以意守丹田是很重要的,是以气运身的关键。丹田气的运化鼓荡有顺是针与逆时针的运行,是根据化、拿、发、打劲的不同而不同。
以上四个穴位都在胸与腹,夹脊穴与膻中穴为上肢开合之意动。腹是丹田与命门鼓荡之意动,也是前三田与后三关的意动,也是化、拿、发、打劲之源,任督二脉相通的要关,也是地门常闭或丹田气沉实之根。由此看来此四穴是非常重要的,练功必需运化的四个穴位,这也是内功功法的重点。需要认真研究苦练体用才能掌握。又因四个穴各有其特点,膻中穴要求意在体外而空胸。夹脊穴为一长条由多个穴位组成,有上肢开合和上下行走。命门穴为内在的意点,要有热感,可以说是气运身为主的。对“神、意、气、劲”的运化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天枢穴:在脐中旁2寸,腹直肌中,为足阳明胃经。内经“何谓气交”?“上下之位,气交之中,人气之中,人之居中”。“天枢之上,天气主之,天枢之下,地气主之,气交之分,人气从之,万物由之,此之谓也”。这几句话说明天枢穴是人气与天地气,气交之分,也是天地人在气分的问题上,天枢穴为上下相通的穴位。植物有根,而人无根,人之根即天枢穴,即是因它与天气、地气之交。又因为天枢穴在丹田的范围之内,是气的上下通道之交,上通乳中(在乳头正中,不能针),下通气冲,是气入地三尺的通道,即天气下行的通道。由照海穴上找天枢穴,可有上肢轻灵之感,是地气上提,也可谓之踵吸,因照海与申脉都出自根中心,为二穴的源点,故可称之为踵吸。由此可见天枢穴也是一比较重要的功法穴位。
气冲穴:天枢穴下5寸,腹股沟上,也是足阳明胃经。上与乳头垂直,是两乳气入地的通道,注意气冲只能由上而下的气行感应,是呼、是吐,不能由下向上逆行。与天枢穴比较,由照海向上至天枢是踵吸,但只至天枢不能超过。
3. 上肢穴位:上肢的活动在人体占主要地位,可以说人类的进化与手的结构和活动是分不开的。上肢的穴位大部与关节活动有关,周潜川在《峨眉十二桩释密》一书中,谈穴位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也就是关节附近有相关的穴位,来控制它的活动。在这一节中将论述上肢的部分穴位,不但与相应的关节活动有关,而且也与全身以及离体的场势有关。

曲池穴:屈肘时在肘肘横纹外侧头尽处,属手阳明大肠经。感觉为五分硬币大小,不在表面,而微向内。向下透至少海穴有扩大感应,,只能向少海透而不能由少海透回。拳论讲“肘在曲使”是用肘的特点,而曲池透少海时必需屈肘才能取穴。直接用肘打也必必需由曲池透少海才不致于过,因为过则必然失中。肘的要求是坠肘(垂肘),曲池透少海才能有感应,意想肘接地也是坠肘的异曲同功。这里可以看出曲池透少海是穴位对关节活动的控制。肘尖是一个奇穴,与地面形成垂直的接地感应,即不能入地,也不能离地。与脚圈合,形成一种对上肢意念上的支持,也中一种不失中的作用。
少海穴:在屈肘内侧横纹处,属手少阴心经。前面讲过少海穴的透发功能,这里只谈少海穴的感应。因为海比池大的多,那么曲池穴透少海穴要扩大多少,这一点值得研究,因为上如浮云是太极拳功法的原则,所以透少海后的扩大也应是在上如浮云的原则下,基本是以神意的范围为主,这样才能形成有上如浮云的感应,这也是肘的一个功法作用。
阳池穴:在腕背横纹中,指总伸肌腱尺侧凹陷中,属手少阳三焦经。当手腕弯曲时感觉扩大约一分硬币大小,向手腕内侧横纹中大陵穴透,只有透感而无扩大也不扩散。这是一对透穴,也是对腕部活动有关,不管手腕是平直还是屈曲,是进还是退,都是阳池透大陵,不能反透。其感应是手腕灵活,可使丹田有感应。坐腕时也是阳池透大陵,能配合阳掌和阴掌。当用腕打时,可用中冲找内劳宫,阳池透大陵,手腕屈曲形成腕打。
大陵穴:在腕关节横纹上两筋间,属手厥阴心包经。与阳池穴相对,立掌时穴位微开,屈曲时微收,与阳池正好相反,阳掌(立掌)时中冲向下找内劳宫及大陵,再与肘尖垂直找。
神门穴:在腕关节横纹上、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属手少阳心经。感觉只有铅笔粗细,是开穴,神门穴可透了出离体约10公分,在按与下挒劲时,视神由离体的部位向下入地约深一尺,产生按劲和下挒劲。此时要注意与视神的配合。当视神入地一尺时,所产生的按劲和下挒劲才有空的感应。
后溪穴:当微握拳时,在小指尺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处,属手太阴小肠经,为督脉的交会穴,它与合谷穴是一对透穴。合谷透后溪时督脉有由下向上的感应,和神门穴配合,走出按劲和挒劲。阳掌手向下时,合谷穴有透发后溪之意,也产生督脉向上的感应。这与开后三关有关,当合谷穴透后溪时,虎口要有圆撑的意动。在阳掌前伸时,后溪的感应要大,,走外弧的感应,阳掌回采和下按时后溪走神门与神合。
列缺穴:在腕横纹上1.5寸处,当桡骨茎突后、筋骨间 ,属手太阴肺经。裂缺穴顾名思义,“缺”指缺月,形容大指与前臂有月牙状。是阴掌开大指的意动,也是阴掌旋腕的意动。虎口圆撑形成圆如日,为阳掌,而裂缺穴形成的月牙为阴掌。合谷穴透后溪穴是督脉的交会穴,而裂缺穴是任脉的交会穴。这样对任督脉的小周天,可在手上表现出来,这要去悟才能感觉到经络系统的微妙之处。列缺穴与神门的联系,能形成手上精气神的作用。这几个穴位的相互关系,不但在手型上形成阴阳掌的动作,同时也体现小周天及精气神的作用。列缺穴的活动,对下肢的溜臀有一定的感应。
合谷穴:在第一、二掌骨间桡侧肌肉隆起处,属手阳明大肠经。发劲时虎口要圆撑,使合谷穴透后溪穴,与列缺穴形成日月的感觉。当阴掌手心向上时虎口圆撑,劳宫穴才能感应。如握器械时虎口圆撑才能使器械动作灵活。
劳宫穴:在第一、二掌骨间桡肌肉隆起处、握拳是中指指尖处,属手厥阴心包经。此穴也叫内劳宫,有别于外劳宫。其感应为一分硬币大小,接受外劳宫的吸透,二者是一对透穴,与中丹田有气感的感应。内劳宫属阴,不管是吸透,皆要有空手心的感觉,因为它要接受丹田的气感,其本身不能实,否则也能接受外劳宫的吸或透发的意动,这一点不同于负阴抱阳的阴为实。因为它要接受外劳宫及丹田等多个感应,这也是形成手的灵活性的一个关键问题,要悟、要研究、要练上身。
外劳宫:在手背部与手心的内劳宫相对,这一对透穴。外劳宫是奇穴,在手背第二三掌骨间,距掌指关节后约0.5寸处。感觉比一分硬币小些,与夹脊穴同属奇穴,接受夹脊穴的感应,控制内劳宫,属阳,外劳宫向内劳宫透是放,外劳宫吸内劳宫是收,当阳掌时中冲找肘尖(也是奇穴)要通过内劳宫,而必需有外劳宫透内劳宫的感应。也就是力由脊发对手部的感应点。但它本身必需透吸内劳宫才起作用,因为奇穴是一个意念点或定位点,是无经可循的。
中冲穴:在中指端中央,属手厥阴心包经。有指甲脱落的感觉,在武术的功法有罗功之说,即中指甲中的罗纹,有指甲分指的感觉,是一种松功的感觉。中冲只有回收,绝不放出,是阳掌手法,中冲找肘尖的垂直感觉,才能发放的劲路,因为有指甲脱落的感应,才能控制中冲穴不放出,是沉劲而不过。

内关穴:在腕横(大陵)上二寸、掌长肌和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属手厥阴心包经。是阴维脉的交会穴,阴维脉是维系全身之阴,与足太阴会于腹,又与足太阴,足厥阴会于府舍、期门与任脉会于天突、廉泉。内关与公孙相应,即手足相应,内关会于心、胸。与外关穴为一对透穴,外关穴透内关穴形成桡尺骨的交叉与平行,也是阳掌即手心向前与向下,是桡尺骨交叉,阴掌是手心向上与向后,是桡尺骨平行。这与大指的对指动作,同是人类进化的根源,也是开发智慧的根源,说明阴阳平衡也有关,所以内外关二穴,一直是比较重要的两个地位。
外关穴:在腕背背横上2寸,、尺桡骨间,属手少阳三焦经。为阳维脉之交会穴,阳维脉维于阳,其脉起于诸阳之会与阴维皆维络全身,与手足少阳,足阳明会于肩井,与足少阳会于阳白,在风池与督脉会。当手为阳掌时、即手心向前向下时,是内关透外关,而于阴掌时,则外关透内关。这是当阳掌向前向下,以内关透外关致使手不过,也就不丢,而阴掌时外关透内关,即手心有托趁之意动(手心向上),及后照的意动(手心向后)。更进一步讲,阴阳掌的变化关系于化拿发打的劲路,而相应的有内外关的透发,正是阴阳相维于全身的经络作用。
注:手是全身最灵巧的部分,与全身都有感应,其穴位也多,手之阳经皆由手至头,手的活动可开发大脑,开知智慧。手指与全身有一定的关系,中指尖回收与肘尖合。大指开裂缺穴与溜臀、裹裆合。二指指出时与眼神视线合。四指根得气与腰顶合。小指沿外侧至后溪,神门穴与脚下合。手心与中丹田合(气鼓荡),手外劳宫与夹脊合(力由脊发)。大二指圆撑形成虎口圆撑。阳掌要求五指微屈微开。阴掌要求大二指分开(圆撑)列缺穴有感应,而四指与中指并拢,二指指出。前插掌与下插掌要求以中指为主,二指与四指与中指相合又相斥似离似合。握拳要求拳心要空,拳面要平,以掌纹向内收才能手心空。手指的两侧(琴肌)有由指尖向指根处流动感,这是上丹田与中丹田的感应。脚心的涌泉穴开,气入地三尺。手心下按有接地感,是全身重心最低的位置。外劳宫吸内劳宫使手心的接地感上提,即有松脚腕的感觉,并形成脚部圆的旋动感应,也是脚下重心向上转移的感应。后变钩虎口找耳门有提肛感应,是下丹田与中丹田合。耳门找虎口是腰与顶及顶头悬的感应。大指开列缺穴,手下按时大指可点风市穴,抱七星的大指找心中窝(膻中穴)。大二指开手掌上托为阴掌,旋回至肩与肩成三角形的依托关系。二指间回捋与自己的眉攒到眉梢,眉梢要找二指为履劲。前插掌民下插掌时大指要并,列缺穴要有感应。手前伸时眼神先出去,是手追神。手回收时,眼神要留下手先走,眼神再跟手走。手腕前平举,手腕在耳垂与肩之间。再旋腰后视,外劳宫可贴另侧的阳陵泉。在打虎式的马步虚实过渡时,内劳宫可有摸膝的动作。收式时大二指左右相合套住肚脐,两内劳宫与两天枢穴合,即三环套月。上插掌时中指向上指,但要由中冲穴有向下流动的感应。以上对方动作与全身的关系,作了简述,要在实践中去体会,也要去悟。手的巧妙也在此。
4. 下肢穴位:包括胯、膝、足
风市穴:在大腿外侧、腘横纹上七寸(大转子至腘横纹19寸),属足少阳胆经。在直立时两手自然下垂,中指尖所点之处。是一个点,比较浅,局部有微向外涨的感觉,也是一个开放的穴位。中指点风市是张力,风市向体外放10公分是开,是弛力,风市一点入和一拉出,即是一张一弛。点入时上肢与下肢可有通达感,也有由下肢向上的感应。凤市穴是身体的升降沉浮的一个标志点,好像船的两侧吃水线一样,也可以说风市有控制四头肌的作用,股四头肌是全身的最有力的肌群,所以这个意点是有其重要意义的。对下肢力的平衡有关。
阳陵泉:在腓骨小头前下方(膝下2寸),属足少阳胆经。其感觉如铅笔粗一个点,与小腿内侧的阴陵泉为一对透穴,可以相互透发,是膝关节下的重要穴位,是膝关节动作的横向制约,透的感应就好像钉子一样相互穿透,在上步与退步时都要有这一对透穴的作用,这要在步法一节中再讲。在后足蹬时,有阳陵泉向下找申脉的意动,申脉与照海其源点皆出于足根中心。
阴陵泉:在膝下内侧、胫骨内髁下缘、与阳陵泉平,属足太阴脾经。透阳陵泉,两阴陵泉有相贴的动作(并步和摆莲脚的动作时),阴陵泉接冲门可下气至涌泉,而是气入地的一个通过点。
照海穴:在内踝正中凹陷中,属足少阴肾经。在坐步时尾闾找照海,是稳定感应,而不是找足根。踵吸是照海找天枢穴,是地气上接于天枢。照海穴是阴跷的交会穴。对脚前有气场感应。
申脉穴:在外踝正下缘骨陷中,属足太阳膀胱经,阳陵找申脉是后足蹬的感应,才能松胯提膝可上步。申脉是阳跷脉的交会点。足根中心为申脉和照海的源点。
大敦穴:在足大趾本节外侧趾背上甲角后0.1寸处,属厥阴肝经。是一个点,为全身在脚上最吃力的一个点,当大敦穴有吃力感时,视神是向前远放出。膝盖尖不能过大敦穴,也是下肢的弹力点。大敦穴可上络于目。
涌泉穴:在足底前,中1/3

折点,举足时呈凹陷处,属足少阴肾经。感应如一元硬币大小,也是开穴,与地气沟通,可入地,也可接地气上涌,入地是呼。上与肩井穴形成左右两个上下的大通道,因而保持身体的左右平衡和虚实转换。涌泉穴的开在有空意,才能与地气有相通的感应。不开则不能接受地气的感应。
会阴穴:在前后阴之间正中,属督脉。为任、督、冲脉的源点,也叫地户,阳气通过会阴叫阳会于阴,地户常闭是与天门常开相对的,在练功过程中去运用,说法很多。我们认为以尾闾微向前,在会阴部有热感即可,它是保持中正安舒的一个关键,不能过分用意,否则中丹田不能有鼓荡,这只能在练功时去反复体会。
下肢还有几个穴位也很重要,如血海、解溪、承山等,在具体练时再谈。
以上论述了一些穴位与运动的关系,所有运动都与经络有关,用穴位来研究运动,是太极拳以心行意、以意行气、以气运身的原则,如何用心意运化穴位与经络的运行,把意放在穴位的感应上,感应是自然的,在有意无意之间,其反应是很灵敏,很轻灵,形成一个体系,来完成太极拳所要求的原则,这要在练架子和推手中反复体会。以经络系统形成另外一个运动运化体系,与关节、肌肉、骨骼的运动体系相配合,作到太极拳特有的功法。同时也体现太极拳的理论与实践的接轨。
七、经络穴位的对穴
本篇以两个有关穴位相互作用产生不同效应,来论述劲路,如夹脊与外劳宫(与膻中)、肩井与涌泉、会阴与百会、阳陵与阴陵、命门与内劳宫(丹田)、左照海与左天枢、右阳陵与右申脉等等,论述它们之间与其它劲路的相互关系。也就是经络运动。
㈠夹脊穴与外劳宫穴:二者都是奇穴,不与14经相通而独立存在,我认为它是运动点,例如胯尖、膝盖尖、肘尖等也是运动点,有定位功用,有与地相接的功用,有对人体起到框架点的功用,都是左右对称的,这在以后详述之。
夹脊穴在脊椎两侧每个脊柱两旁相对,共17对(34穴),这里指的夹脊穴是在两肩胛骨中间的一个点,大小约核桃大,呈球形,它作为后背运动的中心点,形成左右两侧的对称运动,拳谚讲:“背不圆力不全”,就是以此点为基准,做到开合而有圆的运转。由夹脊向上可至大椎穴,在第七颈椎部,感觉是一个一分硬币大小在皮肤表面贴附着,也就是“含胸拔背”的拔背感应,此时夹脊有空的圆球感,与意在夹脊时的背圆感应不同,其不同点是与胸前膻中穴有关,背圆也就是膻中穴在胸前形成球形,当后背有开合运动时,这个球是旋动的,是外旋而中心转,可以认为是“空胸紧背”,而拔背时胸前的球形是中心转带动外旋,这两种胸背的相辅相成的运动模式要去分辨它,在实际运用时是有区别的。
运用夹脊穴发放时意念要放在外劳宫穴,同时外劳宫穴的意念像贴着一分硬币的感觉与内劳宫相对,不可用力,有通透感。同时内劳宫与丹田气相呼应,这就是“力由脊发”的感觉。
外劳宫有了意透内劳宫,夹脊穴有了气贴背的圆活感和对称感应后,上肢便产生的沾黏劲,推手时才有不即不离的功效。只有夹脊与外劳宫相合才能使上肢灵活并产生沾黏劲。这是与对方接手的第一程序。
如何开后三关?我认为“气贴背”沿脊柱内侧上冲走“督脉”,与夹脊相合有关。
什么是“肩入背靠”肩入是肩入地,也就是肩井穴松通到涌泉穴入地,紧接着背圆打靠劲。
以上分析了夹脊的作用和夹脊、膻中、外劳宫、大椎的相互关系,以及沾黏劲在运化中的生成,这也是掤劲的内涵。履、挤、按、采、挒、肘、靠也要有夹脊的效应,但各种劲的配合不同,却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夹脊的效应全应该是第一位的。
夹脊的圆以夹脊为中心,走两臂的外侧形成后背圆的圆弧,后背的圆弧有10公分左右的气感,同时与膻中穴意想的球相呼应,这种背与胸的相互感应使上肢活动有“如浮云”的意动。背为阳、为实,胸为阴、为虚,外阳抱内阴,这叫“负阴而抱阴”。胸背有了感应后,外劳宫便有了沾黏劲与走化劲。而发打劲是由外劳宫透发内劳宫形成的,这也体现出“化与拿、发与打”是同源的,都从外劳宫和夹脊的运化而来,这要在练习沾黏劲时去体会。
㈡ 肩井穴与涌泉穴的关系:肩井通涌泉是人体左右的两个通道和大支柱,“上下一条线全凭左右转”,普遍认为会阴穴与百会穴形成的中轴左右转动,我认为还应加上左右肩井与涌泉形成的上下通道,才有左右转的功效。
肩井穴的感应像一个莲花蕾,意想可以开和闭。中间有一颗珠子,可升可降。当手心向上时,意想肩井穴的莲花是开的,其中的珠子有上升之感,手上的意有托物感和珠子沉劲感,可以外旋。当手心向后时,意想莲花是闭合的,其中珠仍是上升的感应,这也可以认为是浮。如手心向前或向下时(阳掌),意想莲花是闭合的,而其中珠子是下沉的,这可以认为是沉。当手掌的阴阳掌的运化时,要配合肩井穴的浮或沉,尤其是盘架子时,更要运用这种感应,这是肩井与手的阴阳掌的配合。

肩井穴与涌泉穴是垂直的,意想肩井通涌泉,井口对井眼上下直落,一想即到,此时涌泉穴有开的感应。这样才能与地气相通,在入地的同时地气上升,这就是有上就有下,也是与地气相通的感应,此时脚能感很轻灵,而且脚掌有全部与地相接的感应,产生“如履薄冰”的意境,脚掌的多点着地,也是全身压强分散,是一种稳定性,而且是“松”与“灵活”的基础,涌泉穴不是脚下的力点,它是一个开穴,是与地气相感应的,脚的大趾的大敦穴,在脚大趾的指甲后的横纹内侧,在横纹上有几根毛,是表示其有向上生发的作用,而大敦穴为足厥阴肝经的始穴,所有的足下三阴三阳经只是足厥阴肝经是上络于目,其它经络皆不上头部,而大敦穴是脚的一个吃力点和支撑点,它上络于目所以能与眼神相合,形成足下力点与视神相应,在推手时如果要有神打的意动,大敦穴要有吃力感应的配合,这是脚下的一个吃力点。另外一个即是足根,在足的外踝下有申脉穴是阳跷脉的交会穴,在内踝下有照海穴是阴跷脉的交会穴,两个穴的源点在足根内的中央,足根好似一个球,而其中心即是阴跷与阳跷的源点,所以我们在足根吃力时,要有以足根中心点做为意动点,再与阴跷阳跷相配合,而形成脚的稳定,这样脚下有三个点,即涌泉穴为肩井与脚下结合的点,是与地气有感应,第二点即大敦穴是脚下重心在前部的吃力点,它是与视神的相互感应的作用,第三个点即是足根的中心点,是阴跷与阳跷的源点,是支持脚下稳定的一个重要意点,再有全脚掌有像海绵一样的,多点着地,全身的压强分散,使脚下平衡与稳定。这在盘架子时或推手运动时,要分别加以运用,当运用视神时足部大敦穴要有吃力点,是发打劲路和向前的运化时的上下感应,当在坐步或向后退步时,足根要以足根中心点与申脉穴和照海相互感应,而形成脚下的虚与实,及其运作,而肩井穴与涌泉穴所形成的上下大通道,及涌泉穴与地气的感应是不管什么运化,它是脚下意动一时也不能离的一个意动,也就是说不管意在大敦或在足根中心,肩井通涌泉的意动都必需有的。在身体的升降与气的沉浮,下肢的松胯与提膝,都必需有肩井与涌泉穴的支持。
㈢照海穴穴申脉穴:两者是阴跷脉 与阳跷脉的交会穴,上边谈到了其源点在足根的中心处,我们这里讨论这两个穴位时,要结合左与右,“左升、右降”是我国“气功”功法中常提起的,在人体的左右是对称又不对称的,而是有区别的,这在很多地方可以表现出来,最明显的如右利与左利的问题,大部分人是右利,人的运动中枢在大脑的左半球,经神经交叉表现在右利,其语言中枢也是左半球,右半球是图形和思维中枢,则左手虽在运动上不如右手,但在与周围场势的结合上是超过右手的,左升右降也是中医的理论“左肝、右肺”的功能即因此而来的,肝喜条达,而肺为华盖,有了气机的升与降才有气的循环,中丹田藏气,丹田内气的变化,也中左升右降,其动作之源是来自照海穴与申脉穴的作用,用意念将左侧的照海穴升至天枢穴(在脐的两旁左右各一)是为升(要经过小腿内侧至腹部脐的左侧),意念将右阳陵泉穴(在膝下)下降至右申脉穴是为降(只经过右侧小腿的外侧),也是“蹬之于足”的劲路。左侧的照海穴至天枢穴,为升,这里只对天枢穴要讲一下,《内经》:帝曰:“何谓气交。岐伯曰:上下之位,气交之中,人之居也。故曰:天枢之上天气主之,天枢之下地气主之,气交之分,人气从之,万物由之,此之谓也”。这也是中国文化“天人合一”论的基本论点,人是在天地气的运化中生存的,由照海穴引上至左天枢穴,是地气上升的感应,而天枢穴又在中丹田的范围之内,因而引发气的运化。而降则是自然向下的,只由右阳陵泉至申脉即可,是一种蹬劲的表现。因此则在左右动作时,因升与降的关系,也就是气与劲的关系,而左右不一样。这一点的讨论,应在实践中去体会。这也是我个人的一点体会,并在实践中再发挥。人体保持平衡和稳定,是一种动态的气与力的循环,也是因天气与地气在体内形成循环,只能在经络运动中去体验。
㈣丹田与命门:丹田是指中丹田(藏气)是气运化的场所,导引与胎息也在此,命门为人之“生之门、死之户”,拳论讲:“命意源点在腰隙”,中医讲“命门之火”,是藏精之所,都可以说明命门对人体的重要性,道家的“守雌”(守中、守黑)也是指命门,与丹田二者形成“精”与“气”的运化。上边谈左升至天枢穴,作为丹田的运化之源(来源于地气),肚脐正在中丹田之中间部位,也就是神阙穴,其周围形成一个丹田部位,包括天枢穴在内。而命门则是道家气功讲的:守中即两肾之间悬一穴,名曰玄关,上下之根也。正说明人的根是在命门,我个人练功体会是,在腰部内有一个约20公分大小直径,1

公分厚度,一个圆形而有热感的,即是“命门之火”它向四周放散,这也是人体的一种“能”量,它与神阙穴前后相对,以命门吸放神阙穴形成,气贴背的效应,也是神与气的效应,这种内动形成了胎息,以运化全身,而形成了“导引”,再结合“屈伸”运动,则太极劲路的来源。这点功要有悟性与实践才能上身运化。这里只简单的谈下。
㈤会阴穴与百会穴:这在经络运动中又是一对大穴,它关系着任督脉的运行,也就是常说的小周天,会阴是阴脉之会,而百会则可认为是阳脉之会,会阴穴是任脉与督脉的源点,有前后阴之间,以长强穴(尾闾)有向前的感觉,此时会阴穴即有一点热感即是,肛部有微缩感,但千万不能用力缩肛,否则即滞!气功讲:“地门常闭”也指此,这要在一天24小时都要保持。百会穴是一个开穴,有“天门常开”之说,要有一寸左右的高度,向上而又由四周同下,好像喷泉一样也就是常说的“甘露”,这也是拳论讲“虚领顶劲”,“顶头悬”之谓。这两个穴又好像似南北极,上南下北,形成像磁力线一样的场,即天门天向下包围全身,由地户进入,好似北极,这样的气场循环,才是真正的任督脉的小周天,也是“精、气、神”的相互关系。在这里只是简单的一谈,要真正运化,要悟与练。
㈥阴陵泉与阳陵泉:它们是一对透穴,在膝的两侧下部,我们说膝盖不能超过脚尖这一原则时,利用阴陵与阳陵相透感应即可,而且在下肢的虚实过渡,也必需有阴陵与阳陵的透发作用来完成,如在坐步时,意在意腿的阳陵泉,也就是在小腿的外侧,当要变成弓步时,先由实腿的阳陵透阴陵,前脚轻轻落平,再由实腿的阴陵找虚腿的阴陵,这就是后腿(实)过渡到前腿(虚)的过程,再向阳陵透发,则前腿为实腿,这样过渡,膝盖尖不过过脚尖,而保持了下脚小腿的垂直稳定。这也是意动。
㈦㈧㈨㈩
关于穴位的名称,我们认为穴位名称来源于古人在练功时的感应(内景),就好像太极阴阳鱼图,就是道家内丹练功时内景的感应,在练功入静后的脑电图像,如穴位名称有的是说其总的功能,如百会穴是百脉之会,头这诸阳之首。与水有关的穴位,因其部位与功能也有不同的名称。带有泉字的如涌泉穴、极泉穴、阴厥泉、阳陵泉(都有水的意动、柔、水就下、有浮力等),例如肩井穴与涌泉穴是身体两侧的两个大通道,其部位在肩部,形容其形状为井,也就是井口,下通涌泉穴是井水由下向上涌出之意,所以在足底前三分之一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魂源太极】太极拳的经络运动【收藏版】 职业技能培训 武术培训
鹤翔庄气功之四: 动功
养生三大法宝——养精、养气、养神
中医养生长寿三大法宝 养精 养气 养神
30年拳龄黄大侠的体会
胡丽娟傳胡耀贞鈡吕道家八段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