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陈抟《龟鉴》赏析(见识一下真正的相术)


陈抟《龟鉴》
  人之生也,受气于水,禀形于火。水则为精为志,火则为神为心。精合而后神生,神生而后形全,形全而后色具。是知,显于外者谓之形,生于心者谓之神,在于血肉者谓之气,在于皮肤者谓之色。

  形之在人,有金木水火土之象,有飞禽走兽之伦。金不嫌方,木不嫌瘦,水不嫌肥,火不嫌尖,土不嫌浊。似金得金,刚毅深;似木得木,资财阜;似水得水,文章贵;似火得火,兵机大;似土得土,多柜库。似禽者,不嫌瘦;似兽者,不嫌肥。禽肥则不飞,兽瘦则少力。如鸾凤之形则眉目耸秀,与夫形体清瘦;如犀虎之象,则头角高耸,与夫颐腮丰满。如此之类皆贵矣,反此者皆*矣。

  形之在人,木形本瘦,其色青。瘦则不露,青则不浮。青瘦则细而实,露浮则粗而虚。世之论木者,但知其瘦取形,不知其有粗如松柏之木,其本以实,其叶愈青,谓之细实。至如梧桐之木,其内本虚,其外不牢,谓之粗虚。然取木之形,安可一概而论哉?木之形,非在其一,有带金者,有带水火土者;水之形,非在其一,有带土者,有带金火木者;火之形,非在其一,有带水者,有带金土木者;土之形,非在其一,有带木者,有带火金土木者;金之形,非在其一,有带火者,有带木水土者。带其相生则吉,带其相克是凶。如人之始则瘦,此木之形也;中则粗,是金形也;次而肥,是水形也;其次厚实,是土形也。始瘦次肥,为水生于木;次又厚实,此木之得土也。始若瘦,次粗,为滞也;始瘦,次肥厚,此为发也,庶人进财,官员加职。

  神之在人,欲其深,不欲其浅。神深则智深,神浅则智深。用则开于眼,合则收于心。近观则有媚,远视则有威;其瞻视有力,其睡卧易醒。臂如灯之火,其心之分,则谓之神;其灯之花,则谓之神光;其四畔之光,则谓之魄;油乃精也,油明而后灯明。此谓之著也。

  气之在人,要其坚向清韵,而不在乎刚健强鸣。其内平,则志笃;其外舒,则气和。有清焉,有浊焉;有清中之浊,有浊中之清。若以浙人、淮人之气论之:浙人之气,重而不鸣;淮人之气,鸣而不重;南人之气,清而不厚;北人之气,厚而不甭。阳气舒,而山川秀茂;日月出,而天地光明。此气之著也。

  色之在人,虽在皮肤之上,要其实,不要其浮;欲其聚,不欲其散。生于五藏之表面,饰于一身之光润。唐举先生曰:“光不足,为之色。”人之有得,则喜形于外;有失,则忧存于心。有老焉,有嫩焉。嫩者,谓年纪深而带后生之色。色老者吉,色嫩者凶。然相法之中,不惟其色之如此者滞,凡形嫩者,亦如之。有三光焉,有五泽焉;有三暗焉,有五枯焉。

  形神者,有形有馀而神不足者,有神有馀而形不足者。形有馀而神不足者,初见似威,久视而晦;神有馀而形不足者,初见似晦,久视愈明。形神俱有馀者,识与不识,见而悦之;形神俱不足者,不必更问,令人可恶。形与神相照,气与色相扶。神全则形全,气全则色全。神能留气,气不能留神;气能留色,色不能留气。至于形,则载之而已。有厚焉,有薄焉。厚者吉,薄者凶。世人有遇时得志者,其始皆欲有为也;及其中则滞,末则卒,皆由度量浅狭,不能容载也。墙薄则易颓,酒薄则易酸,纸薄则易裂,人薄则易亡,水土薄则不足以致阴云之附。不度已短,专谈人过;侵削人物,以为已恩;面前说是,背后说非;不睦亲长,却奉外人;本性轻率,佯为沉重;改常弃旧,忘恩忽人;未贵先盈,未富先骄;未学先满,此大薄矣。若此者,不惟破相,又损其寿,殃及子孙。

  然寿之相,非在乎形貌恢伟、眼目浮凹,便言天矣。形貌恢伟之人,若有时,情宽性厚,此谓之情气相附也;若度量偏窄,此谓心不称也。世之人惟知其眉上兼耳内生毛者多寿;骨人耳兼人中深长、法令分明,便言在寿,然不知其所禀也。此盖精气内实,其骨乃从精髓而透出,然后毫毛方始生于眉耳,法令方始分明,人中方始得深长。如树之根本牢实,上面方始发生枝叶,似油盛灯明,精足则身安。唐举先生曰:“虎骨龙睛,世人皆知其吉;结喉露齿,世人皆知其凶。”然而吉者未必为吉,凶者未必为凶?结喉露齿,虽则劣相,有时,心地吉者贵矣。但利其身,不利妻子。如三尖五露之人,贵者多矣。但其神气深粹,皆可取也。神气深粹之人,形安体静,不随语行,不随默止,不随财动,不随色转,安而定,祥而雅。如此之人,皆知分也。今之人,享富贵而心不足、不快者多矣。其神气安静之人,心地空闲,而所为放心。

  形神气色之于人,有滞者多矣。形滞八年则尘埃,神滞四年则身硬,气滞三年则心倾,色滞一年则神困。有阴有阳焉。阳者不可带阴,阴者不可带阳。若男带女相,懦而无立;女怀男相,主失其夫。妇人要柔而顺,男子要刚而正。良人之妇,有威而少媚;*家之妇,有媚而少威。然世之论相者,但观其面部者多,而不究其根本。如骨者,凡人于眉鼻两颊之上皆有也。在贵人,则有从精髓内生出,故其眉青秀而细;及贫*之人,则浮于上而粗。如颧骨,上一位,庶人;入耳,不过有寿;不露,不过有富;至若作监司之人,生入两鬃;两府之人,则生入天仓;其作太守之人,则堆成峰而入两眼之尾而已;至下辅,主仓库、奴婢。若其地阁阔厚,自有仓库奴婢。设使地阁缺陷,是无宅可居,安有奴婢之躯兼仓库哉?

  视远,智远;神高,智高;视下,智下;视斜,智毒;睛屡转者,杀人或流;视迫上迫下,此瞻视不常之人,不可兼立事矣。有天者贵,有地者富,有人者寿。有天、有地,人事不修,是徒有相也。
陈抟《龟鉴》与历代唯心相学观点不同

  第一、阐明了“人”是物质的化生非为“天生”的观点。

  《龟鉴》一开头就指出:“人之生也,受气于水,禀形于火。”把“水火”作为人生之原,重申了古代唯物哲学家认世界是物质的观点。早在前645年前,管子就提出了“水者何也?万物之根源也,诸生之宗室也”的认识。

  这一思想是对儒家学派以董仲舒为代表的“天然感应论”的有力批判。董仲舒认为,“天”是万物的创造者,全知全能,有人格、有意识、有道德的,人是“天生”的。这种唯心的天命观曾一度被儒家学派所宣扬。

  而陈抟则不同,他认为“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物质元素,“道”是产生宇宙万物的物质条件;气不灭则道不灭,道不灭则物质不灭;“一阴一阳之谓道”,而气与道是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物质运动的变化则是“水火”相交、阴阳相合,宗本一气运动变化的结果。“气道”是物质世界的普遍性,“水火”是物质世界的个性;“气道”是物质的理性包容,“水火”是物质的客观体现。所以陈抟明言“人之生也,受气于水,禀形于火”。

  第二,强调人体“形神气色”的统一性。

  《龟鉴》明确地说:“显于外者谓之形,生于心者谓之神,在于血肉者谓之气,在于皮肤者谓之色。”

  又说:“形与神相照,气与色相扶。”认为观察相必须从人体的生理实际出发,既要看到“形神气色”四者相互联系的普遍性、统一性,又要看到四者的特殊个性。

  “形与神”、“气与色”是反映人体气血盛衰的关键,也是分析和预测人生吉凶的依据。因此告诫相学者不可唯心地依貌取人。

  既强调从人体生理实际去分析问题,同时也强调从人体病理实际去分析问题。如说:“形滞八年则尘埃,神滞四年则身硬,气滞三年则心倾,色滞一年则神困。”他告诉人们:人体的凶兆以色滞最危险。因为“气色”是人体内在气血盛衰的表现。

  陈抟则提出了一个“形质与精神相统一,气血与肤色相贯通”的唯物观点。

  第三,注重外形与内心的一致性。

  陈抟认为,人的形质有厚有薄,“厚者吉,薄者凶”。而观察人体形质的厚与薄,不仅要看外形的强弱盛衰,而且要看内心的修持、度量容载的厚薄。只有外形与内心俱厚的人,才是真吉、全相的标志。因此,他十分注重人的修持的重要性,指出由“人事不修”所致的内心薄,就是“大薄”,并列举出以下诸多表现:

  “不度己短,专谈人过”,一也;“侵削人物,以为己恩”,二也;“前面说是,背后说非”,三也;“不睦亲长,却奉外人”,四也;“本性轻率,佯为深重”,五也;“改常弃旧,忘恩忽人”,六也;“未贵先盈,未富先骄”,七也;“未学先满,目中无人”,八也。

  凡此者,“不惟破相,又损其寿,殃及子孙”,乃真正的薄形、凶相也。

  是知,陈抟强调人的外形与内心的一致性,这不仅涉及到加强自身体质的锻炼,更涉及到人的思想品质和道德修养方面。

  他说:“有天者贵,有地者富,有人者寿。有天、有地,人事不修是徒有相也。”

  他认为,人的形貌美丑是由母体所生,不由己定,即是“有天”;在天地间生存,靠劳动和智慧去换取生活资源以维持生存,即是“有地”;身处世间,以“仁义礼智信”为道德规范去处理人际关系,并修持有道,即是“有人”。这三者的协调一致,就是全相、贵相、富相、寿相的重要标志。

  可见,陈抟如此论相,认识是何等深刻?与历代唯心相学者认为“命好相全,命孬相破”以及宣扬“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的天命观相比,是何等的可贵?

  综上,《龟鉴》独树一帜,所涉及的不仅仅是相术学范畴,可以说它是一个与社会学和人生哲学、生理学、修持学等密切相关的人生认识论。其学术价值就在于它阐明了“人”的物质性、人体“形神气色”的统一性和人的外形与内心的一致性,为古老的相术学注入了新的和唯物的“血液”。
陈抟




  陈抟,字图南,号扶摇子,赐号“白云先生”、“希夷先生”,北宋著名的道家学者、易学家和内丹家。
  著有《龟鉴》《心相学》等相术专著。

  拜麻衣道人为师,从事《易》学研究,著有《麻衣道者正易心法注》、《易龙图序》、《太极阴阳说》、《火珠林》和《太极图》、《先天方圆图》等。

  隐居华山台观。常游历于华山、武当山之间。宋端拱初年仙逝于华山张超谷,享年118岁。

  被后世誉为道祖儒师。
长按上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面相术:神气足,则多富贵。
(6)陈抟其人其文
胎息经
《胎息经》正解胎从伏气中结,气从有胎中息;气入身来谓之生,神去离
清微丹诀(2)
中医视野下的古代面相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